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练为纲,助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
范文 | 李巧花 [摘 要]数学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深化理解,还能促进学生数学技能的发展、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精心设计与有效运用数学练习,能让学生学会有根有据地分析、有条有理地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更缜密、更有灵性。 [关键词]练习;助力;数学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5-0027-02 每一项技能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扎实有效的持久训练。同理,教师要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要让学生进行必要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积累经验,提升思维的敏捷性、周密性与深刻性。通过有效的练习,巩固学生所学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注重预习练 有效的预习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武器。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关注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和练习题,让学生在预习中手脑并用。这样既能起到回顾已学知识之用,又为新知探究提供了保障,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灵动。 例如,教学三年级《解决实际问题》一课时,教师重视课前预习的作用,通过设计相关的题组,引发学生对“归一”问題的思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会有条理地分析、有顺序地思考,最终正确解决问题。教师设计以下的课前练习题:“(1)小明计划阅读《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它有420页。已经阅读了8天,每天阅读25页。他阅读了多少页?(2)小明计划阅读《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它有420页。已经阅读了8天,一共阅读了125页。还剩下多少页没有阅读?(3)小明计划阅读《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它有420页。已经阅读了120页,余下的6天阅读完。他应该每天阅读多少页?”设计这样的题组训练,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晰解题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学会有条理地分析和有顺序、有逻辑地思考,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上述教学,教师设计的课前练习题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序思考、有序分析的方法,而且为新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设计这样的练习题,既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增添了灵性,又给数学课堂增加了活力。 二、夯实巩固练 如果说课前预习是有效学习的保障,那么课中练习则是保证学习效果的有力举措。课中及时进行巩固练习,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学生形成技能、建构认知体系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注重课中巩固练习的设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学二年级《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重视课中巩固练习的设计,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分辨常见的人民币,懂得简单的一定量的人民币组成,深化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首先,设计模仿性练习,即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人民币,一边自己辨认,一边在小组里互认。教师对学生的小组活动进行指导,深化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如小组里一学生说1元钱,其他学生拿出人民币,有的学生拿出1元的纸币,有的学生拿出1元的硬币。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人民币虽有不同的材质与不同的形状,但是它们代表的价值是一样的。这样的练习看似简单,但能起到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设计实践性练习。在学生认识常见的人民币后,教师设计付款、找零的计算练习,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各面值人民币的组成。(1)创设“文具小超市”的购物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购物付款的活动。先确定小组人员分工,即1人为收银员,1人为导购员,其他人为购买者;接着进行采购活动,即导购员报价,购买者思考付款的方式,收银员核对价格、收款以及进行找零等相关活动。(2)设计付款、找零的真实体验活动。当导购员说出“直尺8角”时,购买者就要思考8角的组成方式。有的学生说“8角,付8个1角就可以了”;有的学生说“1个5角和3个1角也是8角”;还有的学生问“我拿出的是1元,该怎么办”……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深刻体验收银员的角色,尝试进行找零的练习。 再次,设计拓展性练习,旨在把认识人民币的活动延伸到家庭与社会中,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构成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空间。(1)让学生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展示,和家长互动交流,即一边认识不同的人民币,一边学习不同币值的组成。通过这样的互动体验,使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更加深刻。(2)要求家长为孩子收集关于人民币形成、发展历程以及人民币的作用和意义等资料,使学生懂得钱来之不易的道理,形成学会用钱的观念。同时,让学生知道保护人民币的意义,不随意毁坏钱币、不使用假币等,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从上述教学不难看出,要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知识,教师应重视课中巩固练习的设计,通过练习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困难点与易错点,能更好地进行查漏补缺,实现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抓牢延伸练 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在数学练习过程中思维水平得到提升,思维能力获得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还要抓牢延伸练习,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六年级《利息》之后,教师让学生去银行、储蓄所等场所了解实际生活中的利息知识,旨在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等活动中更科学地了解利息的作用和意义,懂得利息的相关计算。 首先,学习调查。安排学生去银行、储蓄所等场所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利息、利率、本金、存款期限等相关知识,明白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人民币存入银行的有关规则。 其次,尝试分析。教师设计“把3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看看会有什么结果”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如果3000元存6月期,要看结果,应该还要知道哪些信息?”这样学生会自觉地把本金、存期、利率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一个完整的数量关系链。在了解存6月期的利率为1.3%后,学生尝试计算“6个月后这笔存款的利息是多少”“一共取回的人民币是多少”,并计算出存不同期限的利息,如1年期、3年期、5年期等。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与掌握利息计算的方法,学会分析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从上述教学不难发现,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还要优化练习的设计。也就是说,设计的练习不仅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还要重视练习中思维培养的因素,使练习真正成为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发散性、周密性和逻辑性的重要助力,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发展。 总之,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把握好练习的量与质,关注练习中蕴含的思维发展因子,使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学会动脑、学会思考、学会分析,从而突破思维定式,实现数学学习质的飞跃。 (责编 杜 华)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