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识字与写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范文

    原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先生曾经指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而美育虽然渗透在学校的所有学科中,但不可否认的是语文学科中蕴涵了较多的美育成分。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语文美育的作用,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系统中最基本的美学元素,也是中国人审美智慧的结晶,学好汉字,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不言而喻的。

    识字与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是教学的重点,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中蕴涵了不少美育的因素。比如汉字本身就如诗似画,不谈其笔走龙蛇的形体美,单就其整体布局而言,就让人赏心悦目,而且汉字中蕴涵着丰富的义理,这些丰富的义理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观。那么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中,如何使汉字从抽象的符号转化为“诗画”,进而让学生得到审美教育呢?笔者有幸聆听了汉字字理专家黄亢美老师在扬州市美琪小学开展的两堂公开课,即《台湾的蝴蝶谷》和汉字活动课,黄亢美老师用字理教学的方法,不仅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汉字的美,而且提升了学生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效果颇为理想。本文就以黄亢美老师的教学为例,尝试归纳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方式。

    一、巧借图画,重现汉字的美

    汉字最早脱胎于图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为了提高汉字书写的效率,汉字的字形虽然不得不形成自己的演变轨道,但是其“始终表现为变‘随体诘拙的描摹物象线条为顺应生理习惯的直线组合结构”[1],因而表意性仍是汉字与生俱来的属性,这就决定了汉字富有图画美的优势。黄亢美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汉字本身的优势进行教学。

    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由于扬州地处江淮平原南端,扬州本地没有任何山谷,因而二年级的小学生对“谷”的理解可能存在障碍。全文共227个字,“谷”字就出现了9次,而且“谷”字贯穿全文的各个段落,能否对“谷”字有清楚的认识,关系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二年级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黄亢美老师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对“谷”字进行讲解时,采用了画图的方式。黄亢美老师首先画了一幅图,画面上两座山,两山的交接处形成山口,山口的上方是一些雨滴。其次,黄老师在黑板上把“谷”字写下来,结合图形告诉学生,“谷”字的上面两点表示的是雨水,雨水从山坡两侧向下淌,再从山口流出来,因而“谷”的上半部分表示水流,下半部分就表示峡谷的出口……通过黄老师生动形象地讲解,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就能学会“谷”的写法,而且理解了“谷”的本义。

    追溯“谷”字的起源发现,在甲骨文中,“谷”字=(水的变形,表示涧水从山坡两侧向下淌)+(口,通道,山口)表示涧水通道,由此可知,黄亢美老师在充分把握和理解了“谷”字本义基础上,才能用图形结合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谷”字之美。而且黄亢美老师在课上多次强调,理解汉字的本义,能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把握汉字的基础上,借助汉字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强调“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黄亢美老师提倡的“在字理析解中了解汉字形义的演变情况”[2]的做法,在贯彻课程标准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虽然汉字在演变的过程中,其图画性在削弱,但是我们仍可以从不少汉字尤其是象形字中感受得到其本义,如人、子、口、山、弓、龟等。教师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过程中,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如果能借用汉字的字理,巧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指导学生追本溯源,找出它们的发展轨迹,相信这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美,而且能让他们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在潜移默化中就增加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妙用肢体,展现汉字的美

    先民们在创造汉字之初,就遵循着“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原则。不论是“诸身”还是“诸物”,都是直观形象的,这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相比,“象思维是汉民族思维的一大特色”[3],汉字的构形也深受象思维的影响,而汉字“象”的特点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中借用肢体语言,再现汉字的美,这也说明汉字自身为教师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提供了可能性。再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具体形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等特点,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根据实验研究指出,信息传播的总效果=7%的语言文字+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动作,在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由此看来,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黄亢美老师在教学《雷雨》时就借助肢体模拟下雷雨时的场景,从而让学生理解雨字的两点要斜斜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师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也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黄亢美老师在教学《雷雨》时,运用肢体语言,为学生创设了雷雨的情境,在雷雨的情境下,学生学习雷字和雨字的写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比如教“掰”字时,做两手分开的动作;教“大”字时,教师把手分开,成一字状等等。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不仅有利于表现汉字的美,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展开联想,领悟汉字的美

    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表意性仍是汉字的一大特征,它的构形理据源于字义。虽然汉字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具有了自身的美学内涵,比如形成了众多的偏旁部首,具备了无限的组合方式,产生了丰富的视觉效果等等,但是所有这些的发展追溯其源头,都可以找到它们的本义。为了提高书写的效率,汉字的图画性逐渐减弱,因而在很多汉字中,只看其字形,想要找出它们的字义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教师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发现汉字字形和字义的关系,从而领悟汉字的美。

    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副教授乔晖老师认为,学生们喜欢上黄老师的课,其中一个原因是“黄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借助字形进行诗情画意的联想与想象,为学生打开心窗,让学生学会用心去观察汉字与事物的联系”[4],下面分享一下黄亢美老师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中是如何指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

    比如,在扬州市美琪小学开展的汉字活动课中,有一个环节是偏旁变位。在这一环节中,黄亢美老师首先在PPT中呈现了一组汉字,即阳、险、阻、陆、陡、防等,然后让学生找到这些字的共同特点是有“阝”,然后问学生“阝”表示什么意思,不少学生认为它和耳朵有关。此时,黄亢美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阝”的本义,而是把“阳”字逆时针旋转90°放下来,然后指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阝”就像一座座山岭,而“日”就像太阳,“阳”就是太阳从山岭中升起的样子。此时再问学生们“阝”表示什么,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阝”表示山岭。相信学生们下次再看到带“阝”的汉字,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和山岭有关,这种“教一个得一串”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汉字的学习效率。再如,黄亢美老师谈到“朝”字时,说有的老师在教“朝”字时,告诉学生“朝”字就是“十日十月”,从字形上来看,“十日十月”的教法确实有利于教会学生“朝”字的写法,但是学生们还是不理解“朝”的字义。黄亢美老师在教“朝”字时,仅用一句“一轮红日升草间,一弯残月挂天边”,就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对这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展开联想和想象,这种教法不仅有助于记住“朝”字的字形,而且能让学生理解“朝”字的字义。

    汉字本身就如诗似画,教师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汉字的字形和字义特点,借助图画、猜字谜、编顺口溜、配歌谣等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不仅让他们学会写汉字,而且让他们理解汉字的字义,从而真正领悟汉字的美。

    当然,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不仅要有较好的文字学基础,还要能把握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而且在教学中需要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只有这些都具备了,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领悟汉字的美,进而达到在识字与写字中获得审美教育的目的。

    注释:

    [1]陶霞波,刘志基.汉字艺术[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13.

    [2]黄亢美.字理+心理=合理——凸显字理,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J].小学教学参考.2005,(11):10.

    [3]李土生.汉字与汉字文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60.

    [4]乔晖.扎牢字理教学的根——从学生评教品黄亢美识字教学的魅力[J].广西教育,2012,(10):29.

    (司淑丹 ?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0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