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职能小组助力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 |
范文 | 郝苗 [摘 要]职能小组是一些团队组织,承担班级管理的某一项任务,形成专职专管,不仅能够提升管理效率,还能够分担班主任工作压力。班主任要对职能小组管理模式展开深入研究,在小组建立、小组运行、小组评价、小组发展等方面做出科学规划,以提升职能小组管理品质,打造班级管理品牌。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职能小组 [中图分类号] G6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3-0089-02 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有创新探索意识,对班级管理模式展开多元构建,以体现民主管理意识,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成长思想认知。职能小组管理机制,属于崭新管理方式,班主任将班级常规管理工作进行分解,以小组形式承担相关管理工作和责任,不仅能够减轻班主任的负担,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班级管理气氛,历练学生管理能力。 一、建立职能小组机制,创设民主管理氛围 传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大多依靠班干部展开职能管理,让每一个班干部各负其责,做好本职工作,但在具体实践时,有些班干部显得势单力薄,根本无法展开工作,难以形成有效管理,班级管理整体水平也不能得到提升。如果能够将管理个体改成管理群体,由小团队来承担管理任务,自然能够形成集团优势。班主任不妨在班级中成立多种专项管理小组,由小组长具体负责,发挥团队集体作用,完成班级管理任务。 班委会制度是班级管理的最原始的体制设计,班主任在引入职能管理小组后,自然是对班委会制度进行颠覆性改造。首先,班主任对班委会进行重新设定,只保留正副班长两名班干部,并让这两名学生成为职能管理小组的监督员、调度员,负责传达班主任指令,汇集职能小组管理信息,呈报给班主任,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其次,班主任让学生自愿报名和以相互推荐的形式,决定职能小组组长人选,这样挑选出来的人选,具有更强的责任心,也具备更丰富的管理能力。再次,班主任责成小组组长自行挑选组员,建立3~5人的小团队,并展开组内培训学习,明确管理范围,做好具体分工,形成系统操作。最后,班主任为每一个小组布设具体任务,做出具体要求,公示评价制度,展开定期总结。 班主任围绕小组长展开团队构建,给管理小组提供更多自主权利,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管理小组,能够大大提升其和谐性,确保团队有更强大的内聚力。班主任责成小组长做好分工,明确管理任务和责任,自然形成良好管理氛围。 二、优化职能小组结构,提升管理运行效率 小学生大多有积极上进要求,班主任要挑选责任心更强的职能小组组长,让小组长自行组建管理团队,这样可以让志同道合的学生集合到一起,形成管理团队。在实施管理操作时,班主任也要充分放权,利用责任制进行宏观掌控,让职能小组能够有广阔的施展空间。 职能管理小组进入管理状态后,班主任要进行宏观调控,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对职能管理小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思考,并及时给出应对策略,让管理小组能够顺利展开工作。如卫生管理小组,因为班级卫生管理事务比较琐碎,而且是最为常规性的管理,自然需要有更高的责任心。班级卫生涉及教室内、卫生区、学生本人等方面的卫生检查和调度,管理小组需要做好具体的分工,并且要做好记录,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和调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广泛的沟通和汇报。如卫生区打扫不干净,管理小组成员则有权调度值日小组,让其重新打扫,一旦遇到阻力,管理小组成员要进行多方协调,最终可以请班主任参与管理。如果发现有学生个人卫生不合格,管理小组成员也有权责成其及时改进,并将相关情况进行登记,形成第一手材料备案。 班级管理大多都是细枝末节的小事,班主任不能面面俱到,让学生参与管理,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不仅对班主任形成强力支持,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三、创新职能小组评价,注入丰富管理动力 职能小组管理成效如何,这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班主任在具体评估职能小组管理工作时,需要对评价机制做创新处理,以激活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职能小组是管理团队,管理任务完成情况如何,这只是一个评价指标,班主任还要对职能小组整体表现,学生反馈信息,以及管理持续影响力等多个方面展开考量,促进职能小组管理机制的发展,总结更多管理经验,为进一步推广这个操作模式做好准备。 班主任对管理小组的掌控,主要体现在评价制度的改革上。班级管理工作呈现多元化特征,管理小组管理效果如何,班主任需要通过全面的数据来评估。管理任务顺利完成是重要指标,学生满意度也不可忽视,管理小组有管理权力,但不能出現滥权现象,学生满意度是重要评价指标,这对管理小组成员提出更高要求。如纪律管理小组,平时要负责整个班级的秩序管理,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管理小组都要对班级秩序进行监管,特别是出现违纪现象后,管理成员要第一个站出来进行有效干预。如果事态得不到有效控制,无疑是管理小组的失职,在具体评估操作中,自然要扣分了。如果管理小组成员有优秀表现,在维护班级秩序中发挥良好作用,班主任也要及时给予表扬,为班级管理注入丰富动力。 班级管理是一盘棋,班主任不仅要负责宏观控制,还要有微观参与,对管理小组的监管是建立在对全班学生负责的基础之上的。班级管理的任何环节出现了问题,班主任都是第一责任人,而不是将责任转嫁到管理小组身上。班主任只有明确这个责任范围,才能对管理小组科学地管理和掌控。 四、拓宽职能小组功能,赢得班级管理主动 职能管理小组属于专项管理团队组织,班主任在实际掌控时,需要根据职能小组表现,适时调整其职责范围,以发挥团队管理优势。有些职能小组管理工作做得出色,班主任不妨多给其布设管理任务,让其承担更多管理责任,这不仅对学生是一种激励,也能够让学生获得更丰富锻炼机会。拓宽职能小组功能,把握班级动态管理发展趋势,班主任需要做好综合评估,让更多学生获得实践历练。 班级管理职能小组众多,也很容易出现责任交叉现象,班主任需要做好协调工作,让更多学生都能够和谐共处,为班级管理大目标达成更多共识。特别是对表现优秀的管理小组,班主任不只是要提出表扬,还要给予更多责任分担,让其发挥更多作用。如班级活动管理小组,具体负责班级组织的各种文体方面的活动管理,学校要组织歌咏比赛,管理小组及时给出应对策略,与班主任一起展开具体措施。当班级在学校歌咏比赛中获得佳绩后,班主任对管理小组进行表彰,并给这个管理小组以新的任务:深入家庭,展开社会调查,对家庭教育方法进行信息搜集,以便为班主任管理提供重要信息参数。管理小组接到新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具体调查之中,为班主任带来更多信息素材。 拓宽管理小组功能范围,赢得班级管理主动权。班级管理职能小组应该是一种管理理念,班主任要科学理解这种理念,以便对管理对策展开科学的处理,自然形成管理内驱动力。 班级管理事务众多,传统班级管理操作中,班主任大多是亲力亲为,工作压力大,管理效果不理想,如果能够成功引入职能管理小组模式,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自然能够形成管理合力,以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效度。 (责编 韦淑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