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略论新课改下初中古典诗词教学 |
范文 | 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对诗词的教学,笔者以为在目前的形势下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诗词是先哲圣贤大师们留下的精品,我们应当去继承它,另一方面由于古典诗词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现在的生活相去甚远,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对诗词里所反映的生活画面生活场景一无所知,所以我们急需要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文学教育。沉迷于游戏中的学生,无法体会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情感美、语言美、意象美。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更好地贯彻课标要求,更高效地实施古典诗词教学,就成了亟待探讨的问题。 一、反复朗读品味诗词的语言美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和审美情趣。”这是《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的要求。现行的各种版本的教材里,古典诗词是重头戏,尤其是北师大版的教材,一个单元十几篇古诗词,更彰显了编排者的意图。那么教师如何教授这些诗词呢?读是基本的,如何读才能领会诗词的艺术魅力,这就成了教学的关键。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尤其是诗词,更是语言的艺术。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反复朗读,直到朗朗上口,才能品味出诗词音乐美,尤其是唐诗的平仄音节,配上音乐,带着感情大声的朗读,听起来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在这种富有韵律的节奏感中,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自然而然地就会显示出来,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 “语不惊人死不休。”为达此目的教师要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范读是必要的,对于七年级的新生,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老师范读后,让学生自由读,以达到流利的程度,教师还可以指名学生读,检测一下他们读的熟练程度,还有对诗词的理解程度。中间可以穿插一下其他的朗读方法,如表演读、男女生齐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等,为的是提起学生的兴趣,不至于采用一种方法过于单调让学生产生厌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读到一定程度,诗词的语言美自然能够使学生理解。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描绘了一幅有声音有图像的春景图,山间村庄周围,杏花怒放的枝头,蜂蝶飞舞,嘤嘤成韵,树下一小孩久久仰望,还可以想到村子里鸡犬相闻,炊烟袅袅。品味到这个地步,让学生再品读“闹”字。天空里有风云相逐打闹,枝头有蜂蝶嬉戏打闹,树下有小孩追逐打闹,村庄里有鸡犬相闻打闹,山坡上有牛羊追逐打闹,河里有游鱼嬉戏打闹等,一个“闹”字,把一个热闹的山村点染出来了,如果是丹青高手,可以绘出一幅生动活泼的画幅来。这就是诗词语言美的魅力所在。 二、咬文嚼字品味诗词的思想情感美 教师要教给学生读诗词的方法和策略。不能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讲完后学生还是不知道诗词怎么样来品读。品读诗词,就是要通过关键的诗词名句,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所集中的地方,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去接触感受作者的内心,与先辈的情感思想碰撞,激起心灵的火花。当学生诵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时,看到的是铮铮铁骨的易安居士,而不是“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通过这样的对比,其人其情,立体地呈现了出来;当学生吟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想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中华民族的的脊梁所在,民族魂所在,民族精神所在;当学生低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看到的是一颗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当学生高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时,心中定会激情昂扬,扬帆奋进。让学生从这些诗词中汲取精神营养,谱写自己美好的青春篇章。 三、分析形象美,领悟意境美 艾青曾说过,诗人一方面通过刻画的形象理解着世界,一方面又借助于形象向人解说世界。诗人在艺术形象中寄托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营造一种氛围,让人领悟其中的韵味,这样就能创造出诗词的意境,给人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体验。 如七年级课本里的《天净沙·秋思》,短短的28个字,词人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这12个意象,寄托了诗人的情思,他看到了秋天肃杀的景象,想到了自己漂泊在外的孤独凄凉,描摹出一幅“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意境非常优美。读完以后,眼前仿佛绽放着雨后的菊花,形态万千。诗人悠闲地望着远山,天上飞鸟相与还,山上白云朵朵,树木葱葱,山下流水潺潺,田野里农人在耕耘着,真是一副优美的山水画卷。如此的画卷在诗词中举不胜举,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欣赏它的语言美,情感美,更应欣赏它的意境美。 总之,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一个善于思考教学的老师,他总能找到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在古典诗词的殿堂里徜徉,欣赏诗词的语言美,从而学会遣词造句;欣赏诗词的情感美,懂得写作中怎么表情达意;欣赏诗词的形象美,知道怎么样去描写人物;欣赏诗词的意境美,体会文学作品的内在美。通过诗词的熏陶,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春智 ?甘肃省高台县南华初级中学 ?7343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