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例谈信息技术课中有效追问的艺术
范文

    唐涛

    [摘 要]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是提问,介于问题本身的灵活性、包容性、复杂性以及影响问题的情境性、生成性等因素,多数问题并不是师生之间简单处理就能完满解决的,而是要展开深层次的问答,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追问。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有效追问的时机,在导入处追问,在意外处追问,在错误处追问,在重点处追问,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追问

    [中图分类号] G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2-0003-02

    如果简单地把课堂教学比作一座高塔的话,那么有效追问就是课堂教学进入佳境的梯子。课堂上进行及时有效的追问能够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它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如课堂伊始的导入追问,也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巧,如课堂结尾的拓展设疑。

    那么,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怎样运用有效追问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

    一、在导入处追问,一石激起千层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开篇就直奔主题,机械地讲授知识,那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的课堂,无疑是缺乏活力,沉闷不已的。而追问作为导入时常用的一种方法,能使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自然而巧妙地导入新课内容。

    教学片断1:《画龙点睛写标题》

    (播放动物运动会入场视频)

    师:咦?大公鸡的脸为什么红彤彤的呀?

    (学生观看)

    师出示课题:五彩缤纷的艺术字

    师:同学们,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能看到艺术字?

    (展示艺术字图片,激趣)

    师:这些艺术字漂亮吗?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软件来制作它呢?

    正是教师一步步逐层深入地追问,使得学生心中泛起了兴趣的涟漪,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诱发了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得本课的导入水到渠成。

    二、在意外處追问,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帆风顺的教学效果固然让教师少了些“心惊胆战”,但意料之外的“思维跳跃”也是情理之中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教师没有预设到的意外事件,这些意外事件往往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是张扬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教师不仅要保护这类意外事件,而且要在此处紧扣不放,让学生的智慧得以发挥。

    教学片断2:《编制古诗集》

    教师课前已将资料发送到学生机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将文字图片组织起来,完成古诗集的编辑。

    (练习5分钟后)

    生:老师,您提供的资料太少了,而且有些我们不喜欢,能不能把网络打开,让我们自己搜索相关资料,下载喜欢的素材,制作古诗集呀?

    (此言一出,立即得到其他学生的响应)

    师:(考虑一会儿)行!但每个小组要对作品设计有个说明。

    师:古诗集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你们想安排哪几位诗人的作品?

    师:搜索资料要用到哪些方法?怎样去搜索?找到资料后怎么整理?

    师:怎样实现页面的跳转?怎么检查超链接是否正确?

    课后评价作品时,发现有些小组内容充实,有些小组分类有序,而有些小组界面美观,都颇具特色。

    三、在错误处追问,拨开云日见青天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出现表达和操作的错误在所难免,教师对此不必惊慌失措,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弄清产生错误的原因。如果教师能在错误处给学生某种暗示性的追问,就能巧妙地纠正学生的错误。

    教学片断3:《五彩的窗子》

    教师要求一个学生上台演示填色操作,讲解操作步骤。

    学生演示操作,前两个窗子都填上了蓝色,填第三个窗子时出现了问题,颜色漏出来了。

    师:出现错误了我们首先要干吗?

    生1:撤销。

    师:为什么会出现漏颜色的现象?

    生2:没有封口,颜色漏出去了?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

    生3:找到缺口,把缺口补上。

    师:如果找不到缺口,有没有什么工具能帮我们把缺口放大,让我们一眼就能找到。

    生4:放大镜。

    教师利用追问,对学生的错误操作进行了恰到好处地暗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及时而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纠正了错误。这样操作,既使教与学得到了顺利推进,又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在错误处追问的价值。

    四、在过渡处追问,随风潜入润心田

    人们常说:课堂小细节,教学大文章。好的课堂教学就需要好的设计来衔接。在过渡处,教师有艺术地进行追问,常常能带动整个教学有序地进入下一个环节,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干净利落。

    教学片断4:《设置文本格式》

    教师开篇以哈利波特学魔法的故事导入,之后转接任务。

    师:我们已经看过哈利波特他们是怎样学习魔法、练习魔法的了,同学们想学习魔法吗?

    师:那我们先要通过魔法学校的测试。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挑战呢?

    (转入任务一)

    师: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一,哈利波特很高兴,他给大家寄来了照片,任务二就藏在里面,我们一起来查找吧。

    (出示哈利波特和魔法石的图片)

    师:和前面的照片相比,哈利波特周围有了哪些变化?

    师:如何让“魔法石”变得大小不一呢?

    (转入任务二)

    师:大家已经掌握了“魔法石”的特性,老师这里还有三个比较特殊的“魔法石”,有没有同学愿意上台尝试一下它们的特性?

    (学生上台操作)

    师:注意,在使用这些“魔法石”时,我们要先做什么?

    师:你有哪些新的发现?

    (师小结特殊“魔法石”的作用,转入任务三)

    教师过渡式的追问承上启下,让学生在本节课的三个魔法任务中自由跳转,练中学、学中乐,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和操作技能。

    五、在重点处追问,深思熟练子自知

    曾经看过一篇博文,题目是“探究是画龙,追问是点睛”,我非常赞同这一论点。信息技术课堂是互动性的、探究性的,学生深思熟虑、反复操练后的一些发现往往就是一节课的重点。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生成问题,及时追问,积极利用,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

    教学片断5:《查找资料更方便》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搜索感受?

    生:我想搜索衢州的资料,可范围太大、内容太多,不好找。

    师:那你想想该怎么缩小范围呢?

    生:查找能代表衢州特色的一类事物。

    师:举例说明一下,比如什么?

    生:烂柯山、龙游石窟、钱江源……

    (还有学生说“三头一掌”、米腸……)

    师:你能将它们进行归类,统一搜索吗?

    生:我知道了,衢州美食、衢州风景名胜……

    (师小结,讲解搜索技巧、关键字的设置等)

    学生在操作中发现了本节课的重点,教师通过追问方式,让学生比较前后两次搜索的结果,亲身体验解决了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六、在空白处追问,柳暗花明又一村

    新课程倡导生成性理念,课堂上的生成是可以诱发的。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把握契机,在教材的空白处适时追问,引领学生发掘教材,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堂结尾处再形成一次思维高潮,从而体现出“课已终,情犹存,意更深”的教学意境。

    教学片断6:《分享成功》

    授课结束,教师利用小结知识点的机会再次设疑。

    师:我们能利用附件将一张照片添加到邮件中(最多不超过5张),如果老师有很多张照片要和同学们分享,该怎么添加呢?

    (学生议论纷纷)

    生1:可以一张一张地添加,然后发送邮件。

    师:哦,可以。但是我们就要发送很多封邮件了,对方接收也不方便,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

    生2:老师,我们能不能把照片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再一起添加发送?

    师:好的,那你来试一试。

    (学生操作发现,还是只能一张一张地添加)

    生3:老师,还是不可以一起发送,怎么办呀?

    师:你的想法是对的,但我们要找一个小帮手。

    (教师讲解压缩软件的使用方法,鼓励学生课后练习)

    不言而喻,教材空白处的追问,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课本以外的知识,拓展延伸了学生的思维和技能,彰显了教师追问的智慧,体现了课堂有效追问的魅力。

    总之,课堂上适时适度而富于艺术技巧的追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信息的进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灵活把握、适时提出问题,掌握好有效追问的艺术,以使课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责编 刘宇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