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问题及对策 |
范文 | 刘萍萍 王凯珍 摘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6大影响因素:1)管理体制因素;2)训练学因素;3)发展环境因素;4)经济因素;5)社会保障因素;6)社会文化因素。以此6大影响因素为依据进行专家访谈,归纳分析出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1)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和保证羽毛球项目持续发展;2)加强“体教结合”,保证羽毛球后备人才全面发展;3)强化科学训练,促进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集约化发展;4)优化发展环境,拓展羽毛球运动基础;5)扶持经济落后地区,促进地区间羽毛球运动平衡发展;6)完善保障制度,促进保障体系社会化、多元化;7)文化先行,探索和发展羽毛球运动文化;以期为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羽毛球;后备人才;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 808.18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1-0058-05 文献标志码:A 当今,竞技体育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综合实力的竞争,更加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资料表明,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区域分布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态势,即华东、华中地区中国羽校多,占中国羽校总数的75%,江苏、湖南、福建、广东、浙江5省注册总人数较多,且男女人数基本持平,为这些省男女项目的协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东北、西南地区的辽宁、北京、四川、广西、重庆、上海、安徽羽校数量和注册人数都较少。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具备足够数量的优秀体育人才,因此,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时期所遗留下的各种问题,一直制约并影响着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而羽毛球后备人才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竞技羽毛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的发展应该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以保证我国竞技羽毛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本研究将要尝试解决的问题之一。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主要阅读参考了中国知网、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近10年的100余篇相关论文,以及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管理部门和培养单位近10年的工作总结、培訓课件和会议资料。 1.2专家访谈法 主要对羽协官员、羽毛球运动资深专家,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的管理人员、教练员面访、电话访谈和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咨询。 1.3德尔菲法 在借鉴前人对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羽毛球运动项目特点,对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确定,并通过德尔菲法对初步架构起来的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预测、筛选和验证,确定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三级指标。本研究在全国8个省份、3个直辖市范围内,一共邀请了全国羽毛球运动项目领域的专家22位,有19位(86%)专家接受邀请并参加特尔菲调查。专家分布情况见表1、表2。第1轮回收有效问卷17份,第2轮回收有效问卷15份。 2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2.1第1轮专家函询结果分析 本研究初步拟定的我国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三级指标,其中A1~A6为一级指标,B1~B16为二级指标,C1~C41为三级指标。根据专家对各级指标中条目重要程度的赋值结果进行统计。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通常用百分比、满分率、均数与中位数等统计指标反映。本研究参照国内外教育领域相关研究,采用条目选择率与满分率来表示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其数值越大,说明专家意见越集中,该条目的重要程度越大,最终保留了“重要程度”分级为“很重要”和“比较重要”的累计选择率大于80%的条目。 2.2第2轮专家函询结果分析 第2轮函询统计学结果分析表明,专家意见基本一致,趋势稳定(见表3),故决定不再进行第3轮专家函询。经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验证了管理体制因素、发展环境因素、社会保障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训练学因素这6大类影响因素为一级指标。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中,“管理体制因素”成为专家公认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选择率及满分率均为100%,其次为“训练学因素”“发展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这3项的选择率均为90%以上,而“社会保障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相对来说其重要性程度较低,见表4。 1)管理体制因素是调查结果中对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羽毛球后备人才的管理体制和培养目标设置。目前,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还在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举国体制,这种人才培养体制是我国羽毛球运动在世界羽坛取得辉煌成绩的基础,对于当前羽毛球运动的生存和发展仍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羽毛球项目的受重视程度、政策、制度状况对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教结合的过程中,教育系统是羽毛球后备人才的选材源头,它作为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协办单位,对业余训练的重视程度也将对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2)训练学因素排在第2位。主要包括培养过程中的参与主体教练员和运动员、选材、文化教育、训练、竞赛和输送。 3)发展环境因素排在第3位。主要包括羽毛球项目发展环境和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基础环境。其中基础环境包括各级各类体校设置羽毛球项目情况、羽毛球学校开展状况、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开展状况、中小学羽毛球传统项目学校开展状况和青少年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状况。 4)经济因素排在第4位。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羽毛球运动的发展速度。目前,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多数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地区。雄厚的经济条件为羽毛球运动项目的普及和提高、赛事的举办和国内国际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5)社会保障因素排在第5位。主要指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保障、硬件保障和出路保障等。 6)社会文化因素排在第6位。主要指当地对羽毛球项目的认可度,羽毛球项目的普及程度,即羽毛球运动的文化氛围。羽毛球运动氛围对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3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国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法,从管理体制方面、训练学方面、环境方面、经济方面、社会保障、社会文化等方面入手,对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访谈,结果如下。 3.1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2大问题 1)培养目标单一,经费投入过度依赖政府。羽毛球项目深受大众喜爱,据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2006年9月公布的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全民健身的各项运动中,羽毛球的整体参与人数排名第二,仅次于健步走,而白领参与运动的人数,羽毛球运动则高居榜首。在政府管理型体制的束缚下,很多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单位无法进行经济效益的开发,过度依赖政府投入。 2)体育、教育2个系统各自相对封闭。我国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单位有归属体育系统管理的各级各类体校、羽毛球学校、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等,也有由教育系统管理的羽毛球传统项目学校。2个系统在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中各自为政,缺乏沟通,既浪费了资源,不利于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2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羽毛球传统项目学校和青少年羽毛球俱乐部虽然数量不少,达600多所,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高、参训人数少,教练水平不高、场馆条件差等原因,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功能没能很好地发挥,造成我国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基本上完全依赖于体育系统的34个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渠道过于单一。 3.3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我国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经费数量不充足、经费渠道单一的问题。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完全依靠政府拨款来保障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已经出现了“捉襟见肘”的现象,而且,我国针对业余训练的青少年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例如优秀运动员的伤残保险制度还没有建立,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参加训练的青少年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不利于调动青少年参与业余训练的积极性。 3.4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各地区间经济水平的不均衡,造成了我国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区域分布不平衡。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引进、训练和比赛无一不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提供保证。而我国地区间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势必会造成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发展的不均衡。 3.5社会文化方面 一直以来,培养单位在羽毛球竞技后備人才培养工作中不重视羽毛球运动文化氛围的营造和传播,把羽毛球运动仅仅看作是一种能够取得运动成绩和比赛荣誉的手段。据调查结果,大多数培养单位对羽毛球运动的文化价值还认识不清,这显然不利于羽毛球运动的持续发展,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教育功能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从长期来看,不重视羽毛球运动的文化价值,不仅是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损失,而且是羽毛球运动发展的损失。 3.6训练学方面的问题 苗子选得好,选得准,可以缩短培养人才的时间,加快培养事业的接班人。这一过程在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训练成绩的取得。我国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存在缺乏科学统一的选材依据、训练安排科学性不够等问题。而且,我国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科研氛围较为淡薄,青少年的羽毛球业余训练还处于粗放式培养阶段。 另外,我国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选材主要面向学校,后备人才的文化教育主要由学校完成,训练和竞赛则由体育系统承担。在输送和出路上,由于2个系统结合得不好,“分道扬镳”现象严重。要么输送到三集中的专业队或体育运动学校,要么离开运动队升入普通学校,这种非此即彼,流动渠道单一的现状造成了后备人才的大量流失,很多后备人才在体育系统的精心培育下成为了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却由于不愿放弃学业而不得不放弃继续在专业队发展。 最后,体育系统的羽毛球竞赛和人才输送是封闭式的,只有通过体育系统训练单位的注册才能够参加体育系统组织的各个年龄段的羽毛球比赛,这样的做法浪费了有限的竞赛资源,造成目前的比赛机会不能够完全覆盖各个年龄段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的需要。这也从另一个方面阻碍了羽毛球传统项目学校和青少年羽毛球俱乐部培养羽毛球竞技人才的发展道路。 4加强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 4.1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和保证羽毛球项目持续发展 1)加强组织管理。强调各级管理部门对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政策导向、发展计划、项目布局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2)注重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国羽毛球项目的制度建设,加强各级管理部门体育总局、中国羽协、地方羽协的政策、制度建设,从政策和制度上保障羽毛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 3)完善监督机制。监督和促进政策和制度的执行状况与制度建设同等重要。比如对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后的监督管理工作要充分重视。 4.2加强“体教结合”,保证羽毛球后备人才全面发展 通过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合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为目的的“体教结合”道路,能够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并在行政上进行分工合作,资源上实现优势互补,形式上丰富多样。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体教结合”。1)深化素质教育观念,提高教育部门对体育的重视程度。2)鼓励将青少年羽毛球业余训练融入教育系统的日常工作中。3)重视羽毛球后备人才的文化教育效果。在选材上不仅考虑身体素质,同时考虑文化素质,在培养过程中,不仅对后备人才的运动水平进行客观评价,同时注重全面发展方面的督促。 4.3强化科学训练,促进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集约化发展 1)增强教练员的科研意识,使科研和训练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教练员的继续教育制度,通过对教练员进行定期的全面系统培训,使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和深刻地掌握羽毛球运动项目的发展规律,注重羽毛球训练的科学性,始终以先进的训练方法来指导当前的运动训练,全面提高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训练水平。 2)与高校合作,强化应用技术的研究。可以和高校合作,组成科研团队,强化应用技术的研究,开拓科技应用的渠道。以羽毛球后备人才的选材和训练为科研选题的主体,以经济为杠杆,引导研究方向向应用科学和运动实践转移。 4.4优化发展环境,拓展羽毛球运动基础 1)推广羽毛球运动在中小学的开展。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环境是小学和中学,推广羽毛球运动在小学和中学的开展,能够在青少年中有效宣传和普及羽毛球运动,扩大羽毛球后备人才的选材面。 2)促进青少年羽毛球俱乐部发展。促进羽毛球俱乐部的发展,尤其是组织青少年羽毛球活动的俱乐部,一方面能够真正提高社会羽毛球项目人口总量,为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强化社会系统在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功能,从而推动羽毛球运动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的整体提高和项目发展。 4.5扶持经济落后地区,促进地区间羽毛球运动平衡发展 羽毛球后备人才的发展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根据现状部分的研究可知,我国不同省(市区)男女羽毛球高水平后备人才人数存在明显差异。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考虑促进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平衡发展,需要中国羽协从宏观上进行调控。1)资金投入向经济落后地区倾斜。在资金投入方面对经济落后地区给予倾斜,帮助经济落后地区把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开展起来,充足的资金才能够为羽毛球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比赛费用提供保证。2)加大工作力度,促进经济落后地区羽毛球项目的发展。加大经济落后地区羽毛球项目的工作力度,通过各级羽协大力推动、组织、宣传、普及羽毛球项目,都会直接或间接推动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效。 4.6完善保障制度,促进保障体系社会化、多元化 目前,我国竞技后备人才的保障体制还很不完善,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竞技后备人才的社会保障体制,除了将竞技后备人才纳入社会的大保障体制以外,还需要建立符合运动员特点的保障体系,对专业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的医疗、生活及退役后的出路进行明确的制度保障。 另外,我國羽毛球器材生产企业、健身俱乐部、场馆经营单位初具规模,企业赞助的热情也很高,有一定的市场潜力,为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经费保障方面要在保证政府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经费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努力将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经费渠道更广泛地引入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竞赛保障方面要努力为羽毛球后备人才提供相应水平、足够数量的竞赛机会;训练方面要为羽毛球后备人才提供足够的场地器材等。 4.7文化先行,探索和发展羽毛球运动文化 体育运动文化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驱动器,是第一“竞争力”。卢元镇教授在《体育运动的化学断想》一文中写到:运动竞赛成绩是比较直观的、迅捷的,但常常不够深刻;因为决定成绩的内在因素在一个国家的体育运动管理体制,以及隐藏在后面的经济文化实力。我国羽毛球竞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要保住今天的辉煌还需要不断地进取,通过探索和发掘羽毛球运动的“第一竞争力”一羽毛球运动文化,进而从内在驱动羽毛球运动的发展。1)重视羽毛球运动文化在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传播。加强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单位管理人员和教练员对羽毛球运动文化的认识,重视羽毛球运动文化的传播,羽毛球后备人才才能够更多地认识和理解羽毛球运动文化。2)发掘羽毛球运动文化内涵。发掘羽毛球运动文化的内涵,对于发扬这项运动有一定的作用。鼓励羽毛球项目科研人员加强对羽毛球运动文化的研究,能有效地发掘羽毛球运动的文化内涵。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