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将“事理领会”进行到底
范文

    摘 要:如何才能高效地进行诗歌技巧鉴赏,关键在于对技巧的认识。技巧一定是一种不同于常规的独创,而对这种独创的认知是需要通过比较才能实现的。而这一比较的参照物,就应该是生活的本来,即事理。所以,先有事理领会,才能艺术顿悟。

    关键词:事理领会;比较;艺术顿悟

    《语文教学之友》在2007年第3期上刊登了本人拙作《如何读懂诗句》,其中谈到“借助古汉语知识疏通——语序颠倒”时,这样写道:“由于诗歌的特定要求,诗人在创作时,也会有意将诗句的顺序颠倒,这时就要借助‘事理来调整诗句的语序。”并用诗句“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来佐证,认为其合理的语序应是“泉(遇)危石(而)声咽,日(透)青松(而)色冷”。

    对此,我是这样认为的:我文章的题目是《如何读懂诗句》,其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意思,至于作者创作时所要表现的艺术之妙则不加以关注。后来,在《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8期上,江苏华罗庚中学王俊杰老师在《多读、多感、多悟——关于诗歌教学的思考》一文中认为我这样的调整“将诗句中的诗意消解殆尽”,“读之如同白开水一般毫无滋味”。我觉得王老师的批评有些道理,并且也认为通过调整语序来加强理解有些不妥,因为它的确破坏了原诗意境。当然我更认为我和王俊杰老师的侧重点不同——王老师侧重于从内容到手法等全面理解,而我侧重于帮助学生从事理的角度来读懂诗句。

    虽然我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我在此后教学中还是汲取了王老师的建议,力争按照诗歌的本来顺序加以解读。近些年来,我一直告诫自己,依据诗句的本来顺序加以理解鉴赏,并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可是,这种没有了以事理方面理解作为基础的所谓“高大上”的鉴赏,有时老师是可能感觉不出来的,即使感觉到了,也总觉得“理解不到位,讲解不彻底”,以致学生也体会不到诗歌本来面目下的艺术之妙,有时甚至对老师所讲的艺术之妙感到高不可攀,以致于一脸的莫名其妙。无奈,我又将原本存在于诗人脑海中的“阳春百雪”的艺术技巧,降低到“下里巴人”的水准,用通俗易懂的“事理”来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诗歌本来面目的妙处。出乎意料的是,如此一比较,学生对艺术技巧之妙竟然顿悟了。这种先“事理领会”后“艺术顿悟”的做法,使得学生对诗歌鉴赏这个“老大难”问题不再畏惧了。

    下面我就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不当之处,还望同仁批评指正。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这首诗通俗易懂——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走马便是十里,一扬鞭便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这是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他传来了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的军队已经包围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镇酒泉。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军中的烽火联系已经中断了。(摘自“古诗文网”)

    针对该诗,如果让学生依据诗句的叙述顺序来鉴赏其艺术手法,恐怕学生很难找到答案。

    如果换一个角度,我们按照事理——事件发生的先后——重新领会一下诗句的含意,那就成了这样:匈奴围攻酒泉,而报信的烽火台因为飞雪弥漫而被遮蔽,升腾的烟雾与弥漫的飞雪混为一体,难以使远方之人看到;于是都护便派人飞马传书,以解酒泉之围;传信的使者扬鞭策马,骏马奔驰如飞,五里、十里的路程转眼就过去了。

    然后,再质问自己:作者为什么不按照“事理”依据事件先后顺序来创作呢?

    先看全诗,通过事理顺序、原诗顺序的比较,你会一下子明白:这是倒叙(创设悬念)的手法。全诗先用战马飞驰来渲染紧张战事,然后解释这种紧张的原因——“匈奴围酒泉”,且“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这种先紧张、后释然的创作,抓住了人们的认知心理,使读者得到了一种美的感受。

    再看其中个别诗句——“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按照事理理解,其顺序应该是“一走马十里,一走马五里”,这时,老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诗人要采用“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的顺序呢?通过比较发现,作者将“十里”“五里”的数量词放在前面意在用夸张的语言渲染奔马的速度之快,进而渲染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而对此技巧及效果的理解,是要依靠学生的“事理理解”这一参照物的。

    “事理领会”虽然将诗歌“阳春白雪”的艺术之妙变得“下里巴人”,但这“下里巴人”是暂时的。如果没有了“事理领会”作为比较的参照物,学生就很难直接体会“阳春白雪”的艺术之妙。

    其实,在诗歌创作时,作者也是在“事理”与“艺术”之间进行过一番比较才得以确定采用哪一种表述方式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就是例证。杜甫将故乡的月与流离之地的月进行比较,从事理上讲,普天之下共赏一轮明月,本无差别,但作者偏要说“月是故乡明”,从而突出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寻找一个借以形成比较的东西作为参照物,然后在比较中体会某物特点,不仅在诗歌鉴赏时必不可少,其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蓝天有多高,问一问天上的云;河水有多长,看一看河边的沙”,“蓝天有多蓝,问一问无边的海;河水有多清,看一看眼中的泪”。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特点。在诗歌鉴赏中,不妨以事理理解作为比较的一方,它会浮现起艺术技巧的另一方,从而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出艺术之妙。

    如此,那就让我们将“下里巴人”般的“事理领会”进行到底吧!

    作者简介:李书慧(1963— ),男,上海市金山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及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