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冯“虚”御文,尽“虚”其能 |
范文 | 陶文建+黄小伟 摘要:文言文教学存在“少、慢、差、废”等现象 ,教学方法相对机械,教学活动比较单一。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学进程慢、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要改变现状来提升效率,可以通过“虚词”这一“抓手”,来盘活文言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虚词;抓手;盘活;文言;教学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高投入、低产出,教师教得累,多为逐词逐句串讲,学生学得苦,课堂氛围沉闷。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呢? 2016年3月,浙江省“郭吉成名师网络工作室”第四次教研活动,黄小伟老师执教的《寡人之于国也》反响很好,其成功之处正是以“虚词”为“抓手”来盘活课堂的。 一、 “虚”位以待,能“虚”则“虚” 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郭吉成多次强调,文言文教学有其基本的依据:课程目标(要求教什么),教材特质(规定学什么),学生学情(前置知识、期望什么),落实在每篇课文中,都有对重要虚词的梳理的要求。在“文言知识”上,对文言常见虚词多有专门的侧重要求与训练 。如《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应侧重于“而、乎、其、且”等虚词的积累,《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应侧重于“矣、也、乎、哉”等虚词的用法理解,句子的诵读停顿……文言文教学应该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尊重教材特质,抓住“虚词”这个教学“抓手”,“虚”位以待,能“虚”则“虚”。 《寡人之于国也》是一篇体现孟子高超的论述技巧的政论文章,篇幅精短,大量语气词的运用彰显了孟子“经世济民”的理想及其高超的论辩艺术特点。 我们来看授课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1.研读文本,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通过诵读,体味人物的观点和情感;3.赏析孟子气势酣畅的论辩艺术。 教学重难点:1.通过文言语气词,把握文言阅读的语气,揣度人物的心理;2.把握文章中心和孟子的论辩艺术。 教学方法:点拨法、诵读法。 我们查阅《学科指导意见》后发现,这堂课能成功,是因授课教师能站在把握专题单元特点的基础上,遵循教材编写意图,将以“虚词”作为课堂教学的“抓手”。通过抓语气词,加强诵读,把握诵读语气,体味人物观点和情感,从而达到赏析孟子那气势酣畅的论辩艺术的目的。这是非常恰当且充满教学智慧的。 二、冯“虚”御“文”,尽“虚”其能 (一)虚词是虚,不只明其义 所谓虚词是指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虚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就字面上来说,为了说明“梁惠王治理国家尽心”的事实。“也”“焉耳矣”只是句末语气助词罢了。而这只是一个“是什么”的问题,但不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就很难体会文中的人物和作者独特的情感了。 (二)虚词不虚,应彰显其用 虚词不虚,对人物“神情”“语气”的表现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经典篇章塑造了很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虚词可谓居功甚伟。 体会《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惠公的形象时,教师以“虚词”为抓手,除了引导学生感受“朝济而夕设版焉”之外,还要让其关注“夫晋,何厌之有?”的倒装句。可问学生:“为何要用宾语前置句?这个倒装句有什么作用呢?”通过文本研读,学生会感受前置的词语“何厌”起着强调作用。师生通过讨论,明确诵读时应将重音落在“何厌”之上,感受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以史为鉴,不仅道出晋惠公忘恩负义、贪婪无耻,更是巧妙离间,动摇了秦君之心,从而才有最后的不辱使命,全身而退。 体会《寡人之于国也》中梁惠王形象时,教师设疑:“梁惠王向孟子倾诉了他的什么心病?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让学生品读文章,抓住“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及“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等句子,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虚词的叠加连用现象,可以通过追问“用一个语气词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三个语气词叠加连用呢?”等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的有感情朗读、思考和讨论,体会作者是要塑造出一个对自己政绩颇为认可的、有抱怨劳而无功的内心充满委屈困惑的君王形象。再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要注意延长朗读语气词的时间及注意困惑抱怨的腔调。这些增强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更能让其感受到古典文化的魅力及博大精深。 日后当学生碰到《秋声赋》中“噫嘻悲哉!此秋声也”或《蜀道难》中“噫吁嚱,危乎高哉”的时候,就不会对虚词叠加连用现象视而不见了,就会通过品读琢磨去感受虚词真味:“噫嘻悲哉”表概叹,突出“悲”;“噫吁嚱”表惊讶,突出“危”“高”了。 (三)虚词不虚,应多读品其味 在重难点突破环节,赏析“论辩的艺术”时,授课教师仍以“虚词”为抓手,设疑:“孟子用什么技巧让梁惠王听进心里?”通过朗读尾段“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斯天下之民至焉。”品味排比句尾及尾句之语气词“也”“矣”“焉”,通过分男女生齐读“措施和结果”等多种朗读方式感受孟子的论辩艺术及仁政情怀。 学生在“虚词”抓手引导下,感受在“王道之始”部分,这是国君只要去做就容易实现的,所以“也”,体现了一种“轻快的语气”,“坚定有力”。而“王道之成”是孟子的理想,是目前还不容易实现的,所以“矣”,能看出孟子充满对百姓美好生活的想象,表“感叹、畅快升级,带上陶醉的情感”。故诵读时须拖长“矣”字语音,用陶醉的心情去感受孟子规划的美丽图景。再加之最后一处:“斯天下之民至焉”,既是对梁惠王的规劝,也是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反复体味“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两个部分,它们其实是相辅相成,通过“也”“矣”“焉”等虚词的勾连及排比句的强化,让人读来觉一气呵成。通过“虚词”这一“抓手”不仅让人体会到孟子的雄辩艺术,更是让人感受到了这些虚词还有着贯通文气的特殊作用。 (四)避“虚”就“实”,以退为进 常言道,以退为进,不争是为了真的争。以“虚词”为“抓手”亦可如此。 通过“挖空”关键虚词、只留下没有关键虚词的句子让学生去体味,通过朗读、研讨、对比、鉴赏,感受虚词之作用及魅力。 如在感受梁惠王形象时,对比朗读挖空虚词后的句子“寡人之于国,尽心。”和原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的区别,挖空后句子的孤孤零零反而能引发学生的关注度,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及探究欲望。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发现虚词在人物的“神情”“语气”的表现及形象的塑造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能通过对语气词叠加连用的全新体会来感受一个对自己政绩颇为认可的、有抱怨、劳而无功的、内心充满委屈困惑的梁惠王形象,此可谓避“虚”就“实”反而能达到以退为进之功效。 2011年温州市教科研网上传了黄华伟老师对叶忠秋老师《烛之武退秦师》的点评更是如此,其中特别强调了“虚词减省”朗读比较的方法,实现避“虚”就“实”,以退为进的效果。 我们一起来欣赏授课老师设置“体味语气”环节(部分): (1)比较阅读:删去 “虚词” (2)生反复自由读,特别要读出“虚词”的味道。 (3)大家试着揣摩一下这三个人说话时的语气,结合句意,从这些虚词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与人物形象?(选择几个有体会的词说说)…… 利用“虚词减省”这一抓手,可谓充分体现执教者的教学机智,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研讨欲望,盘活课堂,学生通过品读研讨最后汇聚交流心得如下: 佚之狐:“矣”(心情沉重)“必”( 坚定、胸有成竹)。 郑伯:“也”( 心平气和、引咎自责、情真意切)“然”“焉”(语意转折,以情感人) 烛之武:“犹”“矣”“也”(壮志未酬的伤感、无奈、委屈、牢骚)。 黄老师点评道:“从前后认知水平来看。学生在‘虚词减省朗读比较那一段中的前后认知对比中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学生从之前的茫然无知到之后的都能够比较清楚地说出其作用,提高比较明显。” 三、重“虚”教“文”,文言教学不虚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的重头戏,所以必须重视文言文的教学,必须找到提升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新途径。笔者认为,通过以“虚词”为“抓手”来达到盘活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四两拨千斤之效。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多读多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及主动性,增强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及博大精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越来越厌学,教师越来越难教,师生同时陷入文言文教学无尽虚空的困境”的现状。冯“虚”御“文”,重“虚”教“文”,文言教学不虚。 参考文献: [1]何卫东.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 2011,(19). 作者简介:陶文建(1979—),男,浙江省泰顺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