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利用语文教材资源进行写作指导 |
范文 |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严重脱节,课文教学只是讲解课文,作文教学只是针对固定的题目、材料进行习作训练,两者之间联系很少。对于课文教学,教师会从句段到篇章,从大意到中心,从分析到归纳逐一钻研,耐心体会。在作文教学中则过分强调语言文字的雕琢和写作技巧指导,每次的作文指导与讲评也遵循相同的步骤:审题、构思、列提纲、选材、一般要求、佳文示读、通病例讲等,为作文而作文,学生根本无法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为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组建起一个能够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平台,在课文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利用教材中的写作资源进行写作指导,以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一、积累教材资源 初中阶段教材中有佳作上百篇,如果巧妙地加以使用,对学生的写作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许多佳作被大脑吸收、交汇、消化,其中的炼字技巧、用词艺术、特殊句型、典型结构等会被学生牢记于心,当写作需要使用结构、语汇时,它们会经淘汰、筛选源源不断流出笔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笔者首先会给学生开列一些必读书目、必背书目,让学生加强读背积累,来丰富教材资源。 二、进行写作指导 在平时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渗透作文教学,指导学生研究课文的标题,让他们学会如何拟个醒目的标题;指导学生研究课文的开头,让学生掌握写好作文开头的方法;指导学生研读文章的结尾,让学生习作的结尾更加绚丽……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笔者发现效果很明显,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技巧等都有了大幅度地提高。 如笔者让学生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体会作者对两种生活的描写,感悟对比手法的特色,学习对比描写的方法并加以运用;从《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学习运用倒叙写法等;从《鸟》中体会修辞手法及反语的运用,同时体会作者语言之丰富、用词之巧妙。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作文教学,进行写作指导。 (一)从研读文本中渗透写作指导 笔者让学生一起品味课文题目、品味开头结尾、品味课文语言、品味课文构思与立意,在品味中学习、提升。具体为: 一是借课文文本丰富学生语言。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用词生动、句式灵活、修辞优美、化用诗词巧妙的句子,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 二是借课文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文中作者看待问题的思路,可启发学生去思考、去创新,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例如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阐述,就能借课文思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写出立意新颖独特的作文。 三是借课文表达方法深化主题,完善作文结构。例如,《故乡》一文就通过描写二十年前后闰土与杨二嫂生活的不同,以对比来深化主题;也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借鉴课本中课文的结构,例如,总分总结构、倒叙结构、插叙结构、先叙后议的结构等。 (二)从仿写训练中加强写作指导 利用文本中的写作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是利用整个课文进行仿写训练。学《藤野先生》可让学生仿写《我的老师》,学《赵州桥》可仿写《××桥》,学《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可仿写《我们的校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佳作,都值得反复诵读,体会语言、结构、写作技巧等,进行仿写训练。对不同写作水平、不同年级的学生,要选择合适的课文仿写。 二是利用课文中的句段进行仿写训练。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中有不少文笔优美的景物描写,如“月明风清的夜晚……像一片芦苇,奔着东南”,“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等,可让学生仔细体味后,再仿写几句。选择课文中用词生动、句式优美、灵活运用修辞、化用诗词巧妙的句子指導学生仿写,可在点滴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资源进行写作训练与指导,让它渗透到学生的文章中去,并持之以恒,可以对学生的写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假如我们能再进一步,继续深入探究体会,我们还能发现很多可贵的写作训练资源与训练机会,将这些可贵的资源与机会巧妙运用起来,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在阅读与反思中提高 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是获取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因此,笔者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和学生手中的课外读物,每周组织一次读书活动,通过“借读”和“换读”,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扩充学生视野,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同时,笔者要求学生每周做一次课外读书笔记,在对优秀文段进行摘录的基础上,对读书的心得体会进行记录。经过这样的引导,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独特素材的好习惯。此外,阅读成果的展示也是学生素材积淀的有效形式,如举办手抄报专栏、经典诵读活动、优秀读书笔记展览等。在学生积累起丰富的素材后,将每次习作所要用的素材按构思的顺序组合起来。注意素材要衔接精密,素材与素材之间最好有过渡句来连接,这样可以使行文流畅;也可以引用名言警句引出材料。有时候还可以通过镜头式的方法将材料用到文章之中,这样就可以免除过渡句的使用。运用素材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偏题,所以,平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整合创新,抓住题目要求和材料本身特点纵深挖掘思考,这样必能水到渠成地写出精彩的文章,也就能真正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以我手写我口”。 以读促写,才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行拓展和升华。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适度的写作训练,可以将阅读引向深入。可以仿写,可以创写,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学以致用。 总之,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真正把课文教学与写作教学密切结合起来,督促学生学会观察与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库。这样长期坚持,必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李斌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学区 7330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