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范文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文章通过几个极为普通的人物,演绎了一幕至诚至爱的真情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正因为如此,人教版四年制初中语文教材,苏教版、沪教版等高中语文教材,都将其选为课文,让学生品读和感受。

    让学生借助教材,提高语文能力和思想水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笔者尝试从这个角度出发,本着简捷、好操作的原则,设计《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教学,以飨读者。

    教学目标:

    1.从人物入手,领悟作品主题,感受欧·亨利小说特点;

    2.培养学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研读文学作品技巧;

    3.引发学生关爱他人,热爱生命;寻找精神支点。

    教学方法:

    自读研究,引导评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由歌曲《叶子》引入课文学习

    [指导思想:用阿桑的歌《叶子》引入新课,基于三点考虑,一是现在不少中学生喜欢听歌,以此导入新课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阿桑的《叶子》音调忧伤、哀婉,和课文的基调大致相同;三是歌名“叶子”与课题“最后的常春藤叶”联系紧密,水到渠成。]

    导语:请同学们听一首歌,然后试着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听后的感觉。

    引导回答:忧伤凄凉悲伤伤感哀婉等

    导语:这首歌的歌名叫《叶子》,讲述的是叶子的凋零。绿色的往往叶子是生命象征,叶子的凋零自然使人感到悲伤和凄凉。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感受一个“叶子与生命交织”的故事,这就是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板书课题]

    二、教学第一板块:认识人物

    [指导思想: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学生阅读小说,最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人物。这一环节设计得很浅显,只要学生预习了课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样,学生能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便于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问题1: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

    引导回答:琼珊,苏艾,贝尔曼。

    [板书:琼珊苏艾贝尔曼]

    [问题2: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简要介绍。]

    [指导思想: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简要介绍,一方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另一方面也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介绍后适当点拨方法。介绍人物,可以从人物的姓名、年龄、职业、现实状况等方面入手。

    问题3:本文的标题是“最后的常春藤叶”,小说主要所写的三个人与“藤叶”有联系吗?有怎样的联系,请用一个词语将他们同藤叶联系起来?

    [板书:藤叶]

    引导回答:琼珊数藤叶,苏艾说藤叶,贝尔曼画藤叶。

    [板书:数说画]

    三、教学第二板块:人物探究

    [指导思想:知道小说写了哪几个人物是浅层次的,关键是要能够进一步认识小说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另一方面,语文课堂应充分发挥本文作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导语:课文主要所写的三个人同藤叶紧密相联,但我觉得课文对“琼珊数藤叶”“苏艾说藤叶”的内容写得比较零散,对“贝尔曼画藤叶”的具体内容就没有写。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从“琼珊数藤叶”“苏艾说藤叶”和“贝尔曼画藤叶”三个话题中任选一个话题作一点探究。如果你擅长内心独白,你就把自己当成琼珊,把她“数藤叶”有关内容组织一下;如果你擅长口语表达,那你就把自己当成苏艾,把她“说藤叶”的有关内容转述一下;如果你擅长想象,那你就以旁观者的身份,把贝尔曼“画藤叶”的情景描绘一下。

    要求:用5分钟时间,把自己选择的一个方面的有关内容,组织成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或列一个较为详细的提纲。

    [指导思想:让学生选择话题,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活动1:前后左右相邻的四位同学组成小组,各人把各人准备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

    [指导思想:小组活动便于每个学生都得到煅炼和发展。]

    活动2:学生自荐或推荐小组内表现比较出色的同学,把有关内容再向全班同学陈述。

    学生每选择一个话题讲述后,针对选择话题进行方法指导。

    选择“琼珊数藤叶”这一话题应突出琼珊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悟到什么。

    选择“苏艾说藤叶”这一话题应突出医生的嘱咐,病中琼珊的玄想,“我”的担忧。

    选择“贝尔曼画藤叶”这一话题应着重进行贝尔曼的动作、心理刻画和环境描写等。

    问题:(在学生讲述“贝尔曼画藤叶”内容后提出)“贝尔曼画藤叶”的内容应该是小说的重要内容,因为他画的常春藤叶挽救了琼珊的生命。但作者并没有把他画藤叶的具体内容写出来,你认为这样合适吗?

    [指导思想:让学生体会欧·亨利小说的结尾艺术。]

    引导回答:没有写好,它留给读者留下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样安排结尾出人意料,小说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

    [板书:欧·亨利结尾]

    活动3:语言表达及思维训练。

    填空:这最后的常春藤叶,不只是自然界中一片普通的藤叶,也不只老画家贝尔曼风雨之夜的画作。对琼珊而言,它是;对苏艾而言,它是;对贝尔曼而言,它是。

    参考答案:生命的寄托,友爱的象征,一生的杰作。

    [指导思想:语文课就是要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和思维训练。]

    四、教学第三板块:主题探究

    问题:这篇小说围绕“最后的常春藤叶”主要写了三个人,这三个人之中,你最欣赏哪一个,说说理由。

    [指导思想:通过学生分析欣赏的人物,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主旨。]

    主题探究:

    文章从苏艾和贝尔曼身上,揭示出要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文章从琼珊身上,流露出人活着要有精神支点,要热爱生命。

    拓展:

    1.美国著名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让你倒下,如果你的信念还站着的话。

    2.食指的诗《热爱生命》。

    引导学生注意:热爱生命不只是热爱自己的生命,可贵的是要热爱他人的生命,热爱一切生命。

    五、机动安排

    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说还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你还有哪些内容不理解?

    学生最可能提出的就是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接着让学生举例体会。然后揭示这一语言风格也是欧氏特有的,人们称之为“含泪的微笑”。

    [指导思想:语文课堂既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课堂的变数很多,如果时间允许,就可设置这一环节;如果时间不允许,则跳过这一环节。]

    六、教学第四板块:介绍作者及推荐阅读

    1.作者简介: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以其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的微笑”的语言风格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他的作品往往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出人意料的结局,被称为“欧·亨利结尾”。他和契诃夫(俄)、莫泊桑(法)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2.推荐阅读:

    阅读《麦琪的礼物》和《警察与赞美诗》,进一步体会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风格和“欧·亨利结尾”特色。

    板书设计:

    

    (袁东升 江苏省宿迁中学2238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