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利用篮球场进行耐久跑教学的几种练习形式 |
范文 | 刘建 袁瑞堂 一、练习的形式及要求 1.分—合跑 学生排列成偶数队集中于操场中线两侧,教师讲解并示范耐久跑的动作要领,然后学生沿着篮球场两个半场边线和中线进行分—合队形跑,主要任务是体验与领会耐久跑的节奏、脚步动作要领、上下肢协调与呼吸的调整。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提醒动作要点,并对学生练习的情况给予及时的提醒与纠正。 2.弧形跑 在篮球场每个半场各画一个大圆,并且用切线连接成“8”字形,教师对学生示范讲解跑弯道时候的动作要领,然后组织学生以一路队形开始“8”字形跑步练习,当从其中一个圆进入另外一个圆的时候尝试一下速度加快,以便真实体验到跑弯道时候为克服离心力而采用的摆臂、身体重心的要求。这种跑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根据自我经验进行弯道跑的个性化体验。 3.组合跑 在整个篮球场内,学生可以3—5个人一组,组合成各种队形进行练习。比如三个学生组,一名学生在前面,另外两名学生分别用一手搭前面学生的两肩形成“三角形”状同时跑;五人组则以中间学生双手搭在前面两位学生的肩上,后面两位学生各用一手分别搭在中间学生的两肩上,形成“正方形加中心一点”的形状同时跑等(见图3),跑动的路线可以在整个篮球场的内部,从一个端线向另一个端线来回行进,也可以沿着各边线行进,但均以直线为主。这部分练习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变化,增强学生重复练习的兴趣,加大练习的强度,并能让学生根据平时的“接近性类型”形成自我愿意的合作小组,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由于队形结构特殊和目的要求的针对性,对技术环节不作重点要求。 4.接力跑 男女生分别站在两个篮球半场画好的环形圆的外环线上,每组的第一个同学高举一面红色旗帜带领本组同学匀速前进。在行进过程中,最后一名学生迅速切入内环线,并沿着内环线用快于外环线同学的速度跑向队伍前端,接过第一个同学手中的红旗,继续带领队伍按原来速度匀速行进,原来举红旗的同学交旗后自动处于第二位,当最后一名同学沿着内环线向前行进到队伍中间的时候,倒数第二位的学生内切到内环线并做前一位同学相同的动作,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同学都完成了接力为一个练习轮回(见图4)。这部分练习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已经获得一定知识和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练习强度的基础上,避免心理疲劳而进行的综合性的练习,它是耐久跑完整动作环节的学习巩固,要求在练习的时候,外环线上的同学进一步巩固匀速跑的脚步动作、呼吸节奏、弯道跑等技术要求,而内环线的同学则主要体验速度稍快时弯道跑的动作要求等。 二、练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在学生练习时要根据每个阶段的目标提出及时的评价,提醒学生随时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和目标达成效果。 2.每个阶段的练习时间和强度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要适时调整练习的密度和强度之间的关系,在每个练习阶段或者两个阶段之间穿插一些有利于调整或放松身心活动的内容,与讲解、总结、评价相结合,让整体练习的节奏连贯,练习的密度和强度协调进行。 3.为了课堂气氛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可以根据练习的内容选择相关音乐作为背景,这样学生的情绪会受到感染,练习的积极性也自然提高。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