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范例式作文教学模式浅析 |
范文 | 张先富 一、范例式作文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1]即在一定教学理念指导下建构的教学活动基本结构框架、程序系统和策略体系。教学模式的形成,是课程特质的彰显,教师风格的成熟,教学程序的优化,学习路径的优选。而作文教学模式,即作文教学要素、步骤、方法在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中逐渐凝集而成的基本类型和操作范式。 范例式作文教学模式就是学生可以比照学习的作文模式。自孔子“述而不作”“我注六经”开始,至刘勰“宗经”、韩愈“载道”,所谓“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作文教学着力于文化原典精神的诠释——还原。范例式作文教学模式就是学生对范例的加工式还原。包括作文标题的模仿,作文内容的选择,写作对象的筛选,写作风格的效仿,情感基调的借鉴,文章结构的学习,语言风格的仿照,写作技巧的把握等。 为了清楚地理解范例式作文教学模式,教师有必要更清晰地理解“范例”。 “范,法也。范,常也。”[2]后引申为可以批量生产的模子、榜样。“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3] “例,比也。”[4]后引申为可以依据的事物或规定。“了此以例其余。”[5] “范例”,就是可以仿效的事例或样本。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可以比照学习、借鉴、模仿的模式。 范例作文教学模式,就是“文本——作者——训练”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阅读“文本”(课文),作文时模仿“文本”,均离不开“文本”这一特定归属,这由作文课程特性所决定。而文本的内涵创新与形式规范总是如影随形。所以孟子主张“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才亦必以规矩。”[6] 二、范例式作文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精读课文、提炼模式 作文模式从哪里来?不是老师凭空创造出来,也不是老师从其它教学参考书中摘录出来。虽说老师创造的摘录模式有新意,但离开了教学,学生没感性的基础认识,这一模式就好像空中阁楼,可望而不可即。作文模式就是从平时教学的语文课本当中来。语文教科书,是经过无数的专家学者研究实践,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结构编写的被证明是非常科学的教科书。课本编者编选的每一篇文章,都极具代表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就是精读这些极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从中提炼出作文的模式。 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 教师精读课文后,能很快发现,全文以“背影”为线索,采用“开篇入题——文中扣题——结尾点题”的结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作者开门见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十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接下来写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自己看到父亲的什么样的背影。第一次是父亲给孩子买橘子时的背影“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那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二次是父亲送我上车后离去时的背影,“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最后两人天各一方,一在北京一在南京,只能书信往来,从父亲的来信中,作者又一次写到背影“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结束全文。 (二)合作讨论、消化模式 在精读课文,提炼模式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分析讨论。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提出在阅读课文时遇到的问题,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开篇点题,在文中是如何多次扣题的,结尾为什么要点题,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作者又是怎样通过“背影”这一线索将事情安排进文章当中来的,又是怎样将自己的情感巧妙地融入文章当中的。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模式。如在《背影》中,中间如何扣题?也就是作者写出父亲怎样的“背影”让作者的眼泪两次禁不住流了下来?作者从北京到徐州,从徐州到家乡奔丧,看到父亲的差使交卸了,回家变卖家产才办了丧事还了亏空,丧母之痛和家庭生存的重担压到了父亲的身上,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心里惦记的还是儿子,就是在繁忙当中也要送儿子上火车,就是在临别之时也要爬上高高的月台给儿子买橘子,尽管自己那么肥胖爬过去是那么辛苦,就是儿子这么大在临行前也要千叮咛万嘱咐。这些事虽小,却体现了父爱的厚重;这些事虽小,但体现出来的爱却非常感人。就是有这些小事的铺垫,才有作者看到父亲背影时感动的泪水。大家越分析越细致,讨论越认真,对如何铺垫这一模式的理解就越清晰,消化就越彻底。 (三)模仿写作、熟练模式 学习的目的是使用。“学以致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目的。当学生提炼了模式,消化了模式之后,那就看如何是使用了。使用的最好办法就是模仿写作。学生在模仿写作中,既要模仿文章的结构,也要模仿作者的语言,通过语言表达来体现作者的情感。模仿的形式可以是清晰的思路,可以是完整的提纲,最好是一篇完整的作文。一篇完整的作文既是结构的模仿,也是语言的模仿,还是情感变化的模仿。“嘴里说十遍不如动手做一遍。”通过模仿,学生对课文的模式就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四)作品展示、咀嚼模式 学生模仿写作后,老师应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展示中更加细腻地咀嚼模式。展示作品可以通过复印张贴、复印发放、朗诵等形式,最为显著的方式是通过投影将学生的原作直观地展示出来,先由学生讨论作文模仿的效果,再由老师点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又通过讨论、点评等课堂形式让学生更好把握作文的模式:看到优点,学生会树立作文的自信心;看到自己的不足,学生会迅速地改正;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学生会暗下决心赶超。作品展示,也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这些做法,学生对这一种作文模式就基本掌握了。 (五)融会贯通、创新模式 每一学期或者说每一学年,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点学习掌握几种模式。将这些模式牢记于心,熟练运用,作文就不再是难题。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单独地使用一种模式,有可能是两种、三种模式的有机融合,就像一首诗歌,不可能写景就是完全写景,抒情就是完全抒情,言志就是完全言志。许多诗歌是将写景、抒情、言志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模仿的目的,就是将各种模式融会贯通,创新出新的模式,写出新的文章。熟悉了各种基本的作文模式,在作文当中就能得心应手地使用,就会不自觉地将各种模式有机地融合进文章中来。这种有机的融合,就是作文模式的创新。就如扬州郑板桥形成了自己书法艺术的“体”一样。但任何创新都离不开旧有的基本模式的学习。就好像一座高楼,无论如何变化,都必须做好前期的基础工程。没有基础工程,就没有后来的变化。 三、范例式作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提炼模式应深入钻研课文 教科书之所以是教科书,是因为它是学习的范例。教师在提炼模式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的实际内容,深入钻研课文。深入钻研课文,既要钻研课文的结构模式,也要钻研课文的表达方式、情感变化、语言特色,还要钻研课文的句式特点、标点符号运用等,深入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根据从课文当中提炼的模式,教师指导学生养成回归文本分析文本的习惯。这样,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学生就知道如何学习文本,如何分析文本,从而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二)提炼的模式应是学生易学的基本模式 畏难是人的本能。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由简入繁,由易入难,由基本到特殊,这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教育是科学,教育遵循的就是科学规律。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还比较肤浅,知识的积累也比较单薄,对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单一。如果教师提炼的模式比较复杂,许多学生恐怕不能理解或不能完全理解。如果提炼的模式比较简单,易于学生掌握,那学生学习起来就有兴趣,学习之后就有所得。“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简入繁,积少成多。”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作文就不再困难。教师在提炼模式时,掌握易学易掌握的基本原则,要分清重点与一般,分清基本篇目与非基本篇目,分清重要作家与非重要作家,分清易于模仿与不易于模仿。重要作家、重点篇目、易于模仿的课文,就要认真分析,精心提炼。这样,既有利于对课文的准确把握,又易于学生掌握基本的作文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提炼模式切勿贪多求全 课文的每一个单元可能基于一个模式,一篇选文也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供提炼的模式,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贪多求全,面面俱到。要选择一个点或一个口,提炼一种写作模式,让学生题解、掌握。每次掌握一种模式,一个学期下来就有好几种模式,三年积累,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模式,学生都能掌握。当学生将这些模式完全掌握并融会贯通之后,初中生作文就不再是问题了。如学习了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后,教师提炼出了“正事反写”作文模式。在文中阿长对作者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她心地善良,热心助人,是作者在文中歌颂的对象。但是,课文大部分的内容却是写作者对阿长的憎恶和讨厌。睡相画一大字,整天“切切察察”,还谋害了我的隐鼠,告我的黑状,讲“长毛”的愚蠢,这就是反写了。反写了一个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却是这么热心助人,这么的心地善良。本是歌颂,反而去批评,正是通过批评来歌颂的“正事反写”作文模式。如学习鲁迅的《社戏》,教师可以看戏前的波折提炼出“一波三折”作文模式,学习杨振宁的《邓稼先》提炼出“大树底下好乘凉”作文的模式。 四、提炼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创新模式 教师培养学生不是为了墨守成规,是为了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所以有的老师,有的专家对教师这种范例式作文教学法有持反对的意见。究其原因,是他们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只看到缺点,没有看到范例式作文教学法给学生带来的益处;只看到了对作文范式的继承,没有看到对作文模式的创新。“没有旧,何来新?”“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对课文的认真分析和提炼,就不会有基本的作文范式的掌握。没有基本作文范式的掌握,就不会有作文范式的创新。所以,教师提炼作文模式,就是让学生掌握作文模式。只有掌握了基本的作文模式,新的作文模式才会自然形成。这是唯物史观里的对历史的“扬弃”。“扬弃”不是抛弃,而是继承中的发展。范例式作文教学法就是继承中的发展。 注释: [1]乔伊斯,韦尔著,荆建华译.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7. [2]郭璞,刑昺疏.十三经注疏 尔雅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619. [3]沈括著,张富祥译.梦溪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2009:179. [4]许慎.说文解字[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284. [5]元·刘壎.隐居通议·欧阳公[M].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4:216. [6]孟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11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