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例谈“微视频”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问题 |
范文 | 鹿树忠 摘 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微视频运用于小学生体育技能学习进行了实践研究,同时也观察了其他一些教师的相关教学,对“微视频”辅助小学生技能学习的优势及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微视频;小学教学;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2-0074-02 教育界对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在利用微视频进行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微视频”用于体育学习资源,有着天然的优势:直观、清晰、标准,一目了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微视频运用于小学生体育技能学习进行了实践研究,同时也观察了其他一些教师的相关教学,对“微视频”辅助小学生技能学习的优势及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动作标准,可提高教学效益 【案例1】在一节水平三(六年级)的“技巧组合动作”的教学中,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利用“微视频”为学生们展示了完美的动作: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后腿前摆成并腿坐-肩肘倒立。教师结合视频的动作示范,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学生们明白了动作结构,建立了正确的动作表象,在后面的练习环节达成了教师预设的技能目标。 【案例2】在一节水平二(三年级)的“韵律活动与舞蹈”教学中,一名男体育教师面对着学生们做“旁弓箭步”及微笑表情的动作示范。虽然教师在努力做出标准的动作及面部表情,但是总让人感觉哪里不对劲,有点别扭。天真活泼的学生看到教师的动作示范及面部表情后,爆发出一阵大笑,课堂秩序出现了一阵骚动。 【分析】在体育教学中,动作示范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一个漂亮、优美、规范的示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通过示范动作,可以一目了然地知悉动作的结构、要点,从而有利于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动作技术。而现实中,有些教师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及其他繁杂事务的影响,动作技能水平不断下降,其本身的动作示范能力越来越差,有时候一些动作技术的示范可能存在错误或不到位的现象。另外,在小学阶段,有些技巧、韵律、体育舞蹈方面的动作示范,要求教师要表现出“柔”的一面。这对于一些男教师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体操中单杠、双杠的某些动作技术,对相当多的女教师而言也不容易完成。 【教学策略】在教师的示范能力下降、教材中的技术动作难度较大、教师的表现力不足等情况下,教师精心选择的“微视频”可以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从而避免教师自身示范不到位而出现一些尴尬或对课堂秩序造成破坏的情况发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那些教师力所能及的技术动作,教师最好自己示范;而动作难度大、综合能力要求高的动作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示范,然后结合“微视频”的示范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学习动作技术,发展运动能力。 二、反馈及时,可帮助教师为学生纠错 【案例3】在一节水平三(五年级)“跨越式跳高”的课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腿依次过杆”的动作技术,特意用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录制了班级两名学生的动作。其中一名学生动作非常标准,达到了教师的要求;而另一名学生却正好相反,是完全错误的动作。教师录制完成后,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了这两名学生的“视频”。观看结束后,教师当众表扬了动作标准的学生,其他学生向这名学生投去了羡慕的眼神;而动作錯误的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一直红着脸,教师及时对他进行了安慰并鼓励他立即改进动作。教师组织学生们对这两名学生的动作发表自己的看法,探讨如何才能做出标准的动作,如何避免错误动作的出现。 【分析】案例中教师利用“微视频”,采取正误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对学练的动作一目了然。这样的反馈及时、有效,能够迅速帮助学生发现错误动作,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及时得以改正。 【教学策略】反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性格和可接受性。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有很强自尊心的学生,教师最好不要把他的错误动作展示出来,以私下帮其改正为主;对于那些自信心爆棚、性格开朗的学生,教师可以把他的错误动作展示出来,让学生们帮其指正。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从正面来教育、引导学生,尽量避免当众展示学生的错误动作。两种“视频”皆可用,但要注意场合。 三、运用适量,能助力教师把握教学节奏 【案例4】在一节水平三(六年级)的“健美操”教学中,授课教师课前录制了完整和分解的动作视频。在集体练习之前,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了完整的动作视频。学生们看完视频后,备受鼓舞,积极地跟着老师认真学练。在分解动作的学练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们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由组长带领学练,当动作不熟练时就到指定地点观看“微视频”,跟着视频进行学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不停地进行巡视并指导学生练习。学生们在“微视频”和教师的帮助下,动作技能掌握非常快,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 【案例5】在一节水平二(三年级)的“跪跳起”教学中,教师准备了大量的情景游戏,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练。从准备部分教师就利用“微视频”代替了自身的讲解、示范,连主教材的三个游戏(跪跳远、跪跳高、跪跳下)都是在“微视频”的演示下进行的。教师仅仅扮演了一个组织者的角色。虽然学生们在“微视频”的引导下,练习很活跃,但纵观整节课,“微视频”运用得太频繁,主教材的教学多次被打断,学生的学练看起来非常活跃,而目标的达成度却非常低。 【分析】案例4中,教师“微视频”运用适量,学生在“微视频”的引导下,学练积极。从集中示范到小组遇到学习困难去看视频示范,自始至终教师都适时引导,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有所获。而案例5中,教师虽然考虑了学情,以“游戏法”为主,并利用“微视频”进行示范,引导学生积极学练,但是整节课,学生观看视频的时间甚至比练习的时间还要多。教师过多地运用“微视频”对教与学都是一种破坏。 【教学策略】凡事过犹不及。“微视频”可以较好地辅助教师进行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动作技能的学习,而一旦教师在教学中大量地运用“微视频”,其负面效应就会显现出来。首先,课的节奏易被打乱。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断断续续的状态,没有那种如行云流水的感觉。一节课如果始终处于这样的状态,那么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不会好到哪里去。其次,学生的注意力被转移。从课的开始到结束,学生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不断变换的视频内容上,而对深度学习的知识、技能等失去了必要的关注和持久的思考、学练。这就对学生技能目标的达成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微视频”时,以不破坏课的节奏、不扰乱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与技术的学练为前提,要做到适量。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莫愁湖小学 2100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