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世界自然遗产地石林遗产旅游国内研究现状
范文

    吴梦 贾子薇 马月伟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的方法,从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遗产地经营与管理制度、旅游者行为、遗产旅游与经济发展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五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世界自然遗产地石林的国内研究现状,并总结了石林遗产旅游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遗产旅游;石林;研究现状

    前言:我国世界遗产总数位于世界第二位(截止到2015年共48项),仅次于意大利(51项)。云南石林于2007年与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是我国著名的遗产旅游目的地。分析石林遗产旅游研究内容,有助于掌握其研究现状,把握研究趋势。

    一、石林遗产旅游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CNKI)以“石林”并含“旅游”为主题进行检索,总结得出国内学者对石林遗产旅游研究主要集中于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遗产地经营与管理制度、旅游者行为、遗产旅游与经济发展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五个方面。

    (一)石林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遗产旅游研究的重点,国内学者对石林的保护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何永彬构建了石林旅游环境影响模型。李静怡研究了石林阿诗玛文化的来源及发展,并提出阿诗玛文化的保护策略。李铃从生态旅游的研究着手,分析石林旅游景区生态化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明确石林产业生态化管理的对策。

    (二)石林遗产地经营与管理制度研究。石林旅游开发管理研究主要包括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开发、景区管理等几个方面,主要模式是结合民族文化特色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岂艳从PEST的角度出发,得出石林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吕思俊提出石林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并划定“一环四区”的空间布局结构。翟书华等总结了石林资源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于维墨等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石林的世界遗产价值。史艳兰对石林景点导游作为景观的旅游建构进行研究。

    (三)石林遗产地旅游者行为研究。学者对石林遗产地旅游者的研究较少,主要从游客满意度、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古静从游客感知角度,研究游客的环境意识。郑仕华分析了石林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及其之间的关系。崔传启利用结构方程建模(SEM)方法,发现旅游目的地感知度对民族工艺品感知度和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

    (四)遗产旅游与经济发展研究。学者对石林遗产旅游与经济发展研究侧重于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李松志、张辉采用测量模型研究了居民和游客在石林旅游开发过程中对社会的影响。杨粤文分析了石林乡村旅游对经济价值影响。李玉辉发现石林旅游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强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五)遗产地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以“阿诗玛”为代表的彝族文化也是学者研究的对象,对石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主要是对彝族撒尼人的研究。舒玉梅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了撒尼人的宗教信仰。吕亮结合民族学的研究方法阐述了撒尼传统服饰的历史发展轨迹。孟纹波研究了石林彝族火把节的历史变迁。除此之外,学者还对撒尼人音乐、刺绣工艺、阿诗玛口传叙事诗、彝族语言、彝族体育资源等进行了相关研究。

    总结:石林遗产旅游的研究多以地理学、地质学、美学、景观学、民族学作为基础,研究涉及的学科较为单一,还需要加强交叉学科的运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还有待补充;研究机构多为高校和管理部门,应加强与政府、开发商、民间机构的多方合作,增加研究成果的呈现;研究内容多集中于保护与开发的宏观问题上,对于旅游者的微观研究较少;对石林遗产旅游所存在的问题,缺乏针对性的举措。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