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品意境 抓文眼 学技巧
范文

    《绝地之音》是苏教版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很重要的课文。众所周知,散文是最重要,也是最难教的。说重要,是因其语言精练、词藻华丽、行文隽永、手法巧妙,对激发学生学好语文大有裨益。说难,是因其虽“神不散”,但毕竟“形散”,不像记叙文那样结构完整,议论文那样逻辑严密。要教好它,要针对散文的特点,再现散文的意境,将动人的画卷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把感情的清泉引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深情的“涵泳”“赏析”中,把握文脉,习得语言,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感情,掌握出神入化的表现技巧。

    一、品意境,让学生有所悟

    意境是散文的生命。教学中若能抓住散文物我一体的意境,散文的主题、感情、技巧等等就都能够带动起来。也唯有如此,才能把散文的思想、感情、技巧讲得深入浅出,且还散文之完整、动人的本来面目。

    要将学生引入意境,自己首先要进入意境。进入意境的前提是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境”由“情”生,“情”浓“境”深,无“情”则不能入“境”。教师要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从内心深入感知作品撼人心肺的艺术感染力,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两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共振起来。在准备《绝地之音》的时候,我们发现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描绘了一幅西北黄土高原苍凉的画面:黄土林中,满是洪水刻蚀出的群沟群壑,陡直的山坡上,些许蓑草在朔风中絮絮叨叨,在三面危崖构成的两亩见方平地上,居然生活着一户人家,场地上,主人挥鞭赶着骡子碾庄稼,碾着碾着,在不见任何听众的情状下,主人信口唱出给自己听的歌。这是此音如此动人,如此让人刻骨铭心的深层原因。

    作者描绘的“歌台”,是一块历史沉积厚重的土地,是一块缺乏红河滋润、缺乏林木点缀的色彩单调的区域,是涂满了西北陇东旱塬浓重苦难色彩的险境。这里我们除了感觉险、绝、高这些特点之外,还体会到了高原特有的壮美。

    散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再现散文以情感人真面目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散文教学的过程也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二、抓文眼,让学生有所思

    文眼,即“揭全文之旨”的点睛之笔,是牵制全篇的艺术构思焦点。文脉,是一个完美、严谨的艺术整体的脉络与筋骨,在全文起着重要的组合作用。教学中要抓住文眼,指导学生反复研读,细心揣摩段落层次,让学生透过“散”的外表,理出内在的经纬,领悟文章的主旨和神韵。

    抓文眼就是抓点,目的是以点带面。要抓准文眼,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自己安置在“情动而辞发”的“点”上,引导学生顺着文路揣摩,循着笔意思索。《荷塘月色》给了笔者很好的启发,开篇的“这几天颇不宁静”这个文眼,接下去虽然并未交代“颇不宁静”的缘由,只在夜游荷塘、观赏月色上着墨,铺写荷塘小路的静,自己独行的静,月色朦胧的静,等等。但作者不是欣赏其静,而是以此反衬自己内心的“不宁静”。

    《绝地之音》能不能找到这样的文眼呢?仔细研究发现,文章第二小节“进入陕甘宁蒙一带,我的心整日被强烈地震撼着”。作者为什么被如此强烈地震撼着?通过哪些具体的“形”来表现的?一连串的问题设置,从而使这堂课纲举目张。文章像风筝,飘游跌宕,起落盘旋,其思想十分深邃,十分含蓄,但却透过文眼表露出了它的主旨,即散文的“神”。

    然而,单是抓住文眼,还是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理清思路,切实把握行文脉络。比如,《绝地之音》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追忆(魂牵)绝地之音;第二部分(第2-5段):邂逅绝地之音;第三部分(第6-8段):探询绝地之音;第四部分(第9-10段):捕捉绝地之音。四个部分中,二、三两个部分是文章的重点。笔者把它概括成“地之绝”“音之绝”,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地”“音”的特点,“地”和“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这么安排的意图等等。

    散文是一种最讲究构思,最注重文脉的艺术。它“形散”而必须“神聚”。要使无穷的联想,零散的材料,上升为具有艺术魅力的散文,忽视文脉结构是难以想象的。所以笔者认为要讲好散文,必须抓住文眼,理清文脉,从结构入手,具体分析,切忌笼统评论,抽象肯定。

    三、学技巧,让学生有所得

    散文往往借外在之景,抒内心之情,传神地状物,精巧地升华,造成情深意浓的美学胜景与极强的艺术魅力,令人沉醉。再加上其朴素而优美,自然而新奇,严谨而洒脱,通俗而惊人的语言,触及灵机,拨动心弦,更让人留连忘返。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细研,努力挖掘它的语言特色,掌握它的表现手法,是又一重要任务。

    从大处通览作品,在探讨作品主题的过程中,弄清其所以神、奇、 精、美的原因,进而学习其表现手法、叙述方法与谋篇布局的技巧。比如《绝地之音》一文,我们就感受到跟现代化都市生活及江南富饶农村生活的截然不同的生活氛围。这种强烈的反差,构成对过着相对舒适生活的读者们强烈冲击力,把读者们的视线从或幸福、或正常、或平凡、或烦恼的日常生活图景中拉开,引导到这块地老天荒生存状况严峻的当代“绝地”——黄土高原的一角,让人们看到另外一种严酷自然条件下顽强求生的西北农民生活状况。

    作者如何来描写“绝地”的呢?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呢?从小处咬文嚼字,通过对语言运用的分析,学习景物描摹、感情升华、哲理揭示的技巧。要使学生明确,语言本身并无黄金与砂石之分,能创造出动人的意境,传神传情地写景状物,就点石成金了。作者先写“在熹微的晨光里,已能清楚地看见营盘梁的一切”,“似乎迈出一大步就可站在营盘梁上”,但实际上作者他们却“七绕八绕,历经艰难,费尽气力”,“才绕至营盘梁的脚下”。然后写爬山的经过。“陡直的山坡连羊肠小道也无一条”,就在这样的绝地,作者仍然“在无路处寻路,在陡崖中寻找立足之地”,甚至险要到作者自己说“我的脚印,今生今世以至永远,不会再有第二个脚印与之重叠”。这才攀上了山顶。在这种绝境之中,师徒二人相依为命,最为典型和感人的是细节描写,特别是那块馒头,传递了很多次,最后“只”留下几道模糊的牙印,还有半壶水,你喝了我喝,摇起来“仍”咕嘟有声。

    当然,要真正体会作家遣词造句之妙,还必须透过语言的外衣,挖掘语言的内涵。比如,“那是一首真正的绝唱,无词,而饱含万有,无调,却调兼古今”,绝地,才能迸发出绝唱,绝唱,永远是绝地的宿命。绝地之音,不仅仅传达悲壮哀婉,它是生命本身,每一个音符里都透射着生命的全部内涵。它不是用具体的词、调所能表达清楚的,身处无语无理性之境地,废词失调才是真实生命的展示。所有这些,都是应该放在特定的意境之中引导分析的。

    品意境,让学生有所悟;抓文眼,让学生有所思;学技巧,让学生有所得。

    (周永华 江苏省姜堰中学2255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