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岳阳楼记》“此乐何极”之“何极”注释商榷
范文

    丁勤中

    《岳阳楼记》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材为“此乐何极”之“何极”作的注释是:哪有穷尽。本人认为,如此注释“何极”不妥,理由有四。

    首先,不符合作者表现创作意图的需要。读过的人都知道,范仲淹作《岳阳楼记》的目的是以“迁客骚人”因“淫雨霏霏”……而悲,又因“春和景明”……而乐的“览物之情”来衬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怀,进而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为了表现这样的创作意图,作者写迁客骚人主要是强调他们的悲与乐太受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根本就不在于表现他们的悲无涯和乐无尽。

    其次,造成行文上的自相矛盾。在“此乐何极”之前一段,作品已经写到了迁客骚人在“淫雨霏霏”……时“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到这里又说“此乐”没有穷尽,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第三,不符合具体的语境。“此乐”的出现是有特定条件的,“至若春和景明”……“而或长烟一空”……都告诉我们“此乐”的出现是有特定时段的,怎么能说没有穷尽呢?

    第四,不符合客观事实。从客观上讲,“迁客骚人”在岳阳楼上看到的也不可能完全是产生快乐的“春和景明”,正如文章在第二自然段里描绘“巴陵胜状”时所说的那样,“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既然是气象万千,既然万千气象又直接影响到“迁客骚人”的悲与乐,怎么能说迁客骚人的此乐没有穷尽呢?

    基于上述原因,根据文本的实际,笔者认为“此乐何极”之“何”应取副词的义项,译为“多么”,“极”应取“极点”这一义项,讲作“尽兴”,“此乐何极”整句译作:这种快乐多么尽兴!

    以上看法,不知妥否,恳请大家不吝赐教。

    (作者单位:承德县三十家子初中)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