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 |
范文 | 刘卫华 摘要:初中新生在面对各种新鲜的环境,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不适应,轻者心情烦躁、焦虑,重者则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本文从学校社会工作角度出发,试图分析初中新生产生适应不良问题的原因,并探讨解决对策和方法,以更好的帮助初中新生融入中学生活,健康友好的度过中学生活。 关键词:初中新生;适应不良;社会工作 引言: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二十余年的一线初中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近二十年。在与孩子们接触的这些年里,每一年都会有排斥新生活、出现不能很好适应中学生活的新生。想更好的帮助这些学生,却一直苦于找不到较好的方法。听闻社会工作近年来在我国呈良好的发展态势,且在一些较发达城市里专业社会工作者已进驻学校、医院、企业、社区等。基于此,本文试图探索学校社会工作应对初中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普遍模式,以便更多的学校引入学校社会工作。 对新生适应问题的研究,并不是新鲜课题,国内外很多教育从业者和学者都对这一问题做过分析和讨论。但是在已有的众多关于“新生适应”的文章中,大多都是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新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分析常见的适应问题,而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探讨提升新生学校适应能力的研究极少。 社会工作作为在我国大陆发展尚未成熟的一门专业,其社会知晓度和认同度也仍处于一种发展阶段。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问题的多元化,社会越来越需要这样一门专业和职业的存在。通俗的讲,社会工作是这样一门专业:在利他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用专业化的知识和技巧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处理困难问题、解决困惑、最终达到帮助其生活回归正常化。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极其广泛,学校社会工作是其中重要的一块。目前,一些发达城市的重点学校已经设有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部门,向全校的师生提供专业服务。可以看到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用社会工作的视角看待、分析初中新生的适应性问题,有望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新的贡献。 一.初中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表现 从小学升入初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学习阶段。而一些初中新生并不能顺利的适应中学的学校环境、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导致其在行为、认知和情绪等方面出现不适应和不协调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初中新生学校适应不良。从多年的观察和经验来看,初中新生学校适应不良的表现基本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类。 1.对学校环境的适应。学校环境包括硬性环境(指学校的校园环境和周边环境),和软性环境(指学校的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讲,校园是新的,教学楼是新的,教室是新的,一草一木都是新的,初中的管理制度和小学也有很大的不同,在这样一个崭新的环境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知所措。 2.对学习的适应。初中的课程和小学比起来,课程数量和难度都有明显增加。小学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主要科目,但是初中却有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政治、生物等多门学科。很多新生会对这些变化感到手忙脚乱,尤其会对英语、数学等科目的学习存在困难。面对学习上如此大的转变,对大多数新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如何明确学习目的,能够根据学习科目、学习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最后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是一个问题。 3.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个体作为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个体周围是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升入初中之后,学生与以前小学的老师、同学联系渐少,取而代之的是新的老师和同学。加上自身年龄的增加,与父母的关系也随之出现变化。这个时候,一些新生会在如何能较好的处理与老师、同学以及父母的关系问题上出现迷茫和困惑。 4.对自身情绪的适应。当个体出现焦虑、困惑等负面情绪时,内在的心理机制会进行自我调节。而每个人自我调节的方式不同,调节的成效也不同。对自身情绪的适应,就是指新生在学校生活中面对多方面的挑战,依然能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积极的面对考试、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问题。 二.初中新生出现适应性问题的原因 初中新生表现出的种种适应性问题,不仅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十分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找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更有针对性找到解决办法。新生学校适应不良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生自身原因。初中新生大都处于青春期的开始阶段。根据社会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理论,这一时期青少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同一性”问题,即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会经常去想“我是谁”,急于去探求遇到的一切问题的答案,但往往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如果这个问题得到很好的解答,那么青少年会很好的接纳、欣赏自己,反之则会产生自卑、失落等负面情绪。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不仅身体上发生一些变化,而且还要面对心理情绪上复杂的变化。在人生观、世界观尚未稳定成熟的时期,青春期的變化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新生家庭原因。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化最初的场所,是一个人最强大的后盾。我们通常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师。初中新生的学校适应性必然与其所在的家庭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首先,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对初中新生学校适应的影响。每年学校里都不乏有来自单亲家庭、冷漠家庭的学生。孩子缺失来自家庭的关爱,对家庭没有归属感,心理上会产生自卑、孤独、焦虑等情绪,这些学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很敏感,一旦遇到一点变化和挫折往往会显得格外无措。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处于这种紧张、低落的状态,这种状态对他们适应新学校生活是不利的。 其次,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初中新生学校适应的影响。现代社会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不少家庭存在父母过度溺爱孩子的情况,导致孩子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形成骄纵的性格。在这样家庭里生活的孩子,一般在融入集体生活、与人交往方面存在问题。 3.学校方面的原因。学生进入学校后,学校便是其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对新生有很大影响。 虽然我国素质教育已经幵展多年,但学习成绩依然是评价一个学生、一个班级、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标准。所以很多学校至今仍片面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现在部分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也开设了心理课,但实际情况是多数的心理咨询室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心理辅导老师的非专业化使师资力量受到质疑和挑战。 三.社会工作介入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对策 1.学校个案工作方法。学校个案工作是一种个别化服务,是指学校社会工作者以单个学生个人为服务对象, 为其在学习、人际交往、个人成长以及学校生活適应等方面的困难或问题提供个别化服务,帮助学生调动内在和外在的资源,使其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并实现自我发展。 对于初中新生的学校适应不良问题,学校社工要遵循个案工作的流程开展工作,一个完整的个案一般要经历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在工作过程中,社工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详细的收集学生资料,准确的评估其面临的问题,制定详细的介入服务计划,与之进行有效沟通,同时做好个案工作记录。 但是,有些新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的状态是不良适应,自然也想不到求助学校社会工作者。因此,学校社会工作者要依据自己敏锐的洞察力,积极寻找服务对象。 2.学校小组工作方法。学校小组工作是指在学校社工的带领和协助下,把具有相似问题和需求的学生聚集在一个小组里,让个人在小组中以及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得相关经验,改变个人的错误认知和不良行为,使个人的能力得到提升的方法。 对于有适应不良问题的新生,成立的小组中,组员往往面临类似的困难相同的需求大概有:学习方式的适应、人际交往的适应等。通过设计相关主题的小组活动,帮助组员学习相关技巧和方法。而且,小组的一个优势是,在小组中,组员会感到自己并不是孤独的,在与其他组员相处的过程中就可以习得社交技巧,扩大自己的交友范围。组员相互支持和鼓励,增强每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使他们获得成长。一般来说,一个小组从无到结束一般要经历小组活动前的准备阶段、小组活动阶段以及小组活动后的阶段。 3.学校社区工作方法。学校社区工作方法是指学校社工通过在社区内设计活动、开展工作,协助社区内文化环境的建设,并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以达到为学生寻找更多的资源,创造更良好和健康的成长和发展环境的目标。 一般来说,学校社区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学校和学生家庭所在的校外社区,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生活社区;另一个是学校范围内的校内社区。对于生活社区,学校社工要与新生家庭和社区居委会合作,在社区内广泛宣传关爱青少年的重要性,普及新生青少年的有关知识,在社区内形成关心爱护新生的友好环境。对于校内社区,需要社工通过贴海报、校园广播等多种方式,倡导学校和校内其他学生给予新生同学力所能及的帮助,也可以在校园内成立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以帮助新生更快的融入初中生活。总体来说,学校社区工作要经历与相关部门建立关系、收集资料、制定计划以及开展活动四个阶段。 本文在作者丰富的教学和与学生工作经验之上,针对初中新生存在的学校适应不良问题尝试性地从社会工作角度进行的研究和探讨。初中新生的适应不良,不仅要靠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努力,也要靠新生家庭、新生自身的配合。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帮助初中新生尽快的适应中学生活,保证在青春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罗晓霞,社会工作介入初中德育研究,2013,[J] [2]蒋存军,中小学生学习障碍的社会工作介入,2009,[J]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