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职语文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三美”赏析
范文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经典的写景散文,位于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题目“我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指“立于山脊”的“我”的小屋,又指“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课文以全景式的描写横向展开,然后由实而虚,虚实结合,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飘渺的诗的境界,耐人寻味。文章很美,从文字所描写的画面来看,有远山、小屋、绿树、花园等景物,景色唯美,意境深远;语言很美,字字珠玑,清新而自然、纯净而恬淡,没有丝毫杂质;文中所抒发的情怀更美,热爱自然,追求独立、自由、安静的生活环境。下面分别来探讨一下绘画美、语言美、情怀美的赏析。

    一、绘画美——文中有画,画中有文

    《我的空中楼阁》文字中尽是美妙的画面,你看那郁郁葱葱的远山,你看那掩映在远山中立于山脊的小屋,还有那满山遍野的鲜花,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给美妙的画面又添加了诸多色彩,再看那天边的云和霞,夜晚的小屋,点点灯光点缀了黑夜,门外还有鸟语花香,这该是多少人羡慕的生活环境,难怪李乐薇先生如此痴迷和眷恋小屋。在进行画面美的教学时,先带领学生品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咀嚼,回味课文所呈现的画面,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再次聆听课文录音,想象着文中的美景,然后观看视频画面,将文字和画面结合起来,体会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意境。我们来赏析几个画面:

    画面一: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赏析:一句句优美的语言,勾勒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看吧,山上的小屋如同一片风帆,一只飞雁,蓝色的小屋给大山带来了生机和情调,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小屋的亲切、珍爱与赞赏之情。

    画面二: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赏析:这里是花的海洋和世界,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把小屋装饰得美轮美奂,还有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云或霞,这样的环境让人身心舒畅,享受着人间清福,一天一个美梦。

    还有大地的灵魂——树的画面,丛山掩映之中,树木笼罩之间,那屋凌空而起,姿态翩然,小屋在树的点缀下变得极有灵性,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

    引导同学们,拿起画笔,将这篇美文画下来,用图画来勾勒作者笔下的美景,尤其是学前班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是很强的。画面美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在教学时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两人或三人一组共同创作图画,然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学生自我评比,教师给予精神鼓励。

    二、语言美——字字珠玑,清新自然

    这里可以从三个侧面来赏析:语言的修辞美、语言的诗意美和语言的音乐美。

    语言的修辞美。这篇文章在修辞上用得最多的是比喻,明喻、暗喻、薄喻均涉及到。作者把山比作眉黛,比作花蕊、水面、天空,而把小屋比作眉梢的痣,比作鸟、蝶、风帆和飞雁,这些比喻奇特,生动而传神。

    结合当前中职生的文化特点,将语言美的赏析尽量通俗化,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比如在分析下面的博喻时,可以这样讲解: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在讲解这个博喻时,先引导学生弄明白什么是比喻,比喻的类型,再介绍博喻的特点,即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也可以这样给学生解释,博喻的特点是一个本体。多个喻体,一般是三个以上。这样一来学生就明白了,然后来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如本文出现的博喻,作者将山比喻成水面、天空、底色、山川美景;将小屋比喻成风帆、飞雁、色彩、生气和情调。这是将山和小屋分开来讲的,还可以将山和小屋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讲解。本篇文章出现了很多新奇的比喻,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来,然后说说运用比喻的好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语言的诗意美。本文化用很多古诗句,增添了文章的诗的意境。比如说“山如眉黛”,即是化用了王观《卜算子》里面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而“山也虚无”出自王维《汉江临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化用李白的《望天门山》“孤帆一片日边来”;“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化用温庭筠《菩萨蛮》“雁飞残月天”。这些美妙的句子,文字优美、字字珠玑,使得文章的意境深远。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指导学生分组查阅王维《汉江临眺》、李白《望天门山》、温庭筠《菩萨蛮》等相关诗词,还可以结合中职生的特点,制作相关的PPT课件,上课时再请学生代表进行品读和解析,结合本文意境,仔细品味散文语言的诗意美。

    语言的音乐美。课文语言整散句交错运用,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语意连贯,增强音乐感。比如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这些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鲜明,富有音乐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仿句训练,细细品读句子。

    三、情怀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而本文的“神”,即是作者所抒发的情怀,作者借助山上的小屋,抒发对独立、安静、自由的生活环境的向往。小屋在山和树的笼罩下是自由的、安静的,这是一种实写。引导学生想象自己住的小屋,或者是梦想中的小屋,有海之屋、树之屋、山之屋、梦之屋等等,每一种答案都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追求,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怀的教育。当前的中职生在三观方面有些迷茫,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对于物质的追求太过于庸俗,这里正好可以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情趣,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文中的很多句子都透露着健康的情趣和唯美的情怀,读来让人耳目一新。比如: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游目骋怀;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这些句子都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由快乐的生活,向往独立人格。

    为了进一步探讨和赏析本文的情怀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比赏析,比如我们可以引入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一下两者异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田园诗以精确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新雨后的山村景色,表达诗人热爱大自然,陶醉于闲适、恬淡生活的情趣。和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进行对比赏析时,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合理的、健康的即给予鼓励。

    為了配合本文的教学,结合中职生的特点,笔者在课下还组织了“打开窗子看自然”的课外活动,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使这篇散文的赏析更加接地气。活动目的是掌握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多种写作手法,配合课文进一步理解本文的绘画美、语言美和情怀美。活动程序如下:首先明确任务——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在课外尽量搜集与主题相关的美文、诗词和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文资料,诵读中去接近自然、洗去灵魂上的尘埃。第一组山水风光组,搜集散文;第二组人与自然组,搜集古诗词;第三组民风民俗组,搜集资料图片,撰写介绍性文章;第四组保护地球组,搜集图片、视频,制作公益广告。本活动配合了课堂上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加强了对于“三美”的赏析。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意境隽永的耐人寻味的散文,这篇出色的写景散文,气韵生动,情采飞扬,是一幅用文字描绘的淡雅国画,是一首感物咏怀的无韵诗。绘画美、语言美、情怀美的“三美”赏析是文章的重难点,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即是作者感情的外化,情景交融。本文主要探讨了“三美”赏析的内容,在教学时要立足于具体的事物,不能架空,一定要结合当前中职生的特点,不必将情怀太过于拔高,而是可以组织一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赏析课文。

    参考文献:

    [1]倪文锦,于黔勋.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倪文锦.语文教学参考书(基础模块)(上册)(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陈金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集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刘传洋 安徽机械技师学院 23205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