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影响运动技能教学的心理因子
范文

    白晓岗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6-105-01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以运动技能获得过程为主要依据,对运动技能掌握过程中的心理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纳,阐述了各心理因子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和培养机制,为技能教学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技能学习和掌握的效率。

    关键词 运动技能 心理因子 培养机制

    一、前言

    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中的核心内容,《课程标准》将其定义为:“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现在有关运动技能形成的研究更多倾向于学生生理和外部环境,对整个技能形成过程中心理现象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心理学角度系统分析了影响技能习得的心理因素及培养机制,旨在指引教师和学生重视技能教学过程中的心理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二、认知定向阶段的心理分析与培养

    (一)表象对运动技能的影响

    心理学将表象定义为曾经感知过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反映,表象是长时记忆的重要内容,它不仅会记载骨骼和肌肉运动的信息,还将记录动作本身和练习场景等形象化的内外表象信息。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时,往往是从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开始的,通过观察,大脑建立动作的视觉表像,然后在实际练习中,根据已形成视觉表象激励和调整自己的动作行为,引起相应的动作表象。研究发现正确的表象训练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巩固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加深动作记忆。

    (二)动机与运动技能

    1.动机与运动技能获得的关系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的产生取决于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内驱力;二是诱因。按照“耶斯基-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过强和过弱,都会使学习效率降低,动机过强,引发个体高度紧张和焦虑。动机过弱,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投入的精力有限,不利于技能的充分掌握。

    2.技能动机的培养途径

    (1)利用动机的直接发生途径

    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中,尽量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技能的习得产生浓厚的兴趣,迫切要求掌握动作。

    (2)利用动机与技能效果间的反馈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项性的关系,即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学习的效果又反过来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置合理的目标并引导学生积极反馈和评价学习效果,合理利用归因理论,将成功归结为学生内在因素,从而增加其自我效能感。

    三、技能初步掌握階段的心理分析与培养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可以是内隐学习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程序和步骤”,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技能的学习主要由前两种策略发挥作用。

    (二)学习策略的培养途径

    1.培养学生独特的学习策略

    教师应善于用启发和诱导,在教学过程多设计一些“为什么要这样”“怎样才能这样”的启发性情景提问,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与练习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理清学习过程的思路,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加工能力,形成自己特有的学习策略。

    2注重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要学会运用学习策略,懂得为什么,何时、何处运用策略,知道自己策略的不足,及时进行自我反馈,善于计划、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以达到特定的目标。

    四、技能巩固、提高阶段的心理分析与培养

    (一)运动记忆的概念

    运动记忆是一种综合性记忆,包括教师对动作概念和要点的讲解形成的语词一逻辑记忆,教师的示范形成的形象记忆,学生通过练习形成动作记忆,在体育学习和练习过程中还常常伴有情绪体验的记忆。

    1.运动记忆的遗忘规律

    运动记忆和语言记忆相同,都包含着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1984年我国学者许尚侠教授以自编的动作组合为内容,研究了动作记忆的遗忘规律,得出了动作记忆的遗忘率,以学习后第一天为最高(30.7%),第二天有记忆恢复现象,遗忘率仅达7%,第三天再逐渐遗忘,但遗忘率均小于第一天。

    (二)如何合理运用运动记忆

    1.有效安排巩固时间

    对于新习得技能要根据运动记忆规律及时进行复习,一般在记忆恢复阶段练习较好,而且巩固的时间最好不要太集中,因为过度的训练会使大脑皮质产生保护性抑制,导致运动疲劳。

    2.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新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动作技能尽可能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这样可以促进技能的正迁移,在新授课和练习课之间,前后两次课应在学习动作后2-3天左右有组织地进行技能的复习,因为运动记忆的第二高峰期进行复习强化,更有利于提高运动记忆的效果。

    五、总结

    运动技能的掌握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在技能习得的过程中除了学生的生理和外部环境外,心理活动也贯穿整个技能的形成。根据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可将心理现象依次分为运动表象,动机,学习策略和运动记忆。表象是基础,动机是出发点,学习策略是关键,运动记忆是保障。合理利用其培养途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