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构建策略 |
范文 | 徐娜 【摘要】翻转课堂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大幅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纵深性.而微课是翻转课堂实现的重要基础,为更好地构建小学数学反转课堂,本文探讨了翻转课堂的特点及微课对其的支持作用,梳理了微课在翻转课堂构建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翻转课堂;构建 一、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定位与特点 翻转课堂的本质是课堂教育主体的翻转,即让学生成为学习内容发现、探索和掌握的主体,剔除教师课堂讲授内容,由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课堂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认知与灵活实践能力发展等方面,由此实现学习时间、空间、主体的翻转. 就小学数学学习来看,传统课堂教学内容较多,固定知识内容的阐述性教学占用时间偏多,讲解性教学内容时间有限,学生学习效果和深度有所不足,翻转课堂能够大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够利用课外学习的时间充裕性优势开展更具个性化的教学指导,从而保证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微课对数学翻转课堂的具体支持方式 (一)提供教学方式翻转的条件 翻转课堂首先要实现学习时间和空间的翻转,简单来说就是由学生在课堂完成自主学习,但数学学习强调逻辑思考,部分知识难以通过简单背诵形成有效记忆.因此,数学翻转课堂不能简单地将内容学习转移至课前,还应辅以基本的内容讲析支持,而微课则能够提供书本学习外的讲解,帮助学生提升自学效果,进而为翻转课堂的实现提供有效的基础条件. (二)对学生主体性学习过程的多元支持 翻转课堂下的数学课堂教学集中针对重点问题进行讲解,学生课前主体性学习成效影响课堂教学的起点和教学任务量,因此,最大化地提升课前自主学习效果是翻转课堂必须关注的问题.但数学学习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受学生多元智能差异等因素影响,单一的自主学习辅助教学(例如,国内微课流行前出现的导学案自学模式)不够灵活,难以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特点,而微课内容简洁、形式灵活,更有利于进行个性化的导学内容设计,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主体性学习效果. (三)对翻转式课堂新型交互方式的有效支持 翻转课堂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有显著变化,从传统的教师主体讲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讨论、分享和深度实践,教学模式的混合性特征明显,课堂交互和课内外交互联动需求有所提升,而微教材本身具备了课堂信息化交互、远程交互等功能,因此,也能够更好地支持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构建方法 (一)通过微课丰富学习资料 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任务集中在重难点知识讲解方面,这一类教学活动在新型课堂教学中的时间占比相对较高,为教师提供了更充足的教学条件.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践优势,利用微课视频拓展重难点知识的解析视角、解析思路,以网络上丰富的微课资源弥补教师知识讲解方式的不足,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微课也可以作为课堂探究等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目前,微课设计不仅包含讲解型视频,还存在大量探究活动引导、实践性活动引导视频,这类微课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丰富的教学互动框架、素材,辅助提升课堂教学综合质量. (二)运用微课开展课前与课后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将基础性数学知识了解、尝试性理解放在了课前,如果单纯借助教材、导学案及其他辅助性书本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因此,可以利用微课进行额外学习资料整合,教师基于教学经验、网络收集的优质视频内容制作微课视频,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数学知识解析、实践演示更有效地记忆、理解基础知识,也可以利用微课设计开放性课后学习内容,例如,通过微课演示数学公式、数学思想的多样化应用方式,参考此类微课形式,设计灵活性拓展应用练习,在提升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满足应试需求的同时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三)运用微课拆分和重组探究学习与知识内化过程 翻转课堂下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对知识的深度解析有较强线性关联,一般课前自主学习解决基本知识理解问题,课堂教学重点解决难点问题和应用问题,如果将两者进行分离则可能降低学生对知识结构、基础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关联认知.对此,在翻转课堂下的微课设计也应注意前后关联.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多边形面积”第1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積”计算教学中,课前微课设计以面积公式讲解为主,同时要抛出一个引导性问题:“回顾一下长方形面积计算公示,对比其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示的区别”,由此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其自主探究平面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课堂中重点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以微课视频演示平行四边形面积通过裁剪转换为三角形和长方形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计算公式换算并简化后的结果,关联课前学习问题,由此加深学生印象;在课后可以设计不规则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设计多个图形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最少次数裁剪,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以往所学的三角形、矩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记忆,在探索中实现公式记忆的巩固,并使学生明确区分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规律性与组合性差异,消除学生记忆错误. 四、结?语 综合而言,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构建过程中,微课的工具性最为重要,要充分围绕翻转课堂教学任务分布,选择最合适的微课内容,并保障微课内容的前后关联性,在辅助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更好地推进学生知识的渐进性记忆和内化. 【参考文献】 [1]朱桂萍,于歆杰.基于翻转课堂的主动学习促进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18(5):31-35. [2]周贤波,雷霞,任国灿.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项目课程中的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1):99-1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