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层学校体育教研活动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范文

    陈忠

    摘 要:体育教研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提升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了解了部分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发现许多学校体育教研工作计划与实施是两张皮,往往只见计划不见过程,教研成了一种摆式和形式。基于体育教研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分别从对体育教研的认识、教研的深度、教研的广度、教研的方向以及教研的主体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研活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2-0051-02

    问题一:对学校体育教研活动认识不清,思想禁锢

    许多体育老师还执著地认为,一线体育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上好课,教好书。至于体育教研活动那是教研员或者是学校教科研部门的事,跟他们没有关系。还习惯于过去体育教研活动等靠的配合层面,上面布置任务,他们执行就行,没有能够把自己融入到教研活动中去。显然,这种认识有失偏颇,缺乏教研主体意识。

    对策:深化体育教研意识,更新观念勤学习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我们体育教师必须解放思想,继续学习,更新观念,才能重新认识体育教研活动的本质,正确定位自己在体育教研中的位置,知道教研主体就是自己,体育课堂就是实验基地。也只有主动教中研,研中教,才能对自己或同事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与评价,有效运用教学规律,合理解决课堂实际问题,高效转换研究成果。所以,体育教师只有勤学习,及时更新观念,深化教研活动的认识,清晰体育教研内涵,明白体育教研的价值,才能端正态度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问题二:个人教研短板,导致教研活动水平肤浅

    由于体育大专院校在课程规划上存在缺陷,许多体育教师在大专院校中很少学习或根本没有学习过有关体育教研活动开展之类的课程。走上工作岗位后,对于体育教研活动的开展,仅仅是体育老前辈的传帮带,教研活动按部就班,中规中矩,要我上课我就上课,要我评我就评几句。虽然大家重视了,甚至倾心投入,但是整个教研活动呈现被动肤浅,水平不高,始终在低层次上徘徊。

    对策:学知不足教知困,教学相长勤反思

    提高体育教研活动的水平,必须从体育教师个人的教研能力抓起,从他们的教学自我反思做起,发动体育教师教研从当下学起,在常态课上教中研,研中学,学中教。学知不足,教知困惑。知不足能反省,知困惑能自强,教学相长。对于不足困惑积极自我思考,多问为什么,怎么做,进而搜集信息分析,提出假设验证。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我们体育教师必须积极自我反思,善于在课堂中寻找发现问题,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深刻分析,追根溯源,提出新思想和新办法并付诸实施验证,循环往复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如我们体育教师一人教几个班级的体育课,就可以开展个人的一课多研的教研活动,只有这样教后思,思后教,我们的个人体育教研水平才会有所突破。当然,自我反思不仅局限于低头看自己的课堂,还有环顾其他体育教师的课堂,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与身边同轨的同伴或其他学校同轨优秀教师进互相学习互通有无。教然后才知困,知困才会有对话碰撞的渴望,才能有效交流借鉴反思,打造精品课例。

    问题三:同伴缺少对话,导致教研活动面窄

    目前,许多学校的体育教研活动都是体育教研组长一个人操控安排公开课、听课、评课,而其他体育教师则坐着、看着、听着。这种一言堂的教研活动无起伏、无冲突、无思维交锋,风平浪静。作为教研主体的体育教师怎么会真情投入到体育教研活动中去呢?笔者认为这是体育教师间缺少碰撞与对话造成的。由于没有碰撞,许多体育教师不能意识到自己固有的学识水平与教学经验跟现在快速更新的教学理念之间存在差距,而且这种差距随着不学习在逐渐拉大。

    对策:勤商榷同伴互助,三人行兼听则明

    如何让体育教师们认识到自身教学的差距,同伴互助的教研方式就是最好的平台。体育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要勇于开放自我,加强与同伴的专业切磋、对话、互动和合作。如通过对话我们知道追逐跑不仅可以纵队追逐,还可以横队追逐;不仅可以一个方向追逐,还可以两个方向同时追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单杠教学,不一定非用单杠教,我们可以借助体操棒、竹竿教,既安全,教学效果又好!一些问题通过同伴互助多方交换意见,换个角度看,就会迎刃而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同伴互助中对于问题应鼓励大家各抒己见,忌人云亦云。鼓励观点交锋争鸣,忌定性评价。只有碰撞对话,问题才会越辩越明。如在评课、专题研讨等活动中,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体育教师对话与观点碰撞,更能有效交换信息,资源共享。同时我们也倡导在同伴互助式的体育教研活动中,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鼓励不畏辈分,敢于较真。只有这样的同伴互助教研才会百花争鸣,面广高效,务实求真真教研。

    问题四:教研缺少专业引领,导致教研迷失方向

    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由于缺少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体育教师理论无法提升,只能自圆其说,整个教研失去方向,始终在同一水平上反复。正是由于体育教研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甚至停滞不前,不能向纵深持续发展,所以才造成一些体育教研活动形式化、平庸化。

    对策:他山之石能攻玉,专业引领勤运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体育专业研究人员相对一线体育教师来说,是体育教学研究的先行者,有系统的体育教育理论素养、开阔的视野、前瞻的理念,熟悉国内外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学校体育教研活动有了他们的专业引领,到位的指导,就能呈现螺旋上升的运行态势。比如说具有最前沿的体育教学理论与观念的学术专题报告,在一定程度上能深化体育教师的教学认识,激发他们教学中的创造性。比如说贴近体育教师课堂的各种体育教学疑难咨询、课例破析、课堂教学现场指导等,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直面对话,直接有效。有了体育专家的引领,体育教师对现实教学困惑才能豁然开朗,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体育教研活动也会方向清晰目标明确,更加体现教研的真实与实用。

    问题五:活动内容设置缺乏民主,导致高耗低效

    学校体育教研活动可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有专家讲座培训、课例分析、自我反思、专题研讨等。然而这些教研活动的开展往往是大统一集中进行,即所有体育教师必须全员全过程参与教研活动,没有选择,完全是被迫的、强加的。我们知道每个体育教师都是教研的主体,有各自的教研需求,如果不尊重体育教师的教研主体地位,教研活动不加以区别对待,那么体育教师的主动性不能充分调动,参与热情低,势必造成教研活动高耗低效。

    对策:问需于民知民意,统筹安排促实效

    不同年龄、不同资历体育教师的教研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有通过调查座谈了解体育教师们的教研方向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这样的教研才会高效。如适应期的体育教师普遍希望开展课例观摩,仿课、磨课,学会上课。熟练期的体育教师希望开展课例分析同课异构等,关注的是教材教法,如何上好体育课,怎样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成熟期和骨干期的体育教师则希望进行专题研究沙龙研讨,关注的是体育课堂问题研究和体育教学特色风格的形成。而对于卓越期的体育教师希望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和专家讲座培训,他们更加关注的是体育教育研究方法和国内外体育教育思想与经典理论。由此可见,我们的体育教研活动必须问需于民,知道不同类型体育教师的教研需求,分不同层次合理安排,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教研活动形式,这样体育教师才会研能所获,效果才能显著高效。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