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古诗词吟诵”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范文

    王晓妮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校本课程教学中,要如何在已有的传统诵读活动中不断发展创新,成了许多小学教师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多个方面出发进行实践探究,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内容选择、形式创新、构建完整体系等多角度考虑,开展适合小学生诵读的活动,并且以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让学生能够在完整平台体系中发展自我,进而引导学生走向经典文化的世界,使每个童心都能够被经典的春雨润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晨诵;午读;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1-0086-02

    A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Reciting Ancient Poems"in Primary Schools

    (Fuchunjiang Road Primary School,West Coast New District,Qingdao City,Shandong Province,China)WANG Xiaoni

    【Abstract】In the current elementary school school-based course teaching,how to continuously develop and innovate in the existing traditional reading activities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man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need to think careful‐ly.This article conducts practical exploration from many aspects,specifically,it is to consider content selection,form inno‐vation,and construction of a complete system,and carry out activities suitable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o read,and carry out diversified forms so that students can be in a complete Self-development in the platform system and then guide students to the world of classic culture,so that every child's heart can be moistened by the classic spring rain.

    【Keywords】Traditional culture;Classic recitation;Morning recitation;Afternoon reading;Chinese literacy

    一、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

    在诵读活动开始之前,兴趣的引领对学生的活动过程有着巨大影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吟诵诗文的作用,使他们以诵读经典为荣。例如,引导学生学习林则徐先生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时,通过引导学生对诗文的含义进行理解,引导他们朝着爱国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在阅读时,为了不使学生感到枯燥,不必让学生对文章的每个字词都理解到位,只需要重視诵读带来的效果便可以了。在长时间的积累下,学生对诗文词汇的积累将由量变达到质变,进而能够自主理解更加烦琐复杂的古文。

    二、以古诗文诵读夯实人文底蕴——经典浸润心灵

    (一)在心灵深处植下种子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如果能够利用古诗文去陶冶学生的心灵,在他们的心里种下友谊与善良的种子,那么学生的内心修养能够得到极大提升。例如,在开展诵读活动中,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不同系列的吟诵活动,让学生在古诗文中体会友情。如《送元二使西安》《赠汪伦》等送别名篇,引导学生仔细领会其中的深厚友谊,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将会更加珍视友谊,对待他人时,也能够更加高尚、规范。

    (二)在诵读活动中体会感情

    当然,学生思想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任务,只有让学生浸润在古诗文的世界中,在经典文学的世界里找到行为的标准,找到合乎礼仪的规范,才能够从根本上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吟诵活动时,除了要让学生沉浸在诗文营造的境界外,还要引导学生时刻往复地去揣摩诗文中的情感,当读者与作者的情感达到了共鸣之后,诗人身上具备的品质才能够传承给读者,让读者的内心修养能够更上一层楼。

    三、以广阔平台拓展诵读渠道——诗文传承文明

    (一)让“古诗文诵读”驻足于校园每一个角落

    如果古诗文诵读能够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存在,让学生处在充满诗词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学生的心境将会大有不同。因此,在校园的每个地方都写上充满诗文意味的作品,随处可见的节律工整、韵律十足的诗文,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地品味诗文。

    (二)让“古诗文诵读”飘进每一个家庭

    校园只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要想达到将诗文浸润学生世界的效果,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家庭环境中诗文氛围的构建,将诗文吟诵延伸到家庭中,让家长参与到共同引导教育孩子的环节中。例如,开展一些“亲子诵读”“亲子互动”等的诗文吟诵活动,或者布置一些学生与家长相互配合的诗文品味实践任务,引导家长在家庭环境中营造古诗词吟诵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家庭成长。

    四、指导诵读方法

    (一)按照节律诵读

    古诗文的一大特色就是意、形、声等能够达到高度的统一,完美融合。意是指诗文的内容含义,能够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形是指事物在形式上讲究节律工整,声是指诗文中体现的事物在吟诵的过程中能够顺畅完美地表达出来。在当前教材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诗词的节律规整,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在反复的吟诵中,越来越能够把握规律。这种节律规整的诗文还能够方便学生记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定格调的诗文节律。

    (二)结合诗情画意

    诗文的阅读少不了对情意的感悟,古诗文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在诗中读出画面感,在画面里把握作者的内心情感。有许多作品都是将世间的山水万物按照一定的发展过程展现在诗文中的,最后通过对这些事物所表达的含义,展现诗人的想法。例如《山行》《春晓》等,诗中展现了空灵悠远的画面,给人一种纯净的心情,随后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感。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诗情画意去感悟诗文。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的校本课程中开展古诗文吟诵的实践活动是十分益于学生发展的,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诗文朗诵的作用,教师在运用该方法时必须抓住学生的特点以及诗文的特点,有效地将诗文内涵与学生人格发展结合,不断地传承古典文化、不断地去创新新时代的文化,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吟诵技巧,在诗文的诵读环节中净化心灵,走向真实的自我。

    参考文献:

    [1]刘晓东.蒙蔽与拯救:评儿童读经[M].南京:江苏教育出学版社,2016.

    (责编 吴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