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去日苦多”的“苦”何解
范文

    曹操《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古典诗,教学生学习这篇古诗已好几遍了,每一次都有一个问题困扰在心头,即文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中的“苦”字到底何解。现把它提出来,聊以辨析,以和同行们商榷,来抛砖引玉。

    教材将“去日苦多”中的“苦”注释为“苦于”,将该句翻译成“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记得上大学时,老师将“去日苦多”中的“苦”解释为“怨恨”。的确,古典辞书在解释“苦”字时都有“怨恨”这一义项。那么,是教材解释不准确,还是老师误解了。现辨析如下:

    首先,从结构上讲,如果讲“去日苦多”中的“苦”解释为“苦于”,那么,“苦”后必然跟一个名词、名词短语或可以补出主语的一个主谓短语。

    ①“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

    ②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后汉书·岑彭传》)

    ①“苦”为“苦于”,后跟名词“秦”。②“苦”为“苦于”,后跟可以补出主语的一个主谓短语“(他)不知足”。而“去日苦多”中,如果将“苦”理解为“苦于”,后面就应跟“去日”,而不是“多”。显然,课文注释不妥;如果将这个“苦”字理解为“怨恨”,“去日苦多”便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应为“苦去日多”。

    所以,将“去日苦多”中的“苦”理解为“苦于”不符合古文语言结构要求;而将“去日苦多”中的“苦”理解为“怨恨”符合古文语言结构要求。

    其次,从语境上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作者借酒借歌消愁,慨叹人生短促,将几分惋惜,几分无奈,几分怨恨抒写得淋漓尽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作者对岁月易逝的怨恨,功业未建的感慨。一个“苦”字意味深长啊,这是诗人一生夙愿不能实现的苦涩的泪水,有伤,有感,有怨,有恨。而《现代汉语小词典》将“苦于”解释为“对于某种情况感到苦恼”。“苦恼”和“怨恨”比较起来,词义一轻一重。因此,将“去日苦多”中的“苦”理解为“怨恨”更符合这样一个历史伟人当时对人生独特的体会、感悟的心情。

    最后,从辞书上讲,古典辞书在解释“苦”字时都有两个相同的义项,即将“苦”解释为“苦于”和“怨恨”。

    “4<动>使困苦,苦于,为某种境况或事物所苦。《战国策·秦策》:‘不苦一民。”

    “6<动>恨,患,怨嫌。东汉·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古汉语常用字词典》(冯蒸主编,2006年人民日报社出版)

    “有患也。《前汉·贾谊传》:‘非徒病腫,又苦趾盭。”

    “又《博雅》:怅也。困也。《西溪从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康熙字典》(2007年上海辞书出版社)

    可见,古典辞书明确将“去日苦多”中的“苦”解释为“怨恨”。

    综上所述,如果将“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中的“苦”解释为“苦于”,既不符合古文语言结构要求,也不符合课文语境,同时,辞典里也找不到佐证。但将“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中的“苦”解释为“怨恨”,既符合古文语言结构要求,也符合课文语境,同时,辞典中明确解释为“怨恨”。

    所以,“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中的“苦”应解释为“怨恨”。

    (郭宏才 甘肃省环县第四中学7457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