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形式主义文论观与语文教学 |
范文 | 一、前言 形式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广阔和深厚的哲学基础。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理论有力地呼应了哲学中的“语言论转向。”在此之前的主流哲学家认为:语言是理性的辅助性工具,充其量只不过是哲学的附庸。对此索绪尔首先提出异议,他认为语言是独立的规则系统,是它控制着理性而不是相反。他的语言与言语、所指与能指、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等理论,启发人们不是研究语言作为理性工具的特性,而是关注语言本身的规则系统。对于文学研究而言,就是要转向文学语言的形式的研究。至此文艺学研究从关注社会历史、作家传记等外部研究转向了作品的内部研究。 而语文教学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文学类文本,新课程标准对于各阶段的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关于阅读教学指出:“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可以看出,新课标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对文本本身的体验,教师的分析或远离文本或对文章作者、社会历史条件等进行过度讲解都是不可取的。 那么,怎样将形式主义的方法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呢?本文将予以探讨。 二、理论背景 形式主义是在二十世纪西方“语言论大转向”的浪潮中形成的文艺批评方法,影响力较大的派别有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法国结构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是一种注重文学作品形式特征分析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流派。雅各布森认为文学性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1]。文学性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本质属性,而文学性则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就是语言的陌生化。什克洛夫斯基曾说:“‘陌生化主要指的是通过变异的艺术形式而使对象变得陌生从而恢复人的感知力和增强对象的审美效果。具体的讲就是通过‘词语的复活使语言变形并具有阻拒性而难以理解,从而增加感知的难度和延长审美的时间长度,其目的是指向审美自身。”[2] 新批评将“文学性”看作是文本的一种“语义结构”,着重于探讨文学作品“语义结构”的构成特征。布鲁克斯在《精制的瓮》里也声称,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诗之所以是诗”,一首诗就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实体[3]。新批评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批评概念,如作品本体论、有机整体论、张力、复义、朦胧、反讽、细读法等等。这些概念的提出为新批评成为一种易操作的批评方法提供了参照,以至于它一度占据美国文学课的大学课堂。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主要是运用结构分析方法来研究文学的一种潮流或倾向,其目标是寻找“永恒的结构”。韦勒克认为,结构主义学派批评家的功绩就在于他们“把传记、心理研究和对外部条件与影响的研究压缩到最低限度,他们一心投入对艺术作品的研究,把艺术作品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符号的整体系统,用这个系统完全克服了过去的内容与形式的区别”[4]。 以上三种批评方法虽有区别,但却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它们都认为文学研究应该是在关注语言的前提下对作品进行本体论研究,研究的重点应是文本的内部。当然,形式主义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它把文学看成一个封闭自足的个体,从而阻断了它与外界的联系,最终导致这种批评形式的衰落。因此,教师在运用它指导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扬长避短。 三、形式主义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下列不足:1.教材的编写者给了具体文本过多的附加信息,致使教师和学生对这些信息形成依赖,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空间,编者的思考代替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考;2.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待丰富。很多语文课堂还存在“满堂灌”的现象,教师成了整个课堂的独舞者,没有把课堂交还给学生;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有很多学生已经形成了“教师讲,自己记笔记”的习惯,缺乏自己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 基于以上不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直触语文材料——前提条件 形式主义主张通过文本本身来研究语言。那么,学生要学好语言,就应该直接接触语言。因此,编者可以将文章阅读导引等作为一个附件放在教材最后,学生学习课文之后可以把它们当作参考资料进行了解,一定不能放在每篇课文之前,给学生一种“先入为主”的思考范式,阻碍他们自主思考能力的养成。 语文课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主要途径,文学类文本能让学生感受到母语之美。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可以感受不同作家“陌生化”了的语言,如郭沫若的诗歌语言形式和徐志摩的语言风格是明显不同的,一个雄浑大气,一个细腻优美。学生如果能直接地去接触这些语文材料,就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自然而然地就将“细读法”应用到了自己的学习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样他们就能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语文的规律。 对于大中专学生,要鼓励他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教师的点拨下是能够体会文本语言层面的复义、朦胧和反讽的用法的,从而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张力。 (二)适合的教育理念——关键因素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导因素,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着课堂教与学的模式。教育理念不在于新旧,重点在于适不适用于现行的教学材料和教学环境。形式主义虽兴盛于上个世纪三十到七十年代,但它对于语言教学却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并不是说旧的都是不好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形式主义作为西方文艺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是广大语言教育者应该了解的理论。通过学习,教师就会知道文本内部的研究应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就不会给学生灌输教学资料里的现成的内容和“答案”或把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用形式主义的方法指导教学,教师也会真正体会到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理解视角是多元的,教师是不能够用一个固定的、绝对的文本阐释来说服所有学生的。于是教师就会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而且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就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他们就会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语文教师除了要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还要扩充自己的文艺学基础知识。 (三)自主学习能力——必要条件 形式主义本身要求文本的读者——教师和学生(主要是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学生首先要摆脱依赖教师和参考资料的心理,在语文课堂上要切实地行动起来,积极思考。 学生独立学习一篇课文要学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于不同修辞手法的使用效果也要进行比较和探索。对于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学生独立欣赏文学作品,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样一来,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就得到了发展,在此过程中他们也进行了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等也相应地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学生也学会了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语言素养潜移默化地就得到了提升。 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养成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就一定会体验到学习语言的真实感和成就感。所以说,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将形式主义研究方法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必要条件。 四、不足之处 运用形式主义方法指导语文教学,必然存在形式主义方法带来的弊端。语文的教学不可能只局限于对文本内部进行研究,它斩断了艺术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而它逃脱不了被人们诟病的命运。 五、小结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可取之处,所以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理念指导具体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 (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文学观念的变革与语文教育关系之研究》(课题号D/2013/02/544)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艾亨鲍乌姆.谈谈形式主义者的问题[A].十月革命前后苏联的文学流派(下编)[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206. [2]转引自〔俄〕波利亚科夫编,佟景韩译.结构—符号学文艺学——方法论体系和论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315. [3]兰色姆.新批评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84. [4]史洁.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张小华 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阜宁分院;江苏省盐城市阜宁高等师范 2244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