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地理国情普查与地名普查的相关性分析
范文

    段婷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地理方面的工作也不能有所疏漏,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一个良好的成绩。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地理国情普查与地名普查,两者都是地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的影响也比较突出。因此,有必要针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日后的地理工作进展,提供较多的参考与指导。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地名;相关性

    地理国情普查作为国家最基础的工作内容,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来开展,要把握好工作本身的特点,从而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以一个良好的姿态来完成,减少过往所遭遇的一些难题。对于地名普查而言,则必须从文化、地域、规划的角度来分析,在各个方面的资料掌握上,都要达到健全性的特点,否则很容易在今后的工作中产生严重的缺失现象。

    一.地理国情普查的内涵概述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1】。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在长久的发展上得到预期效果,必须将地理国情普查更好的去落实,要在多个层面上巩固好自身的地理国情,减少外部因素的侵袭,为内部人民的安定团结,提供更多的帮助。

    二、地名普查的基本定义

    地名普查即查清地名基本情况,掌握地名基础数据,提高地名标准化水平,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地名信息【2】。在地理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地名普查工作正广泛开展,同时需要搜集到大量的数据与信息,才能为地理项目的进展,提供足够的支持。

    三、地理国情普查与地名普查的相关性分析

    (一)地理国情普查与地名普查的相同点

    对于国家地理事业的发展而言,地理国情普查以及地名普查,两者的工作是存在密切关系的,只有让两项工作协调开展,才能达到互相帮助的目的,反之则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对国家地理的长久发展,会构成很大的威胁。从相同点来分析,它们都是对我国境内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调查,都涉及空间位置、几何形状等,均具有空间性。地理国情普查的许多地理要素都要求地名,地名普查的所有要素都需要空间位置和几何形状并转绘在地形图上。两者的普查都以地形图为基础或背景,普查成果都表示在地图上,都要建立空间数据库。

    (二)地理国情普查与地名普查的不同点

    从不同点来分析,地名普查的底图一般采用最新的1:10000地形图,而地理国情普查采用的工作底图为1:50000地形图。我国两次地名普查的间隔为35年,随着以后地名命名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后这种大规模的地名普查估计时间间隔也不会有较大改变【3】;而地理国情普查的趋势是常态化—动态监测,时间会相对密集。

    (三)普查工作特征的相关性

    地理国情普查需要严格依照硬性的规范要求。相对而言,地理国情普查在开展的过程中,其必须通过一些技术性的手段来完成,主观上考虑的东西并不多,而是要将客观上的影响及各项制约因素作为决定性的内容来对待。因此,地理国情普查在实施以后,更加偏向于一些硬性的规范和要求,对工作指标的标准是需要严格遵从的。

    地名普查主要是将地名所覆盖的范围和空间内容予以确定,尤其是相邻的两个地方之间,地名所涉及到的空间定位必须准确,否则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此外地名普查还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这也是它与地理国情普查较为明显的差异,因为很多地名都没有长久的保持,是会阶段性的发生转变,由此来对朝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种隐性的记录。例如,在古代的地名变化当中,有些地名就是因为要避讳皇帝的姓氏、名字,而做出了相应的改变。相对而言,地名在命名的过程中,其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有些地名是以人的名字为命名的,表现为歌功颂德或者是为了记录某些著名的历史事件;有些地名则是以发生的历史事件来命名的,这样就可以对历史和文化的变迁,做出一个更好的记录。所以,地名的发展年头是比较长的,给地理事业带来的各项帮助也比较突出。

    从上述两者的特征来看,地理国情普查与地名普查工作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来看,地名普查的手段更为灵活、多样,能够通过各类史料、地方志、历史文脉进行辅助。而地理国情普查的开展时间较短,也就没有这些灵活的辅助手段,但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以及航空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已经借助如资源三号卫星的卫星遥感(见图1)以及软件系统等现代科技,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同时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具有較为严格的硬性规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地名的命名与地理情况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此类地名的普查结果,也可以为地理国情普查提供些许参考帮助。

    (四)目的、范围、内容的相关性

    地名普查在普查的目的方面,首先地名掌握着很多的重要数据,通过在地名方面开展普查以后,能够更好的提供信息化的帮助,对地理定位和界限的划分而言,都具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地名普查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其包括了全国以内的所有国土,应该针对地名的相关信息、相关历史发展、相关发展方向等,都做出相应的普查,尽量的在范围上做出扩大,从而得到更多的信息。第三,在内容方面,地名普查的项目是比较多的。例如,针对地名的变迁普查,能够了解到该地方的历史发展;针对地名的保持时间普查,可以观察该地方的社会发展;还可以针对地名的命名普查,能够了解到相关的地质情况;针对地名的背景普查,则可以对下一步的城市规划提供较多的帮助。

    地理国情普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到国家的地理变迁、地理发展情况,实施相应的干预对策,减少地质变化对国家构成的不良影响。其次,地理国情普查的开展范围与地名普查相同,同样包括全国各个地区,这就需要各个地方工作的协力配合,通过各地方政府提供足够的支持与帮助,从整体上加强对国家地理的把控,从而充分明确国家地理情况信息。并通过地理国情普查,有效了解到相关的地质情况;针对普查结果,则可以对下一步的城市规划提供较多的帮助。综上,在开展范围与内容方面,地理国情普查与地名普查存在一定交集,两者可同时开展,相辅相成,也可相互借鉴,互为补充。

    结束语:本文对地理国情普查与地名普查的相关性展开讨论,从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前者表现为客观上的技术工作,后者展现为文化上的主观工作,两者在共同融合以后,构成了国家地理事业的完善体系,在各个地方的调查、研究、规划、分析当中,两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日后,应针对地理国情普查以及地名普查,积极的运用多元化手段来完成工作任务,推动国家地理事业向前进展。

    参考文献

    [1]张双福.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成果应用于1:50000地形数据库动态更新成果外业抽检的探讨分析[J]. 经纬天地,2016,(03):70-78.

    [2]秦乐,罗露,杨洋.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以湖北省英山县农业分布为例[J]. 科技资讯,2015,(16):107-108.

    [3]于笑雨,王崇倡,董春,张玉.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的东营区交通条件评价与分析[J]. 遥感信息,2014,(04):107-1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1: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