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传承红城端午习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范文 | 一、活动方案 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教育活动,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永登县红城镇宁朔小学将开展以“传承红城端午习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是以红城古镇深厚文化底蕴为依托的大型文化展演活动,通过用儿歌、走秀、品尝、讲述、演艺、刺绣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示古镇独特魅力和学校特色文化,营造文明、进步、和谐的节日氛围,使学生对家乡端午节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和热爱。以下为本次主题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引导师生进一步了解、认同并传承传统节日,增强爱国情感。 (二)活动目的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2.感受中华节日文化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理解端午节蕴涵的文化内涵,增强节日文化理念,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三)活動时间 2020年农历五月初五。 (四)特邀嘉宾 甘肃少儿频道记者。 (五)领导小组 王锋、张琴霞、王环。 (六)展现形式 甘肃少儿频道现场直播。 (七)活动主题设计 一年级:戴端午荷包,唱佳节儿歌。 二年级:荷包秀。 三年级:话端午习俗,品家乡美食。 四年级:屈原诗词演艺。 五年级:粽叶飘香,情浓端午。 六年级:绣荷包,编花绳。 (八)活动要求 1.负责人提高认识,认真部署,广泛宣传,切实保证此次活动落实到位,活动过程安全、有序。 2.班主任认真策划,把本次活动与“中国梦”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形式。 二、活动过程 少儿频道直播开始。 (一)开幕式 1.入场 (1)各班在操场列队。 (2)少先队入队、鼓乐齐奏。 2.主持人致辞 碧艾香蒲处处忙,中华儿女共端阳。 臂缠五色丝线长,忠义千秋吊沅湘。 莫道屈原断衷肠,华夏大地粽叶香。 离骚读罢总堪伤,悠悠国事话凄凉。 又是一年端午至,心中犹念屈夫子。 一片粽叶一片情,一个荷包一生愿。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和甘肃少儿频道的叔叔、阿姨们相聚在一起,共度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甲:走进我们的校园,我看见每个班门口都插上了香柳。 乙:走进我们的校园,我看见每个同学都佩戴了荷包。 甲:走进我们的教室,我看见每间教室里都贴上了端午节手抄报。 乙:走进我们的校园,我闻见粽叶飘香。 甲:走进我们的校园,我听见了端午儿歌中的深情怀念。 乙:走进我们的校园,我感受着《离骚·九歌》中的悲壮与豪迈。 甲:漫步校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端午气氛。 乙:今天,我们师生共聚一堂,用儿歌、走秀、品尝、演艺、制作等有趣的活动,来传承红城端午习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3.开幕式正式开始 第一项:升国旗。 第二项:校长致辞。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而来。它是中华民族爱国情怀的集中展现,它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之不屈奋斗。 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期。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时插艾叶、香柳,喝雄黄酒,用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我们也应该一如既往、全力以赴、永不言弃的爱国精神科学预防传染病:讲卫生、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健康饮食,加强体育锻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未来的路上,我们应做一个懂得感恩、奋发图强,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人,用我们的热血青春、爱国信念书写伟大祖国灿烂的明天! 第三项:宣布“传承红城端午文化,弘扬中华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二)精彩呈现 六年级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指定的教室,他们带来了各式各样绣荷包的材料,三人一组、两人一对认真地开始学习绣荷包、编花绳,有的同学还请来了奶奶手把手教他绣,他们有绣蔬菜水果的,有绣十二生肖的…… 二年级的小同学是荷包走秀,他们穿着节日盛装,带着奶奶、妈妈亲手绣的各种式样的荷包、花绳,迈着有力的步伐尽情展示……通过荷包走秀、制作荷包花绳,使同学们了解家乡端午节有戴荷包的习俗,不同的荷包有不同的寓意:蔬菜水果荷包寓意着丰收和甜美,希望孩子们戴着它幸福甜美;五毒荷包寓意着健康,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戴着它五毒不侵,健康快乐地成长;十二生肖寓意你的生肖保佑你;还有狮子老虎等等,各有各的含义。 三年级的“话端午习俗,品家乡美食”和五年级的“粽叶飘香,情浓端午”粽子制作相辅相成。 学校餐厅里,头戴厨师帽、围着大围裙的同学们一本正经地包着粽子。糯米、红枣、花生被一双双巧手塞进早已蒸好的粽叶里面……三年级教室里,端午节展板上“话端午习俗,品家乡美食”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一个个胖胖的大粽子咧开嘴笑着;桌椅围成一圈,桌子上是家乡的各种美食——粽子是自家包的,韭菜包子是自家蒸的,酿皮子、甜胚子、凉粉子、糯米糕、凉面条也是自己家做的;草莓、杏子、黄瓜,都是自己家树上、菜地里摘来的……同学们一边品尝家乡美食,一边听祁爷爷讲端午节的故事,听阿姨们讲各种美食的做法,还有端午节吃这些美食的来历。 一年级小朋友边唱端午儿歌,边根据歌词做着相应的动作: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身穿古装的四年级同学在《和端午》《九歌·国殇》的深情朗诵中,感受着爱国将士们血洒疆场的悲壮场面和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还有一代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怀。 (三)采访 甘肃少儿频道记者对此次活动进行直播,并对负责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各班部分同学进行了采访。 记者:请问老师,端午习俗有很多,你为什么选择以这种形式展现出来? 一年级班主任:孩子们还小,对端午的习俗还不理解,但他们的记忆特别快,儿歌配上相应的动作,不但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记住儿歌,而且儿歌中涉及的端午习俗,也能很快记忆,但对地方习俗的理解,有待于他们以后慢慢去消化。 二年级班主任:端午节戴荷包是红城人最讲究的,以前小孩子戴的荷包都是家人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形状各不相同,代表了父母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可是,随着时代的不同,年轻一代慢慢淡忘了这个习俗,传给孩子的传统的东西越来越少了,让孩子们佩戴自家亲手缝制的荷包来走秀,是为了在互相欣賞的同时把这一传统习俗传承下去。 记者:小朋友,你好!你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吗?红城有哪些习俗? 记者: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粽子是怎么包的?都有什么馅的? 记者: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屈原吗?你刚才朗诵的是什么?还能背一首屈原的诗吗?通过今天的活动,你对端午节有没有更深的印象? 孩子、家长、老师和电视台的记者们愉快地交流着……浓浓的传统节日文化熏陶着在场的每一位中华儿女。 三、活动总结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结合我校的传统节日教育,开展了此次活动。在甘肃少儿频道的大力宣传中,全校师生和部分家长一起度过了一个和谐愉快、自然有序的端午节。这次活动从不同的角度让孩子们感受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一)环境布置 校门口,教室、科室、办公室门口插上了香柳,孩子们都佩戴了漂亮的荷包,每个教室都贴上了端午节主题的手抄报,黑板上都精心画上了节日海报,校园里粽叶飘香,诗情浓浓,处处充满节日的气氛。 (二)教育活动 1.活动形式多样,适合各年龄段的孩子 孩子们人人参与,个个动手,他们有的学会了包粽子,有的学会了绣荷包、编花绳、背端午儿歌;有的不仅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还背会了他的爱国诗篇并感受到了诗歌中的悲壮与豪迈……从而较好地体现了我们的活动目的:通过全员参与,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传承传统节日,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 2.甘肃少儿频道的现场直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家长的积极性 学生积极查找资料,了解全国各地不同的端午习俗及其寓意;端午节的来历;各种荷包、美食的制作方法、寓意;屈原的生平、诗词及其诗词的情感,排练朗诵、学习制作…… 家长们也都积极用心配合学校,他们购买制作荷包和包粽子的材料:彩色丝线、各色绸缎、各种香料;糯米、红枣、粽叶;厨师帽、围裙、一次性手套;诗歌朗诵的服装、道具…… 少儿频道现场直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使孩子们对节日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传承,也带动社会各界人士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发扬光大。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