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踏花归去马蹄香 |
范文 | 在目前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经常会面临这样的尴尬:当老师为大自然的壮丽奇观赞叹沉醉时,学生却很难领会其中的风雨之韵;当老师为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节操感动时,学生却面露疑惑之色;当老师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唏嘘不已时,学生甚至会发出不合时宜的嘲笑声。教师很难和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很难实现语文教学所承担的审美教育的功能。 一些教师会埋怨学生的麻木不仁,一些教师会把问题归结为中职学校“重技能轻人文”的整体倾向。其实,中职语文审美教育的不容乐观,更多的原因在于教师自身。他们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而很难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其实,语文课堂蕴藏着无限的生机,每一篇课文都如同一朵花,每一次课堂就是一次欣赏体验的美妙之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心驻足,贪心欣赏,满心眷恋,享受到美的愉悦,并尝试进行美的创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至达到“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境界。 一、以媒为辅,创设生动的审美情境 教师应利用各种手段创造一种和谐而又生动的教学气氛和情境,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体验,让学生自觉地进入课堂审美活动,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活跃的状态。人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借助图画和音乐创设审美情境,能唤起学生的潜在情感,进而去分析、评价、品味美的事物。教授《荷塘月色》时,放一段优美动人的小提琴独奏《月光奏鸣曲》,学生就会在如痴如醉的音乐欣赏中顿悟;教授《我与地坛》时,放一段阿炳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学生会为主人公身残志坚的悲怆和坚强所感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放一组“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图片,学生就能感受苏词“大江东去”的豪放。 在教授《祖国山川颂》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了三次展示: 展示几句表现爱国之情的名人名言,配以音乐《我的中国心》。 师: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祖国都有着深深地眷恋之情,就像一只风筝,无论身在何处,无论飞多远,总有一根线紧紧地攥在手中,祖国永远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黄药眠,他又是如何在《祖国山川颂》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呢?就让我们通过深情的朗读,一起来领略一下吧。 …… 展示祖国名山大川的图片,内容为:莽苍的黄土高原,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一泻千里的黄河,浩浩荡荡的扬子江,广阔无垠的牧场。 师:祖国山川的壮美的确令我们叹为观止,如果你还意犹未尽,就让我们在文章中继续欣赏。读一读这些优美的文字,谈谈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幅场景?为什么?做出点评。大家可以从修辞美,结构美,意韵美三方面中任选一方面鉴赏。 …… 展示家乡长兴的图片,内容为:十里银杏长廊,仙山湖胜景,大唐贡茶院,太湖风光等。 师: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是因为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不是吗?只要你留心,一棵小树,一朵小花,一阕短歌,一缕炊烟,都可以成为美丽的风景。祖国的名山大川是美的,我们的江南小城又何尝不美呢?请大家打开慧眼,仔细观察,以“家乡风景颂”为题写一篇文章。 学习这篇文章,要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更要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爱国,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是一个很宏大而不切实际的概念。第一次展示时,以熟悉的歌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试图通过名人名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整个课堂的活动奠定情感基础。第二次展示,旨在通过欣赏美丽的图片,唤起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学生在直观地感受了祖国山川的壮美之后,转向文本,讨论探究散文的修辞美、结构美、意韵美,学习审美鉴赏的方法。学生的讨论很激烈,在点评交流阶段发言踊跃,还有学生提出“想再多看一些祖国山川的图片”。第三次展示,是将学生的审美活动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利用家乡的风景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一草一木,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归宿感,顺势提出作文的要求。学生没有像以往那样一听说要写作文就大呼小叫,而这次作文,也出现了不少蕴涵真情实感的佳作。 二、以人为本,激活冰封的情感体验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审美的愉悦感来稳定学生情绪。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从他们的专业特色出发,从他们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就带领他们从流行歌曲中学习修辞;学生喜欢娱乐明星,就让他们为自己喜爱的明星写人物传记;学生喜欢微博,就让他们从网络中学习遣词造句;学生向往朦胧的爱情,就让他们通过品读《致橡树》等诗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学生喜欢穿越小说,就从穿越小说中学习“心鹜八极,神游万仞”的联想和想象。总之,要结合学生实际,找到审美的切入点,让学生主动融入,自主的体验和感受课堂内外的美。 以下是笔者在学前教育班教授《十八岁和其他》时的一个片段: 某同学朗读她的妈妈给她写的一封信。 师:大家听了有什么感受? 生1:她妈妈写得真好,大学生吧?(众生笑)我妈就写了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笑) 生2:嗨,我爸妈连一个字儿都没写,他们一点儿也不关心我,就知道挣钱挣钱。 师:(问生2)你回家有没有把这篇文章和《致家长》的信给父母看呢? 生2:(脸红,低下头)没有,他们好像很忙的样子。 师:这就不能怨你的父母了,每一个父母都是关心自己孩子的。就像他们挣钱打拼,也是为了给你创造好的物质条件啊,正应了一句古话,可怜—— 生齐:可怜天下父母心! 师:很好,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深沉最无私的,从父亲给儿子东东写的这封信中,你能体会到这种爱吗? 生3:“东东,假如人生能够重来一次,我真会情愿溺爱你的!” 生4:“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 生5:“抱着初生的你到医生处诊治你的“脱肠”,半夜喊破喉咙把医生从睡梦中叫起”,这些细节也很让人感动。 师:那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感受过这种深沉、无私的爱呢? 生5:小时候我生过一场大病,我爸妈抱着我到处求医问药,晚上都是一整夜一整夜地抱着我睡觉,后来,我的病好了,我妈妈却累病了。 生6:刚住校的时候,我爸爸对我不放心,每天下班后骑摩托车从林城赶到长兴来看我,风雨无阻,有时候都冻得瑟瑟发抖。 生7:有一次我和老妈吵架了,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后来听说我妈跟疯了似的,我一回来她就抱住我跟我道歉,其实是我做得不对啊。(哽咽) ……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也是做了母亲之后,才更加明白自己父母的艰辛不易。所以,我们要及时尽孝,多为父母做些事情,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女孩子,感情比较细腻,虽然她们对祖国对社会对集体没有太深的情感,但对亲人和朋友还是比较关注的。在上“此情可待成追忆”这一专题的内容时,笔者在学生中开展了一项题为“亲情,友情,爱情,在你心中孰轻孰重”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把亲情排在第一位。因此,在涉及到亲情这一话题时,笔者就鼓励学生说说和父母之间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回忆生活中的感人片段,体会父母的爱之深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放下身段,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真实的体验引入阅读教学,使之辐射出情感的热度,感化学生的心灵。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被唤醒、激发,所以学生的思维活跃,发言踊跃。课后,许多学生都表示要主动向父母敞开心扉,逾越“代沟”,要多为父母尽尽孝心,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延伸到社会和生活之中,实现了学生自主性精神的生长。 三、以文化人,乐享丰厚的精神大餐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古今中外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作品是人类文化的优秀积淀,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不乏字字珠玑的佳作,也不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掘教材的审美资源。通过对教材的品读、赏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受到熏陶,得到启发,尽情享受文本所带来的丰厚的精神大餐。 在课内,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细致地感受语言之美、形象之美、情感之美,才能使学生在阅读品味中自然而然地迸溅出智慧的火花,得到思想的熏陶感染。学生在与文本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诸如高兴、悲哀、舒畅、伤感等种种复杂感情,从而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阅历。例如学生阅读《指南录后序》可感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阅读《旧日的时光》可体验友谊的纯真与天长地久,阅读《登高》可品味崇高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阅读《老王》可感受底层劳动人民朴实善良的珍贵品质。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发现美、选择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审美情感的提高。 在课外,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优美的文章,选文应侧重于人文精神,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如周作人、胡适等人的散文,如古典诗歌中托物言志的篇章,都是学生不可多得的审美教育素材。 中职语文新大纲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于“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语文给予学生的应该是精神上的涵养,心灵上的震动,思想上的启发。笔者不赞同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做法,语文课上如果缺少了审美元素和情感交流,那就失去了语文本身的韵味,也无法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堂上审美教育和情感渗透的最佳境界,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踏花归去,马蹄含香,在无形的熏陶渐染中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最后,笔者想借用江苏如东县实验中学特级教师李凤老师的话与广大同仁共勉:语文教师必须守望精神家园,回归语文教育本身,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所有的生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参考文献: [1]李凤.“无痕”语文:我的教学新主张[J].江苏教育研究,2011,(09). [2]李凌颖.浅谈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4). [3]杨娜.谈经典美文阅读对提升中职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J].职业教育,2012,(5). (向敏 浙江省长兴教师进修学院 3131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