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强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创新教育”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习欲望与运动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篮球场平整完好,球篮损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创新中完成课时目标。 二、教学方法 本课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了游戏法、启发式,探索性、尝试和成功体验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珍珠球的活动方法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练”,从而使他们在体验、创新的同时运动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自学自练为主,小组练习与比赛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组织能力及观察评价等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自信心,力求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三、设计思路 珍珠球是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的比赛项目,被誉为“满族之花”和民运会的“三太球之一”,是一个经典民俗项目。本课是在新课标理念引导下,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教材;充分利用学校临时故障场地设施及现有废弃体育器材,结合珍珠球是篮球和手球相结合的项目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运动兴趣组织好课堂教学,继承和发扬民族体育,弘扬民族文化。 本课以损坏的羽毛球拍、手球、篮球和球篮损坏的篮球场地为背景,从学生情绪低调,到教师组织游戏,一开始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运动感受后,教师适时引出珍珠球运动的起源和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活动热情。结束部分,老师运用语言暗示放松并营造轻松的环境,带领大家做放松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身心得到放松,让学生动起来、笑起来,调节大脑中枢神经。在谈成功与收获的过程中,学生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最后小结,教师在肯定学习效果的同时将本课进行课后延伸,激发学生课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