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差异教学理念下小学“体育超市”课堂教字新实践 |
范文 | 李多
关键词:差异教学;实施策略;自主选择;目标达成 “超市”这个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开放式呈现、自主式选择和个性化需求是它最常见的主要特征。“体育超市”则是对开放式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创新,也是关注学生个性成长、差异发展、特殊需求的教学手段。近些年,也有不少关于“体育超市”的探索,但多数尝试的方法和研究的内容都是以自选体育器械、自选运动场地等为基础,偏重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忽略了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或轻视了学生运动技能的学练与掌握。差异教学理念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学习需求,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将差异教学理念融人“体育超市”的课堂实践,把自选体育器械、自选运动场地的方式加以改革和完善,创设成为学生对学练方法的自主选择,从而实现由运动参与到技能掌握的转变,进一步落实课堂目标达成,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 本文以小学三年级立定跳远教学内容为例,谈谈在差异教学理念指导下,对立定跳远“体育超市”课堂教学的新实践。 一、预学查异——探知学情.找准目标 华国栋教授在《差异教学论》一书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应实施照顾差异的课堂教学。由此可见,摸清学情、找准目标、因材施教,对课堂教学目标达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如盲目进行“一刀切”的统学统练,只会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不仅埋没了学生的发展潜力,更无视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这节课中,本文把“预学查异”认定为“体育超市”对人群需求的调研和分析,它就是一个诊断的过程、了解的过程。为此,在实施基于差异教学理念下的立定跳远“体育超市”课堂教学之前,我们将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预学查异”,采用前测分析法,在课前发放“前测卡”,进行学情调查,得出学生在学前存在的差异情况,做好学情分析,明确学习目标,设计学练环节。 前测分析法:通过设计一定量的前测题,对学生进行调查,从而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对前测数据进行分析,摸清学生的差异所在,从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前测内容与数据分析如下: 【前测题1】正确率较高,有三名学生出错,均选择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初步推断该三名学生在感觉统合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在做出起跳动作的瞬间下意识地用单脚起跳。为此,强化“双起双落”的理解与执行将作为这节课的重点教学目标之一。 【前测题2】只有一名学生出错,从而表明此动作绝大多数学生掌握得较好,只要加强准备动作与起跳动作的衔接练习即可。 【前测题3】错误率最高,初步分析该错误动作的形成主要原因要归集于分解动作练习太过频繁,导致学生在此动作停顿时间较长,出现了习惯性动作变形的现象,这也是影响远度的关键错误。为此,提升学生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将作为这节课的重点教学目标之一。 【前测题4】其实这个动作并非学生不知道,只是在練习中有时做不到。这是因为双脚落地后前伸过度导致的重心后倒。为此,辅助学生屈腿蹬地眼看前方,从而纠正错误动作、固化正确动作将作为这节课的重点教学目标之一。 基于以上前测数据分析,我们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掌握“双起双落”的动作,并能熟练运用; 2.让学生在做预备动作2时屈膝半蹲,抬头眼看前方,重心前倾,并将动作完整、连贯地完成。 3.让学生掌握落地后屈膝缓冲、双手前撑的自护动作。 二、初学适异——查漏补缺,夯实基础 “初学适异”是在了解了学生预学情况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对新知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选择性的学习内容和多样化的学习方法等策略适应不同学生的差异,从而加快学生自我适应新知识的步伐,缩短课堂上接受新知识的时间。 在这节课中,本文把“初学适异”认定为“体育超市”对人群进行“产品”的推介和试用。立定跳远作为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必学内容,具有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循序渐进的延展性。而对于这节立定跳远课来说,初学是教师在有效分析学生“前测卡”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的基本练习,再引入根据教学目标所设置的学练方法进行尝试练习。这既是对基础内容的强化,也是对新授内容的延伸。通过这样的学习初步达到夯实基础、尝试新知、适应差异的目的。为此,“初学适异”环节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一)理论纠偏。强化认知 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向学生呈现立定跳远中的正误动作,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交流,从理论层面纠正学生对立定跳远动作上的错误认知。 a.双起双落:b.起跳屈腿蹬地。c.落地双手前撑 高人矮人两三次,双腿半屈齐发力,蹬地迅速人跃起,屈膝缓冲撑前地。 此环节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立定跳远运动技能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避免错误认知产生的学练误差,有效、及时地防止学生以错误理论进行错误练习。同时,通过大面积及时反馈,摸清班级中“后进生”的实际情况,以便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关注和指导。 (二)信号练习,自主体验 教师以哨音为信号,组织学生自主练习立定跳远的动作三至四次,并在整个过程中强调正确动作,提醒学生带着理论要点进行练习,不要盲目练习。 此环节目的在于检查学生能不能用自身正确的理论认知为指引,将理论与动作相结合进行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实践、尝试学练,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同时,通过先前“前测卡”的分析情况和现场大面积及时反馈的效果,对班级学生的个体情况作初步预判,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好准备。 (三)尝试学练,适应差异 教师根据“前测卡”的结果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多种学练内容,讲解每一项学练内容的方式方法,并组织学生依次进行初步体验。 a.双起双落 双脚夹轻软物跳跃练习:将长约同学生肩宽的轻软物作为学练辅助器材,如泡沫块、块状海绵等夹于双脚中间。要求学生在起跳至落地的过程中,物体不脱落,视为挑战成功。 b.起跳屈腿蹬地 看目标物起跳练习:在起跳线对面4米左右的位置,立一个高1米左右的标志物,如小旗杆、小竹竿等。要求学生在做预备动作2时,要保持抬头眼看前方旗杆顶部的标志物。以抬头看物的方式“迫使”学生在做预备动作2时,用屈膝的方式调整看物的视觉角度,从而挑战成功。 c.落地双手前撑 落地捡笔画练习:在距起跳线1.4米及以上的落地区域,摆放少数粉笔,并在前方地面摆放小黑板一块。要求学生在落地后双腿屈膝蹲到底,双手前撑地面,捡起前方区域的粉笔,按照教师提供的范画,在黑板上完成绘画接龙。以屈膝深蹲捡拾前方物体的方法,帮助学生培養双手前撑的习惯,从而挑战成功。 此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尝试参与多种学练方式,逐一体悟各项学练中的技术动作。一方面是让学生初步熟悉学练方法,另一方面是通过先前“前测卡”的分析情况和现场大面积及时反馈的效果,进一步收集、了解学生存在的差异信息,找准问题根结,并将学生差异分组,对于自身弱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与指导。 三.研学导异——变式学练,强化掌握 “研学导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研讨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掌握、理解和应用新知,在此过程中针对学生个性、能力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指导他们学练,以达到差异发展、差异提升的目的。具备、理解正确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有针对性的、适合差异需求的学练方法来纠正、完善、优化适合自身的技术动作。 在这个环节中,本文把“研学导异”认定在导购员的服务下,人群根据自身差异化的需求,对“体育超市”中“产品”的自主选择、研究和反馈。在此,体育教师扮演的是“导购员”的角色,通过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技术动作的需要,自主选择有针对性的学练方式,从而加以练习,提高技能的熟练度,形成属于自己的习惯性技术动作,同时让自身的运动能力、运动水平上在不同程度上得以提升,收获成功的喜悦。 在“预学查异”环节,根据前测分析以及“初学适异”环节的学习内容,利用大面积反馈,我们基本确定了影响学生个体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因素,并将学生自主选择双脚夹轻软物跳跃练习、看目标物起跳练习和落地捡笔画练习作为本节课的“研学”内容。这里我们结合学生差异,充分发挥“体育超市”开放式呈现、自主式选择和个性化需求的特殊作用,活用差异这一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自我完善和提高。 (一)指导自主选择 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教师根据“前测卡”的结果分析和前一阶段学生现场练习情况,结合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首先将学生分为三个组进行练习。同时,向学生讲解分组的缘由,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学练情况在三项练习中选择适合自己、能解决自身动作问题的项目进行练习。 (二)开展自主学练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生练习开始后,教师一定要扮演好“导购员”的角色,对整体练习情况予以巡视指导。同时对学生学练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个体评价,再通过语言调动,激发学生自我反思、自主探究、自由选择学练项目组持续练习,对正确动作加以固化。 (三)自评学练效果 有反思才能有提高。学生在教师预先设置的项目组进行学练,不仅要对自身动作予以完善和优化,还要及时评价自己每一次动作的优劣,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自主选择、调整学练项目组进行第二项或第三项的练习。同样,每次练习后都要积极对照动作标准对自己的动作进行反思和自评,从而提升自身对动作技能的掌握度。 (四)实操学练技能 教师在场地专设能够测量立定跳远远度的区域,并指导学生在教学目标达成后,可自主选择参加实操学练。考查自身的学练效果,看自己的立定跳远成绩是否能够因动作的改良而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如在实操过程中发现了问题,还可再回到学练项目组及时进行纠错练习。 好动作是高成绩的基础。这一环节主要体现了“体育超市”的特点,给学生呈现多种学练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指导学生结合理论要领去完成技术动作,围绕自身出现的典型问题去反复学练。在学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动作的需要,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练方式,再根据学练情况调整变换学练方式,从而进一步促进自身动作的完善与优化,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逐步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 四、拓学展异——关注需求,分层提高 华国栋教授在《差异教学论》中指出:差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促进自我教育。拓学展异,就是为了满足每个学生的差异需求,助力学生的差异发展。 在这个环节,本文把“拓学展异”认定为“体育超市”根据人群反馈情况进行改良、优化和拓展,以更适合于人群的差异化需求。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练兴趣,同时有效提高整节课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在此,游戏拓展和素质拓展必不可少。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拓展游戏,切实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关注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差异,设置差异化的游戏场地和游戏规则,激发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勇于拼搏、敢于争先的体育精神;通过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素质拓展,在提高全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照顾差异、照顾个性化需求、得到差异化发展。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一)差异小游戏——“闯关我能行” 游戏前,根据学生前期立定跳远的练习情况,将学生初步分为4组或更多组,并设计相应数量的闯关区域。各组闯关区域的内容均为3次立定跳远,但各组间每次立定跳远完成的距离是不一样的,目的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他们力所能及的闯关目标。具体如下: ①组设置:第1关距离为1.10米,第2关1.15米,第3关1.20米。 ②组设置:第1关距离为1.20米,第2关1.25米,第3关1.30米。 ③组设置:第1关距离为1.30米,第2关1.35米,第3关1.40米。 ④组设置:第1关距离为1.45米,第2关1.50米,第3关1.55米。 终极设置:第1关距离为1.60米,第2关1.65米,第3关1.75米。 這个环节距离的设置是根据班级学生立定跳远的实际水平而定,可视情况作调整。通过创设“闯关”情境,用情境将学生带入实际运用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学生间的差异这一重要资源,设置挑战性目标,有效帮助学生分层提高、差异发展。运动能力偏弱的 “学困生”可通过自己的努力挑战适合自己的关卡,顺利闯关依然可以得到教师给予的奖励与肯定。而运动能力较强的孩子,则可以在自身原有水平基础上,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将适时启用 “专项达人”和“新起之秀”的个人展示,来鼓励、激发学生对于运动技能学练的热情,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 (二)素质拓展练习——“花式跳短绳一分钟” 游戏后,教师引导学生就地散开,由教师计时,学生进行花式跳短绳的素质拓展。该拓展练习不作跳法上的限制,只对时间和个数有要求。时间为一分钟,个数达标分三层,分别是50个、60个和80个。通过教师引导,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一来是自主选择个数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挑选适合自己的目标。二来是自主选择跳法,如对一分钟单飞很轻松的学生来说,就可以选择一分钟双飞,但双飞又跳不到80个,那就可以选择50个作为目标。再比如一分钟单飞达到个数目标若游刃有余,也可以选择带有趣味性的反跳或是“夹花跳”,既能锻炼协调性,又能确保一定运动量。 从照顾学生差异的角度来看,此处“拓学”环节首先为学生提供了可选择性的学习方式,即让优秀学生有激活思维、张扬能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困生”也有“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希望。 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实际运用,更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此,开设差异化的“闯关”挑战,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运用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在不同层面获得成功的喜悦。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小小的成绩里收获小小的成功,从小小的成功延展到大大的自信,再从这种自信中收获对体育、对学习的拼搏进取精神。 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差异需求,要致力于学生的个性成长,要服务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在差异教学理念指引下,小学“体育超市”课堂教学的实践就是需要我们正确地看待差异、尊重差异、研究差异,把差异转化为资源和动力,才能学有所得、研有所获。在“体育超市”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把“体育超市”开放式呈现、自主式选择和个性化需求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活用差异教学策略,在准确测查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差异化、多样化、趣味性、可自选的学练手段和目标,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需施教,让这种差异成为促进学生乐学、乐思、进取、进步的重要财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