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观察学习理论的 高中体育短距离跑的教学实验研究 |
范文 | 杜江
摘? 要:在高中课程改革发展背景下,高中体育学科现存教学策略单一、资源利用不足、有效性不强等问题,本研究基于观察学习理论设计短距离跑教学实验,研究发现:观察教学方法适用于短距离跑教学,较好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观察学习理论;短距离跑;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9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3-0035-03 一、问题的提出 1.选题依据 高中学生处于身体机能发展和心理成熟的重要阶段,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持续改革发展背景下,目前存在教学理念、方法、组织形式单一,课程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学生兴趣广泛但得不到充分发展;仍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走过场”等问题,通过课堂教学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选取田径模块短距离跑教学内容,基于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开展教学实验研究。 2.研究目的、意义 本研究目的为落实《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选择短距离跑模块,基于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设计、组织教学过程,探索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其学科素养提升。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应用于我国高中课程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此理论开展,探索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发展,为高中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二、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同一学校80名高二男生,来自学情相近的4个自然班,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人。 2.研究方法和内容 使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2017年11月,根据《基于观察学习理论的高中体育短距离跑教学实验调查问卷》《观察学习方式教学实验效果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2017年10至11月,进行9课时教学实验。实验组(40人)采用基于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观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照组(40人)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比分析实验前后两组基本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运动技能、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设计环节如下(共五部分)。示范与讲解环节(注意过程):了解学情,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学习内容,努力激发学习兴趣;突出被示范活动的特征,整体讲解。符号编码环节(保持过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内化编码阶段;辅助使用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确保学生头脑中形成编码系统及完成技术动作的初步本体感觉;以小组方式进行评价与纠正。动作复制环节(生成过程):通过反复演练、观察、反思和比较,改进和提高学生对短距离跑学习内容的掌握。创设便于模仿练习、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本体感知觉和纠正完善技术动作,获得他人评价并进行自我评价。强化环节(动机过程):使用各类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培养其自我强化能力和教育能力。心理训练环节:学生在头脑中编码动作技能,先内化,再外显为动作。课后要求学生完成心理训练作业——睡前将动作技能想一遍等,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形成比较准确的动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两组的教学实验场地、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授课教师都进行了统一的控制。教学实验考核时,安排不参与教学实验的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6名田径裁判员开展身体素质及专项测试。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身体素质项目包括立定跳远、50米跑、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等。实验前,两组身体素质水平基本相同,T检验可知,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前后,两组的身体素质均变化不明显,经T檢验可知,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实验后,两组基本身体素质均比实验前有所提高,但T检验分析显示,P>0.05,并不具有显著性的差异。短时间内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变化不大(表1)。 2.短距离跑(100米)考核成绩对比分析 实验后,两组短距离跑运动能力测试考核成绩和考核等级均有所提高,但成绩提高幅度并不明显,实验组和对照组T检验分析显示,P>0.05,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表2,表3)。 3.运动技能考核等级对比分析 实验前,两组对短距离跑的运动技能掌握程度基本相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后,两组运动技能考核成绩均有提高,其中,实验组提高明显,对照组提高不明显。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运动考核等级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表4)。 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自评对比分析 实验前,两组在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比实验前后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自评数据,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自评等级数据成绩存在较大差异。实验后,实验组自评等级达到良好以上的人数和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5,表6)。 5.学习态度互评对比分析 实验前,两组的体育学习态度数据基本相近,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组在体育学习态度方面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如体育学习态度评价等级为优秀的学生有了显著提高;对照组只有很小幅度的变化(表7)。 6.对教学方式认同的分析 经过基于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观察教学方式学习过程,学生在学练短距离跑的积极性、提高自身能力和自信心等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增强学生间交流与合作方面等,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更加适合被试短距离跑的学习(表8)。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身体素质在实验前后均有所提高,但差异并不具有显著性。身体素质提高需要较长时间练习,9课时的教学实验,身体素质提高效果不明显。 (2)基于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观察教学方式在短距离跑课程教学效果各领域存在差异。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水平考核成绩差异不明显;运动技能、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习态度的考核评价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组比对照组进步明显。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观察教学方式适用于田径模块短距离跑课堂教学,能够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3)实验组学生喜欢和接受基于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观察教学方式。说明此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能够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建议 (1)基于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观察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实验后实验组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不显著,这部分可通过加强注意过程、强化教师与学生的典型示范、保持过程动作的规范、提高过程动作质量等加以改善和促进。 (2)基于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观察教学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交往性学习,提升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建议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多种评价方式结合使用,达到激励督促的作用。 (3)在其他田径模块教学内容或其他体育教学模块中继续开展此教学方式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检验这种教学方式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美]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下)(全两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国家學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第3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6]王德成.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4(55):106. [7]刘海勇.高中田径中“跑”的教学[J].新课程,2014(1):131. [8]黄国廷.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上旬刊). 2014(7):211. [9]黄泽江,蔡存军,刘东健.论田径教学中的技能迁移规律及其应用[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4(2):93-9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