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问“注释”“卮”为何物
范文

    孙正庆 齐殿贵

    摘要:借助课文注释理解文言文词句,其效果显而易见。作为“例子”的语文课本如果注释简略,笼统含混,甚至误注,就会影响“工具”的使用。因此,对教材中注释简略、笼统含混的地方,修订时进行补充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文言文;注释;确凿

    借助课文注释理解文言文词句,其效果显而易见。如果注释不清或有误,就会适得其反。

    人教版普通高中語文必修1选有《鸿门宴》一文,其中有两处注释存在的弊端:“沛公奉卮酒为寿”,“卮”注释为“酒器”;“则与斗卮酒”,“斗卮”注释为“大酒杯”。

    这两个注释存在注释不清的问题。酒宴上所“奉(与)”之物理当是“酒器”,关键是古代的酒器很多,有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温酒器等,“卮”究竟是哪一类?是什么形状?这两个注释让人一头雾水。“卮”(zhī)到底是何物?先来看两个例子:

    1.《庄子·杂篇·寓言》:“卮言日出。”郭象注:“夫卮,满则倾,空则仰,非持故也。(卮灌满酒就倾斜,不灌酒就空仰着,没有一成不变的常态。)”

    2.《汉书·高帝纪下》:“上奉玉卮为太上皇寿。”应劭注:“卮,饮酒礼器也,古以角作,受四升。古卮字作觝。”

    古人的注解可以让读者对“卮”的特性、类别、材质、大小等有所认知,达到了释疑的目的,反观课文中的两处注释,就太过笼统,失去了注释的价值。反倒是教材第23页另外一个对“物”的注释,“玉玦,环形、有缺口的佩玉”,就有点“味道”了。

    《说文解字》注:“卮,圜器也。一名觛。所以节饮食。”“卮”是一种圆筒状的酒器,容量四升,在战国晚期至汉代的墓葬中多有出土,角做,无盖或有盖,单环形鋬,器表绘有纹饰。“卮”亦有以玉、银、陶等质料制成的。

    宋代窦苹《酒谱·饮器》:“周王制: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一斗曰壶。”这是周代的量制,此后在历朝历代略有差异。由此可知,“卮”的容量相当于“角”。

    《战国策》中“画蛇添足”的故事,说“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数人饮不足,一人饮有余”。这个“卮”究竟能盛多少酒,一个人喝不了,几个人又不够喝。《汉书·律历志》:“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古时一升折合市制等于一市升,故一卮酒等于市制四升(换算为公制,四市升等于4升,即4000毫升)。通过训诂,那位祭祀者给他的门客一卮酒为何“数人饮不足,一人饮有余”的原因也就明白了。

    再回到课文,樊哙闯帐后,项羽惊愕,赐酒赏肉。樊哙饮“斗卮”(将近10000毫升)后,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如果有了前文对“卮”的具体注解,到此读者就会一下子明白项王脱口称樊哙为“壮士”的缘由,同时对项王又有“能复饮”的发问就不足为奇了。樊哙直率勇猛,粗犷豪放的性格也跃然纸上。

    无独有偶,同类性质的注释在教材第25页又出现了。“【不胜杯杓】……,杓,酒器”。“杓”是个多音字,biāo或sháo,文中读sháo,同“勺”。“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宋·欧阳修《卖油翁》)”中的“杓”正是此意。像课本中如此宽泛的注释,还不如不注。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确不假。它阐明了教材作为教科书工具性的一面。如果课本注释简略,笼统含混,甚至误注,势必会让这个工具的使用大打折扣。因此,对教材注释简略、笼统含混的,有必要进行补充,这样,就既能让学生深入钻研教材,又能让学生跳出教材思考,张弛有度,学生也才悟得透彻,学得愉快。

    作者简介:孙正庆(1963—),男,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