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近6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的对比分析
范文

    孟述+关亚军+刘松

    

    

    

    摘要:为揭示全国冬季运动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情况,提高我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竞争力,本文以全国冬季运动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项目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录像分析法,从参赛队伍、选手人数,竞赛规程,动作难度、得分方面对我国历届(8-13届)冬季运动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比赛情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研究得出:我国空中技巧参赛队伍趋于稳定,参赛人数男运动员逐年递升,女运动员略有下降,整体处于新老交替时期;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应加大对后备运动员的培养力度,重点围绕男、女选手自选动作难度的开发和储备。

    关键词:全国冬季运动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对比分析

    自从我国第8届冬季运动会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列入正式比赛项目以来,历经二十余载,我国运动员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和动作质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事实证明,无论是男队还是女队成绩均稳居世界前列(冬奥会男子金牌,冬奥会女子银牌,多次获得世界杯总决赛、各个分站赛男女金牌)。毫无疑问,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已成为我国雪上项目中的重中之重,是我国冬奥会雪上项目唯一的金牌突破,受到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然而,欲想在该项目上始终跻身于世界前列,使我国选手在世界大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较好的适应国内外比赛形势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本文以第13届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三冬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以下简称“空中技巧”)比赛为主线,将十三冬会空中技巧的比赛情况与之前历届(8-12届)冬运会空中技巧比赛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探讨该项目国际发展趋势,指明后备人才培养重点,为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蓬勃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第8-13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项目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中国知网数据库,认真研读了关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方面的论文;收集了八冬会、九冬会、十冬会、十一冬会、十二冬会、十三冬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的全部秩序册和成绩册,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1.2.2访谈法除走访调查了直接参与到全国冬季运动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的资深裁判员、教练员以外,还对部分参赛运动员和各队领队也进行了访谈,以获得详实可靠的资料。

    1.2.3数理统计法

    对历届(第8-13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的参赛队伍、选手人数、竞赛规程、动作难度、动作得分等比赛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

    1.2.4比较分析法

    以第13届冬季运动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为主线,将十三冬会空中技巧比赛情况的相关数据作为基数,再与近5届(8-12届)冬运会空中技巧比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所需的研究结果。

    1.2.5录像分析法结合研究内容,有针对性的对第8-13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的实况录像和视频资料进行搜集、整理、观察与分析,为准确把握运动员动作难度和完成质量上获取有效信息提供了有据保障。

    2结果与分析

    2.1历届冬运会参赛队伍、选手人数的对比分析

    全国冬季运动会每4年举行一次,从总数上看参赛队伍、选手人数逐届增加,十一冬会后,年龄结构趋于合理,有30岁老将,也有十五六岁的新手,新老结合(见表1)。

    参赛队伍虽然逐年增加,但其中涉及许多问题。八冬会后,火车头体协女队解散;九冬会增加了牡丹江市队和吉林市队;九冬会后,吉林市队解散;十冬会后,哈尔滨市队解散;十一冬会,增加了黑河市队;十二冬会,增加了大庆市、抚顺市和乌兰察布市队3支队伍;十三冬会,没有了抚顺市和乌兰察布市队,增加了乌鲁木齐、昌吉和克拉玛依队。而长春队从八冬会的1名教练4名运动员,到十三冬会的2名教练5名运动员,参加了八冬会到十三冬会的所有空中技巧项目比赛;辽宁队运动员全部代表乌鲁木齐队参加比赛,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取得了十三冬会空中技巧6块金牌中的3块金牌的好成绩。

    2.2历届冬运会竞赛规程的对比分析

    竞赛规程是由竞赛组委会或筹备组,根据竞赛计划而制定的具体实施某一项(届)赛会的政策与规定。

    2.2.1自选动作的对比分析前几届冬运会竞赛规程规定,比赛时每人试跳两次,裁判员根据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评定空中动作和着陆动作分,两者相加再乘以动作难度系数,即为一次试跳的得分,两次试跳得分相加,得分多者名次高。

    十三冬会竞赛规程规定,男子个人、女子个人决赛阶段分为预赛轮和决赛轮。预赛轮比赛前6名进入决赛轮。决赛轮按比赛成绩从高到低排出前6名。每轮比赛中运动员完成1跳动作,预赛轮和决赛轮中运动员须选择不同动作参赛。

    从这条规则的修改,可以看出是为了和国际大赛接轨,奥运会和世界杯采用规则,预赛一跳取前6名直接进入决赛,未进前6名者进行第二轮预赛,即所谓的“一跳淘汰递进赛制”;第二轮预赛取前6名进入决赛,共12人进入决赛,预赛中两跳动作不可重复使用,每轮得分不相加。决赛3轮每轮淘汰制,12进8、8进4、最后4人争夺奖牌,决赛中3跳动作不可重复使用,每轮得分不相加。对于观看比赛的人们来说,空中技巧比赛应该是一场完美的视觉享受,不过,对于运动员来说,要有非常好的平衡能力和空中控制能力,追求稳、难、准、美四位一体的结合。因此,该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要求极高,比賽中运动员每一跳都是生死之战,想取得好成绩,必须一次比一次跳得完美,这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更好地锻炼运动员与国际大赛接轨。乌鲁木齐队张鑫和大庆队的刘忠庆以一跳高过一跳的难度、稳定的发挥,取得了十三冬会女子个人、男子个人的金牌。

    2.2.2年龄分组的对比分析前几届冬运会没有青年组比赛,而是十几岁的孩子和二十多的成年人同场竞技,且不说公平,技术水平不在一个层面上,不利于年轻运动员树立自信心。十三冬会年龄规定,1995年7月1日-2000年6月30日出生的为青年组,也就是年满15~20周岁。竞赛项目设青年男子个人和青年女子个人奖牌,青年男子个人、青年女子个人比赛中须完成两跳不同动作,两跳动作得分之和为该运动员参赛成绩。

    从青年组设立可以看出,是为了培养空中技巧的后备力量,使空中技巧运动员形成梯队;从竞赛规则可以看出,总成绩为两跳动作得分之和而不是采用淘汰制,这是为了年轻运动员打好基础,在追求动作难、美的同时,更注重动作的稳定发挥。从长远发展来看,青年组竞赛规则的制定有利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可相应的减少和降低青年运动员早期专项化及迫切追求难度而造成的运动损伤。乌鲁木齐队全慧临和昌吉队的孙佳旭,夺得了青年女子个人和青年男子个人金牌。

    2.2.3团体比赛的对比分析从九冬会开始到十二冬会是男子团体、女子团体比赛,团体比赛每队限报3人,自选动作比赛,3人成绩相加为该队团体成绩,这项比赛代表了各队的整体实力,极大地鼓舞了各队的参赛积极性,增进了本队运动员之间的团结互助,也成为该项目竞争最为激烈、结果最难预料的一项比赛。

    十三冬会改成混合团体比赛每队3人,同性别运动员不得超过2人,各参赛单位只可报1个队伍参赛。决赛阶段比赛分为预赛轮和决赛轮。预赛轮比赛结束后按成绩从高到低保留前6名的参赛队进入决赛轮。决赛轮按比赛成绩从高到低排出前6名。每轮比赛中运动员完成1跳动作,预赛轮和决赛轮中运动员须选择不同动作参赛。

    混合团体比赛更有利于队伍的稳定协调发展。以往团体比赛,经常出现运动员因受伤无法参加比赛的情况,影响团体成绩。现改成混合团体,最好是2男1女,如果女运动员成绩好,也可以2女1男,这样一来能够鼓励运动员发展难度,使其在各自的队内形成合理竞争;二来还解决了一些运动队团体赛凑不上人数的尴尬局面,提高了每个参赛队伍与比赛的融合度,使尽可能多的队伍在比赛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十三冬会混合团体冠军被乌鲁木齐队夺得,亚军季军分别是长春队和黑河队。

    2.2.4难度加分的对比分析从十一冬会空中技巧比赛开始,在比赛中对部分难度动作,除按国际竞赛规则评分外,还将给予额外的奖励加分,加分办法、级别、标准见表2、表3。

    十三冬会,在此基础之上,又增加了一个级别,女子增加两个动作,男子增加一个动作,加分该动作满分的8%(见表4、表5)。增加难度加分的目的实际上很明显,就是为了鼓励运动员发展难度动作,同时也是为了督促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和训练周期里,一定要把运动员的难度储备放在重要位置上去考虑。纵观世界一流水平的运动员,其难度和稳定性均比较平衡,而我国运动员在动作难度上就处于比较尴尬的地步,在国际大赛中往往豁出去挑战难度了,却保证不了质量,导致比赛成绩无法突破。为此,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应积极帮助运动员训练新的难度动作,这里的训练新的难度动作不单单是指在日常的训练情境中多加练习,更是包括在比赛情境中的训练,比赛中涵盖的各种变化因素往往会给运动员的心理带来影响,相关研究也指出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男运动员在应对来自降雪、场地、气温、风速、风向等敏感的环境因素时会诱发其产生“非运动性心理疲劳”状态,而这种不良心态也会给难度动作的完成带来不稳定的干扰,影响比赛成绩。所以,我国运动员必须在训练和比赛的双重情境下均实行动作质量和动作难度两手抓的策略,才有希望在国际大赛中更具有竞争力,更有效的推进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整体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2.3十三冬会自选动作前三名与十二冬会前三名动作难度、得分的对比分析

    十三冬会会男子个人、女子个人前三名动作难度、动作得分与十二冬会前三名动作难度、动作得分比较,十三冬会都低于十二冬会(见表6-9)。从一方面来说,这与竞赛规则有关,虽然十三冬会修改了竞赛规则,努力与国际雪联比赛接轨,但是还没有完全执行,国际大赛是两轮淘汰制,即12进8,8进4,前4名决赛,需要3个不同的动作;而十三冬会是一轮淘汰,即12进6,前6名决赛,需要两个不同的动作,因此在动作难度的选择上大家都比较保守、谨慎。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反映出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整体水平处于了一个平台期。从十二冬会到十三冬会,4年的时间内男、女运动员在动作难度系数上的掌控与把握没有明显的提升,且完成相同难度系数动作的稳定性和质量也没有明显的改善,从表6、7、8、9对比来看,男、女前三名运动员在未提高难度系数或降低动作难度系数的前提下,其得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反映出教练员、运动员在求稳的心境下是很难创造优异成绩的。冬运会是国内顶尖赛事,对运动员的动作技术和心理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待日后我国冬运会比赛规则完全与国际雪联规则一致时,就需要每次比赛跳3个不同动作,那就更加挑战运动员比赛时动作难度的稳定性了。依据国际比赛的发展趋势,运动员的动作质量都是在达到一定高度后通过动作难度系数的提高来一较高下。而难度系数不断提高,势必会对运动员身体和心理极限构成挑战,然而这就是空中技巧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尽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是奥运会中的高危项目,但优秀的空中技巧运动员必须不断挖掘自身动作难度,且始终勇于在比赛情境中不断的尝试和检验新的难度动作,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比赛情境中动作完成的质量,才能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最终巩固我国在该项目冬奥会竞争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如果为了追求眼前的名次而丧失了在大赛中探寻新难度,勇攀新高峰的竞技体育意识,久而久之若形成了一种比赛风气,那么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将很难持续向前阔步发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十三冬会的成功举办,空中技巧比赛在场地、赛会规模和大赛组织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档次,比赛形势更趋国际化。

    (2)全国冬季运动会空中技巧参赛队伍趋于稳定,参赛人数男运动员逐年递升,而女运动员略有下降。

    (3)全国冬季运动会相关规则和竞赛规程的变化,都是围绕我国空中技巧项目朝着积极可持續发展而修订的,但空中技巧自选动作的比赛还未完全与世界杯、冬奥会接轨,决赛轮应增加到3个难度动作的比拼。

    3.2建议

    (1)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即将在我国举办,而目前我国空中技巧运动员处于新老交替时期,应抓紧着手于运动员后备力量的培养,以老带新,形成梯次,迅速补充新老交替期出现的人才匮乏。

    (2)还应加强对男、女选手自选动作难度的开发和储备,实现动作难度和动作质量的协调、同步、稳定发展。运动员应根据赛事大小有计划的指定动作难度或完成质量的突破性目标,包括冬奥会前的一系列备战策略的实施;应重视动作难度与质量的稳步提升,与国际发展趋势相接轨,使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更符合国际标准,最终能够在第24届冬奥会上再登新高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