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刍议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
范文 | 采用组合型的体验式文言文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活动,抓好契机等将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向学生们进行有效的传播,把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深植于学生的行为之中,使之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自觉反馈为品行。这是文言文体验式教育真正获得的成功。语文教学内容中文言文这一块是学生学习的重灾区,有人戏谑为“难于蜀道”的学习之路。由于文言文是学生平时几乎用不到的语言表达方式,接触得少又晦涩难懂,为图省事,语文教学时往往由老师带领学生朗读古文经典,再由老师向学生作古汉语文意的解释,最后,老师随堂指定学生背诵。背诵内容将作为以后的测试内容。这种带读、释义、背诵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不足,单调枯燥有余,很难引导学生对语文这一科目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 新课程大背景下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让教学形式更丰富,让学生乐于学习呢? 记得牛津教师科翰(Kurt Hahn)曾经这么说过学习,“如同学游泳、学脚踏车,因为经验来自亲身体验,就会深刻得终身不忘。”这就是他所提倡的体验式教学。 什么是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个“过程”,是个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尊重和运用被教导的知识及能力的过程。它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个体差异、尊重自然、尊重人获得知识的自然法则的教育方式,致力于让参与者将自己的智力、情绪及行为全部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如何省时省力地将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向学生们进行有效的传播与教学,始终是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体验式教学不失为一种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一改以经典诵读为主的单一手段的文言文教学现状,让学生在更广泛的社会实践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精髓。因为身心体验中华传统文化,进而深刻地激发起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切入实施。 方法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习的形式,一改往常文言文学习的枯燥面貌。 随着网络的普及,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学习、乃至生活的习惯,这也给体验式教学方式加载了广阔的新空间。 教科书里《论语》以及其他文言文的摘选内容,可以在一些知名网站找到资源。其中不乏原文讲解、原文朗读、原文跟读,甚至还配有动画讲解。这些既可在线观看,亦可下载。比起纯文字,这些有声朗读、生动的动画可谓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深入浅出,令人印象深刻,读来不乏味,做到寓教于乐。 这种利用公开资源,营造感官体验的课堂技巧是较易实现的。这种方法将学生的视觉、听觉与语言等“感官”集合到媒体传播的趣味之中,把文言学习的课堂上的轻松变作分段的“感官体验”。不经意间,学生们在课堂声声跟读,朗朗上口,不自觉地融入在古文古韵的诵读美、节奏美、语言美、寓意美之中。那些艰涩难懂的文意哲理用动画形式表现出来,能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里明白,便于感受文言文字之简約,文意之丰富等这些美好的方面。 方法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向别人学习,结合传统节日丰富文言学习的方式。 追溯历史,我们知道,在中华国学的传承熏陶之下,台湾、日本、韩国等与我们的家庭观、价值观、美学观基本是一致的。可见中华国学的影响力,是超越国界、超越政治、横跨历史的。这样的“文化自信”诚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为了让这些方式融入学校的具体班级活动中,让学生提起国学就骄傲自豪,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可以借助一些形式来拓展文言文学习的空间。 在我国有一些学校利用成人礼形式,用穿汉服说文言的方式,习诵《论语》宣告自己已经成人了,开始有责任感有担当了。在与我们同根同源的台湾,作为台北历史最悠久的小学之一,位于孔庙附近的大龙小学一直以传统经典文化教学独树一帜。这里的孩子们在每年的孔子诞辰日,都会参加祭孔大典的演出。参加祭祀典礼的师生们身披黄色绶带,伴随着庄重肃穆的礼乐声,舞生起舞,行初献,亚献,终献之礼。整个祭孔大典在共同诵读论语中圆满结束。可想而知,在这种切身体验下完成的节日庆典,会带给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学子莫大的情感体验。看到别人这样纪念自己的成长历程,学生也会有所触动。 方法三、引导学生多参加公益性的夏令营活动,拓展文言文学习的空间,延伸文言文学习的外延。 学习文言文,就从体验国学开始。前面提及的利用网络媒介和传统节日的形式让学生从中涉及感官体验、情感体验和成就体验,操作起来显得简单、易于重复。坚持施加这些体验过程,可实现青少年学子对中华国学的普及性认知。而要将体验国学提升到更深刻的“精神体验”层次,笔者认为,品质优良的国学夏令营活动,是一种强化青少年从精神方面来体验中华国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笔者曾经亲历过一次国学夏令营,主办方将所有的营员集中到颇具古色古香的建筑中,把大家与灯红酒绿的世俗世界隔离开。所有的人到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中,从古典建筑里就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奥精妙,营造出学校教学所无法与之相比的体验环境。 参加活动的营员来自全国各地,突破了地域的局限,通过设置不同的活动,从生活中理解书中的要义。学生从课堂里学来的《三字经》《弟子规》里关于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等落实到生活实处,理解透彻,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尤其是最后的学习成果汇报,他们分享各自的感受,互通自己的观察结果,各自所切入的角度不同,视野不同,带给每个人以心智启迪。这都是对课堂教学非常有益的补充。正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比书本理论可有帮助多了!还有比如鼓山幸福体验亲子营,有表演艺术、游戏劳作、故事分享等多元活动,让小朋友亲身体验以伦理学习为主轴的营队内容,自然而然学会生活礼节,以及养成孝顺、合群、知足、感恩、共享等美好品格。 方法四、抓教育契机,积极引导,从精神层面激发学生养成自觉接触文言的习惯,让学生强化体验式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曾经有个学习语文很吃力的学生写过这样一段话,“看到那些之乎者也就让我脑袋疼。算了,我一现代人就别折腾了。笔者做个为文言骄子们鼓掌的人,鲜花总需要我这绿叶陪衬”。说这样话语的学生往往是没能领略到我们国学的趣味,没体会到文言的精妙。他们的学习思想还有待纠正,学习态度有待端正。对于这样的学生,针对性地引导他们看一些励志的文言文,短小精悍,理解难度不大,但道理深刻。当学生发现短小文章,简单几个字就包含那么丰富的内容时,他们或许就能做到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从文言故事里汲取精神营养,爱上言简意丰的文言文了呢! 总而言之,新课程一改只重分数不重实效的教学方式,在这组合型的体验式文言文教学中,把中华传统包含的“儒家治世、道家修身、佛家养心”的精华深植于学生的行为之中,使之自觉反馈为日常品行。 当学生体验后可以把他们的良好体验自觉地转化为良好的生活行为的时候,正是国学体验式教育真正获得成功的时候。在这样的体验者身上,教育者帮助他们实现了从感官体验到心灵体验的完整蜕变。体验式教学简直就是爬学习之山的天梯啊!诚如是,那文言文的教学道路还会难于蜀道吗? (李小华 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 3508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