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生体操辅助练习方法
范文

    贾利军

    

    

    摘 要:针对小学体操教学要克服的“肌肉控制”和“恐懼心理”两道难关,结合教学实践,设计出一些游戏形式的辅助练习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操教学;辅助练习;游戏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1-0065-02

    体操是体育运动中最具美感、力度、节奏感和旋律感的运动之一,对于少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小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体操,可以塑造匀称健美的体形、协调优雅的姿态,增强力量、灵敏性、柔韧等身体素质。此外,体操要求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动作技术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尝试,使学生的时空感应、身体定向能力以及瞬间反应、判断、应激能力得到快速发展,因此在训练前庭分析器的功能、培养协调控制身体的能力等方面有着特殊的锻炼价值。

    在小学阶段,除了队列练习和韵律活动外,技巧和轻器械体操基本动作是学生体操项目的主要学习内容。体操的项目属性决定了很多动作具有非常规性的反体位特点,对于身心发育尚不完善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根据本人的教学体会,在小学体操教学中要克服“肌肉控制”和“恐惧心理”两道难关。为此,我在教学中除做好保护与帮助之外,还根据不同体操动作的特点,设计了一些专门的练习方法,可以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克服恐惧心理,逐步适应动作的要求。

    案例一:肩肘倒立动作中的“拆分”练习

    肩肘倒立起始动作、连贯动作、倒立动作具有可拆分的特性,利用这一特性,我设计了两个专项练习游戏。

    游戏1:夹肘运球接力

    A.练习目的

    发展学生肩、肘、臂柔韧素质,提高学生肩、背、上肢夹球时协调用力的能力,同时初步引导学生掌握夹肘内收、支撑稳定的方法。

    B.练习方法

    学生4~8人一组,两脚与肩同宽成纵队站立;预备时,第一名同学虎口向下、拇指在前叉腰,两肘向后将排球夹稳;开始后,学生两肘夹球向前走动至终点,然后夹球后退返回,将球传给下一名同学。

    要求:两肘夹紧球,球不能落地;夹球时伙伴相互帮助;后退时注意安全。

    游戏2:翻臀传球接力

    A.练习目的

    发展学生腰腹力量,提高学生上肢(双手压垫)、腰腹(翻臀后倒,展髋挺腹)、下肢(并腿后伸)的协调用力能力,突破肩颈支撑、展髋挺腹的教学难点。

    B.练习方法

    学生4~8人一组,第一名同学双脚夹球坐于垫上;开始后,上体后倒,双手压垫,利用腰腹的力量,呈肩颈支撑、双腿向后伸出、展髋挺腹的身体姿态,将球传给下一名同学;第二名同学双手接球后,以此姿势将球依次向后传递。

    要求:双腿并拢绷脚面;后倒时控制力量,维持身体平衡。

    案例二:后滚翻动作中的“补充”练习

    后滚翻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空间感、平衡感等,同时也对学生的(推手)力量、身体协调性等有一定要求。笔者创设了一些练习方法,有针对性地“补充”学生体能。

    游戏:团身滚动划船

    A.练习目的

    提高学生仰卧状态下团身、抱腿的滚动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感觉和平衡能力,促进学生协调用力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蹬地后倒的用力方法以及团身滚动的动作要领。

    B.练习方法

    学生蹲撑于垫上。开始后,双脚、双手用力蹬、推地,身体后倒,双手迅速抱膝靠近胸部,夹下颌成船,借助蹬、推力量使“小船”荡漾在水面上。小船停摆时,可以利用双手在臀前、肩后推手,使小船顺畅划动。

    要求:双脚、双手均匀用力,抱膝,下颌内收团身紧;“小船”不发生偏移。

    案例三:器械体操中的“迁移”练习

    小学生在学习器械动作时,由于对器械的不熟悉和动作的复杂性,容易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教师可以先从无器械或者替代器械的练习开始,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技术动作后,再过渡到器械练习中。

    游戏1:海狮跳绳(跳箱跳上成蹲撑(跪撑)—挺身(跪)跳下)

    A.练习目的

    发展学生上下肢及腰腹力量,引导学生体验直臂顶肩支撑、收腹提膝、屈膝上提(压膝前送)的用力顺序,帮助学生掌握上箱的方法。

    B.练习方法

    两名同学持绳于踝关节,经排头向后移动,其他同学蹲(跪)撑模仿海狮,在绳子经过自己身前时,双臂伸直前移,过绳后快速撑地,同时两脚(两小腿、脚面)用力蹬地,提臀收腹,屈膝上提(压膝前送),脚尖在前(后),脚面绷直,让绳子经脚下移过成蹲(跪)撑,完成“海狮跳绳”的游戏。

    要求:直臂顶肩支撑,支撑、跳绳连接紧密;持绳同学控制速度。

    游戏2:支撑飞天(单杠)

    A.练习目的

    发展学生跳、拉、撑、压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提高学生上肢、腰腹力量,增强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初步掌握跳上正撑的方法。

    B.练习方法

    学生3人一组,一人作支架,一人保帮。开始后,练习者位于“支架”体后,双手支撑前面同学肩膀,顺势向上跃起,模拟、体会上杠方法;保护者帮助、保护练习者跃起后撑于“支架”肩上;之后,练习者双腿并拢、绷脚面,腹贴“支架”肩上,挺胸抬头,坚持5秒,表现“飞天”的喜悦和兴奋,初步掌握杠上直臂顶肩支撑、腹部贴杠的要领;保帮者一手托肩(上臂),一手扶腿进行保护帮助,初步学习保帮方法,轮换进行。

    要求:直臂顶肩支撑,保持身体姿态;伙伴间加强保帮。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上述这些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还能增强练习的趣味性,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达到发展学生运动能力的目标。总之,在体操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体操的项目属性决定了教师需要更多的责任心、细心和耐心。除此之外,还需要有足够的“信心”,而信心恰恰来自于教师对项目属性和学习规律的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2: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