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校一品+社团”背景下学校足球特色项目建设研究 |
范文 | 隋海林 余静 黄映新 摘 要:文章从学校足球特色项目的概念及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探讨了学校足球特色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并提出了“总体+部分”的立体体育特色建设足球评价指标体系,为构建学校足球特色项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一校一品;学校足球;特色项目;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8.04.030 1 背景 学校的足球特色建设中技能学习的问题长期以来是学校足球教学师生关注的焦点,学生课堂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完成技能学习的任务,缺少比赛的能力,逐渐失去对足球的兴趣是学校足球普及过程中主要问题,也是教育部目前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要完成的首要任务。 2 学校足球特色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2.1 概念和要解决的问题 学校足球特色建设其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保证学生学习(会)足球项目的技能;二是如何通过学习(会)包括足球项目技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良性发展;三是如何利用足球项目特色建设提升影响力,促进学校体育(足球)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学校足球特色项目建设实践模式为学校体育找到了一个新的目标、新的载体、新的途径。把建立学校(足球)特色品牌作为开展工作的首要问题,利用品牌(足球)项目影响力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积极性是工作方向。 2.2 实现路径 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实践,以学校足球项目品牌建设为切入口,提供了整体实施方案,并在全区的学校实践验证。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是:制作方案→先导学校试行→提炼成果→实验学校验证→成果应用→区域学校形成特色→推广→“一校一品+社团”学校体育特色。具体如下。 2.2.1 制定方案,先导学校试点先行 2012年研究并制定了《龙华区学校体育特色建设实施方案》,系统提出了学校体育特色建设理论体系及实践内容,制定了详细实施步骤。足球特色项目在学校体育特色建设的背景下开始实施。 2.2.2 提炼成果,实验学校实践检验 2013年初步建立了学校足球特色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了学校足球特色建设实施模式,明确了学校足球品牌项目建设路线,明确了体育社团项目及活动开展途径。 3 学校足球特色建设改革成果分析 3.1 构建了学校足球特色建设理论体系 3.1.1 建设目标 重新定位了学校足球品牌发展与学生运动技能掌握双目标理论,学生系统学习足球运动项目技能同时,实现学校体育(足球)特色建设、品牌发展双赢的目的。 3.1.2 建设内容 系统提出了学校足球特色建设内容体系,即学校探索一个足球特色项目,并最终形成学校足球品牌,社团是指建立足球特色项目体育社团,充实学校足球项目的丰富性和选择性。 3.1.3 建设途径 以特色项目足球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社团活动为主渠道,通过“课上学技术、社团学技能、课余玩体验”运动技能系统学习,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持久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特色项目班级联赛、社团体育竞赛,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学校足球品牌建设与学生运动技能的双赢。 3.2 构建了学校足球特色建设实践模式 以足球“课堂教学+课余活动”为主要实施模式,足球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学习技术为主、技能为辅。社团活动主要以活动、实操为主的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学习技能为主、技术为辅。足球课余活动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运动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每年举办足球特色项目班级联赛、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区级体育足球项目展示等实施模式,形成学校体育足球品牌课程及品牌项目,最终实现学校体育(足球)品牌及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的双提升目标。 3.3 保证学生系统学习(会)足球运动技能 根据学校足球特色建设要求“每周一节足球特色项目课和一小时足球社团项目活动课,同时还要求学生每学期通过重新选择一次自己喜欢的社团项目等学习模式,毕业前小学生至少可以选择6次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在发展校园足球的同时,还激发学生参与多种运动项目,“一专多能”对促进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效果显著,此法不仅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也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要求。 3.4 构建“总体+部分”的立体体育特色建设足球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学校足球特色建设目标要求,构建了足球在内的特色建设方案、特色项目内容、社团活动内容、特色建设成效等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整体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部分运动项目技术等级评价标准,为学校体育特色建设工作及运动技能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4 效果 经过5年发展,龙华区学校足球特色建设已经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各校建立了系统的足球特色项目学习体系、學习模式、评价及展示制度,学生毕业前可系统学习(会)三样以上运动项目技能,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每年稳中有升,学习热情高涨。 4.1 提升了学校体育特色建设质量,实现了学校足球品牌 发展 70%的公办学校和30%的民办学校逐步建立了“一校一品+社团”学校体育特色建设实践模式,其中足球等特色(品牌)项目年年有联赛、班班有运动队,有效提升了学校足球特色项目影响力,促进了学校足球特色项目建设积极性,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实现了学校足球品牌内涵发展。 4.2 提升了学校足球特色建设质量,实现了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发展 4.2.1 体质健康 5年来,足球体育特色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平均为92.04%、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平均每年递增6.2%、优秀率平均每年7.85%,优秀率平均每年递增1.01%。 4.2.2 技能掌握 足球特色项目学习时间和次数递增11.4%和21.6%,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4.3 社会影响力 足球体育特色建设多次受到中央五台、《南方教育时报》、《宝安日报》等各大媒体宣传报导。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毛振明教授在龙华区考察时评价说“我在龙华考察时,那里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程与教学实践百花齐放,特色鲜明,令我印象深刻,这也是其他来观摩的体育同行们的共同感受”。 加强学校体育改革是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各级政府部门不仅要多给予支持,实施还要精准定位,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学校体育改革的步伐,最终实现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目标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周茗.体育纳入高考制度的理性思考[J].体育学刊,2012, 19(5):85-88.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 [EB/OL]. [2014-12-10].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559/201412/181664.html [3] 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EB/OL]. [2014-9-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367/201409/175287.html [4][5] 袁锋.体育纳入高考选考科目热议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 36(2):40-43. [6] 王金玲,宋尽贤.将体育纳入高考评价体系的必要性[J].体育学刊,2012, 19(3):94-96. [7] 王宗平,马小浪,陈丽君.体育应该成为高考选考科目的逻辑倒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 29(1):7-10. [8] 周茗.体育纳入高考制度的理性思考[J].体育学刊,2012, 19(5):85-88. [9] 周建东.体育纳入高考冷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3, (5):85-88. [10] 彭小伟,毛振明.体育学科能力测评的设计原理与内容框架[J].体育学刊,2015, 22(4):83-88. [11] 平易,杨国庆,冯海波.体育高考考试方法及项目设置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 (11):90-92. [12] 袁锋.体育纳入高考选考科目热议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 36(2):40-43. [13] 仇风光,郭兆霞,尹珊珊.体育纳入高考选考科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 32(2):64-6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