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以《社戏》为例谈记叙文写作
范文

    摘要:初中记叙文的写作向来是中学作文写作指导的重点,而且中考作文命题记叙文也是选择的重点。但学生在考场作文时甚感困惑,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记叙文。其实初中教材中就有许多能够指导记叙文写作的范文。

    关键词:记叙文;生活体悟;写作技法

    大家都知道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是对于怎样从生活中寻觅素材,乃至怎样用好这些素材,却是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社戏》一文的鉴赏,进而明晰记叙文选材、用材的智慧。

    先谈《社戏》的选材。这篇文章围绕看戏,主要写了三次经历。前两次,看的是中国戏,第一次让“我”毛骨悚然,近乎逃亡地离开演出地点;第二次让“我”觉得不适合在演出之地生存,赶紧出来呼吸“沁人心脾”的好空气。第三次看戏则有点特殊,看的是社戏,属于家乡戏。从喜好来看,“我”明显倾向于看社戏,不喜欢看北京戏。应该讲,这里面已经存有选材的问题。首先,正如文中所述,“我”虽然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偶尔经过戏园”,也有与戏剧有关的人、事等,但这些都已经被省去。其次,从“我”推崇的社戏来看,这是其亲历的,而且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在这段岁月里,也不排除有过与戏剧有关联的经历。为此,从宏观层面看,“我”对看戏的选择已经有了明显情感倾向性的甄选。

    再谈《社戏》的用材。有了好的写作素材,不代表就能写出好文章。从《社戏》来看,鲁迅在这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首先谈文章整体的材料组织,前两次的看戏经历明显与后面的看社戏形成了对比,作者的思想倾向性一览无余。而且就前两次的描写来看,给“我”造成的影响是一次比一次难受,这已经形成了层进式的铺陈,渲染烘托的效果很明显,为后面看社戏的美好心情形成了力量蓄积。更妙的是,在第二次看戏过程中,作者并没有泛泛而谈,也有在戏园子里和戏园外的心境对照,已经蕴含了“我”乃至作者对自由的追求。即使在看社戏这一环节,作者也巧妙地形成了多层级的渲染,既有看戏前的心境描写,也有看戏过程中的场景描写,更有看戏之后的情节刻画。在看戏的过程中,作者又倾注了心力,将其分成几个环节。这样,经由作者的层层设计,作品中蕴含的写作智慧熠熠生辉,继而其中交织的自然美、人情美、语言美等也不断摇曳着读者的心田。

    因此,我们可以从中总结一些记叙文写作的选材、用材技法。

    一、体悟生活,关注动人心魄的事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时空,都有属于自己的“这一个”。鲁迅在《社戏》中重点呈现的就是浙东地区的民俗风情,这样的生活是其独有的,也是给读者带来新鲜感觉的。但在众多“这一个”中,作者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而精准的选择,因为仅有新鲜感还不够,好文章必须在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这个方面做足功课。为此,“动人心魄”是一个适宜的标准。在这方面可以有众多维度,例如具有悲剧效应的事件,具有讽刺意味的事件等等。这就要求中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鲜活的生活素材中“咀嚼”出别样口味的元素,继而将其加工成一系列的事件,贮存在自己的记忆仓库里。

    二、强化内省,遴选主旨凸显的素材

    生活对每一个人是平等的,它的呈现没有任何偏私。但为何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写出好文章呢?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的态度,事实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素材进行心灵之光的照射。一个好作者首先应是一名思想者,一定会对自我有一个近乎解剖式的内省,发现自我与他人、与时代的差距,敦促自我强化个人历练,提升修养,进而使自身的思想领先他人乃至引领时代思想潮流。就鲁迅而言,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他有时进行自嘲,也会对社会现象及走狗文人进行冷嘲热讽。他的作品光芒为何经久不衰?最为重要的法宝就是对其自身的反省乃至灵魂的拷问。在充分内省的基础上,写作者往往能从已有的生活素材中遴选出最突出主旨的部分。在此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多次的比较,多次的取舍,乃至多次的加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好这项工作,不可冒进,否则很容易造成素材与思想不协调的现象。

    三、巧用技法,编织精彩纷呈的文章

    中学生写作文一个最大的不足就是技法欠缺,即使有技法也比较生硬。因此,对技法的理解和选择就应该成为一项重要的训练任务。实际学习中,不少学生喜欢找一些优秀作文选或作文辅导资料,因为其中有优秀作文和技法指导。其实,这些都是不太明智的做法。首先,教材中就有鲜活而经典的例子,何况重大考试往往有对这些文章的阅读鉴赏题呢?即如《社戏》,前文已经论述其中蕴含众多技法。其次,对一些技法的概括,大多是各类作者自己的经验总结。所以难免有生硬接受的意味,这也是学生虽然看过不少技法但迟迟用不好的缘由。明智的做法是教师耐心地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经典课文,慢慢领悟其中运用的技法,在自悟的基础上选择性地运用一些技法。更有操作性的做法是教师让学生对自己以往的作文重读,然后重新运用技法进行“装修”。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一定能写出精彩纷呈的好文章。

    作者简介:王增荣(1972—),男 ,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中学(马镇校区)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