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开展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范文

    赵志伟

    【摘要】语文教学与阅读密不可分,而“名著”更是人类文学史上集万卷而凝成的精华,通过阅读名著可以让学生主动去体会文章中的文采、内涵。语文教学中更是离不开阅读,初中生对世界的认知还不全面,如何引导学生做到对名著进行“喜读”“会读”“深读”是每个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当前初中语文名著教学现状进行探析,并提出一些教学策略。目的是通过研究,找到“如何正确地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采用阅读名著的方式进行教学,并探讨本策略的可行性”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教学;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教学一直占据很重要的比例,名著阅读是一个分值不小且必考的考点。名著阅读,要体现学生对名著的技能掌握,更凸显学生的知识水平。那么,浅显的阅读定不能满足中考的要求,教师针对这点让学生把握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内涵,体会名著的写作艺术,理解阅读的意义,最终实现名著阅读的内化,从而达到提升语文素养和培养人文情操的目的。近年来,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拿到的分数不容乐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不喜欢或者根本不读名著,还有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名著阅读教学落实得不够,除此之外,现在的名著阅读课堂中还存在阅读教学方法和技术落后的情况,这些是学生名著阅读能力不足的原因。面对这样的问题 ,教师就要将名著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用一些有关的小故事或者事件对学生进行讲述,激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还有就是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结合信息技术来提高名著阅读教学的时效性。

    一、通过教师引导,开展名著阅读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更喜欢短平快段子式的文章,对有深奥意义的文学名著一般有所抵触,认为那些是老土的“古董”,不是“小鲜肉”。名著与现代生活有一定距离,其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特定的人物特征,特定的语言叙述和表达方式。学生在不了解的前提下阅读起来会有一定难度,会显得枯燥无味,无法达成共鸣,故不愿意深读,细读。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名著的意义与当今时代相结合,学生不了解阅读名著的好处,认为没有用处。为了应对考试,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反复强调人物形象,从而让学生将教师理解的人物形象变为自己理解的人物形象,但是教师需要知道在实际的考试中,通常是给学生一些名著文段,而考题往往是给你具体名著文段却考本文段前或后的相关情节。正是因为教师在教授时一直将其他内容略过,这就破坏了整体结构,使名著失去了美感,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对名著的学习。在教学设计上,教师疏于对名著阅读的相关引导,只是课前对课本内容相关的背景做简单介绍,学生对名著了解过少,兴趣索然,教学事倍功半。教师在平时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需分清课本内的文章阅读与名著阅读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可以将课本内的文章做一个延伸,与跟课本内容相关联的名著结合起来,這样既让学生接触到了相关名著,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引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师可以查阅与名著相关的一些事件,有趣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讲给学生并同他们作相关的探讨。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上册中,《故乡》这篇文章就出自鲁迅先生的《呐喊》一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与学生做一个互动,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乡,并与文中所描写的故乡做一个对比,探讨一下相同点与不同点,这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热情,然后教师可以推荐同学去阅读《呐喊》一书并再次同学生进行关于内容的探讨,时刻与学生密切联系,学生自然会提升对名著的阅读热情。学生在阅读名著过程中,会了解其中的内涵,所表达的意义,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这其中会有一个不断分析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力会不断增强,眼界得到了提高,接下来接触其他的名著相对而言就会比较轻松,也更容易提起兴趣。为了保持学生的这种热情,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活动,类似“读书交流会”这种,让同学进行表达、交流,交换想法,进一步提升理解能力,提升对其他名著的热情,从而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循环。

    二、通过科学方法,开展名著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无法替代的。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文本细读法教学是一种很科学的指导阅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带领学生品味一些名家作品,还能够从中使学生的知识积累有所提高,从而为他们的写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以人教版九年级“名著导读”为例,教师在教授《水浒传》节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选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鲁提辖这一人物形象,教师可以结合文章中具体语言描写来分析。比如吃酒时听到隔壁金翠莲哭,“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可以看出鲁达的脾气火爆。得知金氏父女悲哭的缘由后,“呸!俺知道那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以及从侧面史进、李忠抱住劝道:“ 哥哥息怒,明日却理会,两个三回五次劝得他住。”同样可以分析出鲁达的脾气火爆和疾恶如仇。为了帮助金氏父女,鲁达向李忠、史进借钱“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可以通过这句话分析出鲁达的性格直爽。选文最后,鲁达打死郑屠之后怕吃官司但又碍于情面说:“你这厮诈死,等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边说一边大踏步地走了。”可以看出鲁达粗中有细的性格。除此之外,还可以从艺术特色的角度来分析,让学生从味觉、嗅觉、视觉的角度具体分析文章中对鲁提辖打镇关西的“三拳”描写。运用具体的阅读方法来指导学生阅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中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塑造的艺术。

    三、通过信息技术,开展名著阅读教学

    教师要利用好时代发展所提供的便利性,通过信息技术相关设备手段,可以将一段情境最真实地表现出来,对于初中生来说,生动强烈的视觉冲击更容易让学生印象深刻,更切实地体会到所表现的内容,也更容易产生深入了解的兴趣。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特点,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名著内的情境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提升学生了解名著的热情,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名著带给学生的教育意义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上册为例,其中有一篇课文是《杨修之死》,出自《三国演义》这部名著,教师在进行这篇课文的讲解时,可以采取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的形式,通过制作一小段动画或者视频电影、电视剧,讲解杨修是怎样的一个人,又因何而死,学生通过动画了解了课堂的内容,此时再讲解就相对简单,可以探究更深层次的内容,由此还可以将《三国演义》的其他内容作为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也会乐于去了解《三国演义》的其他内容,这个过程中不仅完成了课堂教学,也提升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结语

    名著是经过时代检验的经典之作,是人类文化历史中的精髓,学生应该多读名著,汲取名著中的精华。所以,在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了解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改变自身观念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与保持学生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提升文学涵养。

    参考文献

    [1]向文鑫.名著课堂,活力无穷——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例谈[J].文史月刊,2012(S3).

    [2]童剑.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5(18).

    [3]王慧文.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初探[J].知识经济,2007(12).

    (编辑:张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