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鸣”是“嘶叫”吗
范文

    摘要: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马说》中“鸣”译为“嘶叫”是不正确的,应译为“吆喝”。

    关键词:初中语文;鸣;吆喝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中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中“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课本只解释“通其意”为“通晓它的意思”,《教师教学用书》把整句译作: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这样翻译是把“鸣”译为“嘶叫”是不正确的。

    纵观全文,文章写到这里,作者似乎还觉得不够解渴,于是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从语意来看,“策之”“食之”的主语都是人,“之”都代指千里马,而“鸣之”的主语却是马,“之”也无法落实。从句式来看,此三句形式整齐,省略主语,语意连贯,构成排比,生动刻画庸人不识千里马的无知和愚蠢。如果说马嘶叫,人不知其意,问题也只能在人本身。凭借语感,可判断出“鸣之”的主语也应是人。

    那么此处的“鸣”如何训释呢?查《列子·黄帝》:“饮则相携,食则鸣群。”曹植《名都篇》:“鸣俦啸匹旅,列坐竟长筵。”其中“鸣”均译为“呼唤、吆喝”。再查阅朱东润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其中《杂说》中的“鸣”也注为“吆喝”。由此可见,此处的“鸣”应译为“吆喝”,“之”指代千里马,全句译为“(人)吆喝马,却又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作者簡介:聂晓云(1963—),男,四川省金堂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科研、语文教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