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音乐教学实现寓教于乐策略探讨 |
范文 | 陈晨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将“寓教于乐”作为教学目标,充分发挥音乐的艺术魅力,挖掘音乐的内涵,激发、培养学生的浓厚音乐兴趣,让学生感受、体验到音乐中的情感,并将情感表现出来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形式、引导想象、拓展学习几个途径,引领学生对音乐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学生真正爱上音乐。 [关键词]音乐教学;寓教于乐;创设情境;丰富形式;引导想象;拓展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8-0046-02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能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专业技能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在音乐课堂中融入趣味性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活课堂思维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趣味体验,迸发灵感,发展思维,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日标。 在教学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丰收之歌》时,教师设置了导人情境:“大家都读过童话,一定都认识安徒生,我们今天要走进安徒生的家乡——童话王国丹麦。”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现了秋天的丰收时节,丹麦人民在麦田和果园中辛勤劳动,同时展示了丹麦的风光。学生对异国风光十分感兴趣,受视频中情绪的感染,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和欢快。教师随后播放了《丰收之歌》,并且用课件出示了全歌谱,进行范唱,让学生找出歌谱中相同的旋律,找到歌曲的规律,从而加速对歌曲的记忆。教师又组织学生有节奏地朗诵歌词,使学生对丰收的体会更深刻了。随后,教师弹奏钢琴,带领学生跟唱,课堂气氛十分热烈而欢快。最后,教师让学生体验丰收背后的辛勤劳动,利用课件出示《锄禾》的古诗,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教导学生珍惜粮食,学会感恩。学生认真倾听,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成效。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和图片,创设了秋日丰收的热闹、欢快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沉浸在音乐学习中,深刻地体会到了音乐的乐趣。 二、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习品质 小学音乐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根据音乐教学的体验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特征,选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中融合趣味性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品质。 教学《火车向着韶山跑》一曲时,教师播放这首山歌,指导学生边欣赏乐曲边轻声哼唱,随后让学生讨论分析歌曲。学生回答:“这是人们上山砍柴时所唱的歌,展现出高兴、积极的情绪。”教师让学生先进行基础乐谱的学唱,然后再学唱歌词,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琴轻声演唱。在整体掌握乐曲后,教师又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表演这首乐曲,并且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进行表演。各小组分别选择了齐唱、领唱、分组唱、轮唱这几种演唱形式。学生积极展开课堂活动,小组长认真组织排练、练习歌曲,教师在台下巡回指导。在排练完成后,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学生仔细聆听。最后,教师让其他组的学生投票,选出表现最优秀的小组,对其进行嘉奖。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在完成乐曲学习后,设计了创新的活动形式,提供给学生自主练习的空间,组织小组间的趣味比赛,并且让学生自由排练,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技能,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三、引导学生想象,加深情感体验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深入感受、理解音乐。为了发挥音乐陶冶情操的作用,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音乐中进行情感体验,以达到心灵上的满足,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教学《雷鸣电闪波尔卡》一曲时,由于这首曲子以打击乐为主,教师在导入课堂时,带来了很多教具,其中包括玻璃瓶、白纸、沙子、绿豆、一次性塑料杯。教师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来玩一个“这个声音像什么”的游戏。教师拿出空玻璃瓶用嘴吹,发出了“呼呼”的声音,学生说像刮风的声音;教师摇晃装有沙子和绿豆的杯子,学生立马大声说是下大雨了,雨水噼里啪啦的。教师组织学生模仿下雨天的各种声音,有学生拿起课本反复翻页,模仿雨点落在树叶上的“哗啦啦”声音,也有学生用塑料瓶敲打桌椅,模仿春雷的声音。课堂里声音此起彼伏,师生共演“交响乐”,学生感受到了声音的神奇。随后,教师组织学生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的管弦乐,并描述面面:在夏日的早晨,人们正在草地上举行庆祝活动,突然天气发生了变化,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可人们的兴致越来越高,继续载歌载舞。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脑中伴随着教师的描述想象出了画面。 教师利用多种教具,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学生联动情感,通过叙述场景,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延伸教学维度,塑造音乐能力 对于音乐的教学,教师要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延伸教学的维度,围绕教学日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拓展音乐学习的空间,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提升其音乐素养。 在教学《飞翔的翅膀》这一音乐单元时,教师先用提问导人:“既能在天上飞,又能在水里游的白色动物是什么呢?”学生答是天鹅。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两只洁白的天鹅正从荷塘的远处游过来,学生十分喜欢漂亮的天鹅。随后,教师播放提琴独奏曲《天鹅》,让学生初听乐曲,谈谈感受,然后复听乐曲,熟悉旋律。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听辨演奏乐器的活动,让学生判断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十分积极,在小组中轻声讨论着,教师在台下巡视指导。通过讨论,每个小组都完成了桌上的答题卡片,加深了对乐器的理解。之后,教师播放《云雀》一曲给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学生回答是欢快的、灵动的旋律。教师用课件出示了小提琴的图片,讲解了小提琴的演奏方式,介绍了小提琴的外形、分类、起源、历史以及现代管弦乐团的基本组成形式,又让学生欣赏了一遍小捉琴的华丽音色。学生边听《云雀》的小提琴独奏,边模仿演奏小提琴的动作,置身于音乐之中,课堂气氛十分和谐。 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借助提問和多媒体导入课堂,并组织学习小组共同探究思考,培育了学生的音乐技能。围绕课堂内容,教师又指导学生学习了有关小提琴和管弦乐队的拓展性知识,通过延伸教学维度,提升了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 总之,音乐课堂趣味性的提升,使师生都获得了极大的乐趣,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切实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技能,为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莹.如何培养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J].北方音乐,2016(36). [2]陈伟萍.寓教于乐,让音乐课真正地“趣”起来[J].北方音乐,2016(36). [3]李震.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方略[J].教师,2014(12). (责编 刘宇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