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孔雀东南飞》未入《诗品》原因浅探
范文

    孙云云

    【摘要】钟嵘《诗品》品评了自汉至梁一百二十三位诗人,其中品评了无名氏所作的《古诗》,但却没有品评无名氏所作的《孔雀东南飞》。本文从《诗品》的撰写体例、《古诗》与《孔雀东南飞》的文坛地位比较以及钟嵘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标准这些方面,对钟嵘《诗品》品无名氏所作《古诗》却不品《孔雀东南飞》的原因进行浅探。

    【关键词】《诗品》;编纂体例;文坛地位;文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钟嵘《诗品》品评了自汉至梁一百二十三位诗人,其中品评了无名氏所作的《古诗》,但却没有品评无名氏所作的《孔雀东南飞》。对于《诗品》这样一部倾注了钟嵘一生心血的作品,其中品评的作品自然有其品评的道理,不品自然有其不品的理由。假若排除钟嵘未及目睹《孔雀东南飞》这一可能性,分析钟嵘《诗品》未品《孔雀东南飞》的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撰写体例

    (一)《孔雀东南飞》难以符合钟嵘《诗品》的撰写体例

    “《诗品》评五言诗,更是评五言诗人”,但《诗品》不评无名氏的作品,这是撰例。《古诗》和《孔雀东南飞》虽都作者不详,但细细查究,仍有不同之处。

    《古诗》是组诗,虽说“人世难详”,但约略可以推知为建安以前东汉末期的作品。《古诗十九首》见《文选》第二十九《杂诗上》,次序在伪苏、李诗的前面。萧统之所以这样排列,其用意和《诗品》所说的“固是炎汉之制”相同,只能肯定是汉代的诗篇,而不敢说是西汉或东汉的作品。李善注《文选》,据“驱车上东门”“游戏宛与洛”二句谓“辞兼东都”。意思是说,基本是西汉的诗,其中夹有东汉之作。近世研究《十九首》的人绝大部分则都认为《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末期。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综合现存的汉代诗歌来看,不到东汉末期,不会而且也不可能会出现《古诗十九首》这样成熟的五言诗。这十九首虽不是成于一人之手,但是同时代的产物则完全可以肯定。即我们可以说:《古诗》作者虽不详细,但其在汉代古诗系统中构成了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类型的意义,这个类型的古诗,就是汉代无名文人创作的抒情五言短诗。

    再来看一下《孔雀东南飞》的成作情况。关于《孔雀东南飞》的成作时间,学术界众说纷纭,至今悬之未解。费振刚主编的《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对《孔雀东南飞》成作时间进行了详细的著述,归纳起来,有三种说法:1.汉末建安。2.建安之后。3.六朝。目前学术界倾向于接受第一种,如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南北朝诗》、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余冠英《乐府诗选》、王瑶《中国诗歌发展讲话》、林庚和冯沅君《中国历代诗歌选》、北大编《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游国恩本及社科院本《中国文学史》、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杨生枝《乐府诗史》,以及一些单篇论文如王运熙《论<孔雀东南飞>的产生时代、思想、艺术及其问题》等皆从此说。其成作时间虽未解,但是,《孔雀东南飞》长期流传于民间,历经无数增减删改而终成其文,这一点应该可以让人相信。

    再将《孔雀东南飞》与《古诗》进行对比,虽都为无名氏所作,但是其成作性质不同。《古诗》是同一时代无名氏文人的组诗,虽首诗作者不详,但在诗歌史上却是一个独立的意义类型。《孔雀东南飞》为一首诗歌,其成作情况极为复杂,其流传于民间,历经几百余年,经无数民众增减修改,吸收很多诗人的才气与风格。从《诗品》撰写体例上说,实难将其看为一人之作品。

    (二)钟嵘《诗品》“不录存者”

    《诗品·诗品序》:“又其人既往,其文克定,今所寓言,不录存者。”“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文体,固是炎汉之……”可见,《古诗》满足钟嵘《诗品》“今所寓言,不录存者”的撰写体例。《孔雀东南飞》长期流传于民间,历经无数人的增减修改,直至徐陵《玉台新咏》将其收录。钟嵘所见的《孔雀东南飞》可能仍然是流传于民间,未成作的版本不断被修改,如果这种情况成立的话,《孔雀东南飞》可以说是:其人未知往否,其文亦未克定。钟嵘《诗品》又何以对其品评呢?

    二、文坛影响

    《古诗》与《孔雀东南飞》虽都为无名氏所做,“唯《古诗》影响深远,列入‘上品”。《古诗》文坛影响较《孔雀东南飞》深远。

    (一)《古诗》在魏晋六朝时期文坛地位非常高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评《古诗》:“古诗佳丽……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从此评论,不难见《古诗》在当时文坛的地位之高。钟嵘《诗品序》亦称许其为“五言之警策”。

    文坛拟《古诗》写作之风也盛行一时,出现了很多文人模拟《古诗》的作品,如《文选》收录的陆机拟古诗十二首,何偃的《冉冉孤生竹》,鲍照的《拟青青陵上柏》;《玉台新咏》里收录的荀昶《拟青青河边草》一首、谢惠《代古》一首、刘铄《代行行重行行》等四首、鲍令《拟青青河畔草》等二首、梁武帝《拟明月照高楼》等二首。

    (二)《古诗》对建安诗歌有极大影响

    《古诗》对建安诗歌有极大影响,而建安诗歌,尤其是曹植,是钟嵘大力推崇的诗歌理想的化身。因此,《古诗》虽为无名氏所作,但是钟嵘却无法忽视不品。

    关于《古诗》对建安诗歌的影响,我们从后代的文学著作中可见。如唐皎然《诗式》:“《十九首》辞精义炳,婉而成章,始见作用之功。……邺中七子……不拘对属,偶或有之,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不由作意,气格自高,与《十九首》其流一也。” 皎然的评论道出了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之间的联系:其一,主情任气,尤重感兴,二者都继承了国风至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其二,始见作用之功,婉丽而不失自然之致,二者在古典诗歌表现手法方面构成一个有特殊地位的阶段。

    钟嵘对建安诗歌的品评,无法避开对建安诗歌影响深远的《古诗》,如《诗品·上品·古诗》:“《去者日以疏》四十五首……旧疑是建安中曹王所制。”“《诗品·上品·刘桢》:“其源出于古诗。”

    三、文学观念

    (一)钟嵘的美学思想中有重雅轻俗的倾向

    钟嵘的雅俗观在其《诗品》对具体诗人批评中体现出来。钟嵘在具体的诗人评论中也经常涉及“雅”,如:

    (上品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中品嵇康):过为峻切,讦直露才,伤渊雅之致。

    (中品应璩):善为古语,指事殷勤,雅意深笃,得诗人激刺之旨。

    (下品曹彪、徐干):虽口以莛扣钟,亦能闲雅矣。

    (下品谢超宗等):檀、谢七君并祖袭颜延,欣欣不倦,得士大夫之雅致乎!

    并且,《诗品》评论诗人时常将“雅”和“鄙”、“俗”对举。如:

    (下品张欣泰、范缜):并稀古胜文,鄙薄俗制,赏心流亮,不失雅宗。

    (下品谢庄):气候清雅,不逮于范、袁,然兴属闲长,良无鄙促也

    沈约在钟嵘《诗品》中被置于中品,除《南史·钟嵘传》中记载的沈约与钟嵘的恩怨,美学思想的不同更是重要原因。沈约致力于五言诗,从于流俗,力求诗歌格调清新、形象生动、语言凝练,让尽可能多的读者接受。其接受鲍照更多的地方是“俗”。钟嵘对当时这股尚“俗”之风是甚为不满的,他引用其从祖钟宪的话

    说:“大明、泰始中,鲍、休美文,殊以动俗,惟此诸人传颜、陆体,用固执不如,颜诸暨最荷家声。”

    《孔雀东南飞》在当时是一篇白话的长篇民歌,质朴之中夹着不少土气。至今还显出不少的鄙俚字句,十分质朴。其不符合钟嵘的美学思想。

    (二)钟嵘重抒情轻叙事,“《诗品》基本上不品叙事诗”

    钟嵘从“吟咏性情”诗歌本质论出发,在潜意识里,仍把诗与抒情诗划上等号,以为只有写景状物的才是诗歌。从《诗品》文本中,我们可以发现钟嵘对叙事诗的基本态度。

    钟嵘提出“滋味说”,将“味”作为衡量文学作品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诗品序》:“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接下来钟嵘对“赋”、“比”、“兴”一一做出解释:“故诗有六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并且指出:“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这些论述,明显表现出其重抒情轻叙事的诗歌美学倾向。

    反观《孔雀东南飞》,尽管抒情意味很浓,但从本质上来说仍是叙事诗。其基本上用赋体,正言直述,不带含蓄,文至意尽,不够简约,几乎无法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并且,《孔雀东南飞》长于铺叙。而铺叙是赋体的一大特征,郑玄曰:“赋之言铺。”

    纵观文学史,抒情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主流,而叙事诗则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于此,同为无名士所作的《古诗》和《孔雀东南飞》的轻重便再现了。

    (三)钟嵘重文人五言诗轻民歌

    钟嵘重文人五言诗轻民歌的文学观念在其《诗品》文本中可窥见。钟嵘《诗品》品评诗人时,诗歌创作受南方民歌影响的领先人物汤惠休、鲍照,及其所形成的“休鲍”体,都遭到钟嵘的批评。对于当时学习民歌谣俗的文人诗歌,钟嵘态度亦是不以为然,《诗品》评谢惠连“工为绮丽歌谣,风人第一”而“言险俗者多以附照”、“行卿少年,甚善风谣之美”;曹丕“所计百许篇,率皆鄙直如偶语”。对于这些学习民歌的作品,钟嵘的所给的评价是不高的。如此,其对文人五言诗和民歌的态度可谓泾渭分明了。

    《孔雀东南飞》在内容方面,与以描写男女情感生活为主的南方民歌颇相似;在语言风格上,序曲与尾声、连绵字与叠字铺排、互文人称等的应用,具有明显的民歌特色。如此,钟嵘对《孔雀东南飞》的态度便不言而喻了。

    以上是笔者尝试从《诗品》的撰写体例、《古诗》与《孔雀东南飞》的文坛地位比较以及钟嵘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标准这些方面,对钟嵘《诗品》品无名氏所作《古诗》却不品《孔雀东南飞》进行的原因浅探。但是,其人既往,仅存其文,以上所提出的几方面原因仅为笔者猜测。

    参考文献

    [1]曹旭.诗品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费振刚.先秦两汉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3]欧阳哲生.胡适文集第十二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赵昌平.建安诗歌与古诗十九首[J].江淮论坛,1984 (3).

    [5]王运熙.从诗论看我国古代叙事诗不发达的一种原因[M].济南:齐鲁书社,1987.

    [6]曹旭.诗品中诗人的排列次序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7]韦巍,于东军.解析钟嵘《诗品》对南朝寒士诗人创作的评价[J].铜仁学院学报,2007(1).

    [8]胡红梅.从《诗品序》看钟嵘的文学观念及诗美理想[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9]肖赞成,艾晶.论钟嵘的雅俗观[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

    (编辑:孟子涵)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