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范文

    刘开生

    【摘要】情,能把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融为一体,净化心灵,像一泓泉水流进心田,像一曲牧歌回荡耳边。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关键词】课堂;情感;语文;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情,能把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融为一体,净化心灵,像一泓泉水流进心田,像一曲牧歌回荡耳边。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大凡出自肺腑的情感流露和体验,一定会深深地刻在人的心灵中。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还是情。语文课堂上,我们要让情感自由流淌。

    一、冶情——打开情感的大门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好的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语文是美丽的,它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盈着真挚的情感,闪耀着创新的火花。这些美好的东西,只有在情感的陶冶下,才能如丝丝春雨,悄然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一)巧设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激发求知欲。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对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比如,教师不了解郭沫若的坎坷经历、爱国热情及在黑暗中不倦探索追求的精神,就讲不好《天上的街市》,就无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如果教师只教其“文”,未教其“义”,更没有情的输入,如此就不必说以情动人了。

    (二)以情代教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提炼,展示文本中的情感内容。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体会、领悟、反思,这样,学生的心灵必将随之震动,情感必将随之勃发。通过句段的赏析,用自己的教学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看到《窦娥冤》中窦娥蒙冤受屈被绑赴刑场与婆婆诀别的悲壮画面,听到她那怨天恨地的呼号,谁不洒一掬同情之泪?读着《屈原》中的“雷电颂”,其间那无比高昂的战斗激情、火一般的语言、雷霆万钧的磅礴气势,谁又不为之心动?玩味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写的《春望》,只要深入作品的境界,谁不为诗人那种爱国、伤时、忧民、思家的真挚情感而震动心扉?……

    (三)拨动情弦

    品读是阅读教学的最佳方式,能使学生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实践证明,美读可以从多种感官上感染学生的思想情感。教师要通过美读准确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情感。准确,即读出作者的情感流程;生动,即要读出课文的情味、情趣和情调。学生想中悟情,听中入情,读中动情,感中生情,用真情与文本对话。达到水乳交融,和谐共振的效果。如教《最后一课》一文,当我以时而悲痛、低沉,时而激扬、铿锵的语调读完全文,自己已是声音哽咽、热泪盈眶,学生也不禁情动于衷,泪眼模糊,此时,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完全共鸣了。

    (四)牵人情思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性优势。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天地动容的悲壮、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愁……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怎样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拨动学生心中的情弦,入情入境是最主要的。引导学生注情于物,移情于境,使学生把心放进去,入其境而知其事,明其境而通其情。

    二、传情——奠定情感的基石

    (一)在文本对话中传情

    语文教材是情感传播的载体,凝聚着人类情感的方方面面。文本是个密林,包罗了世间千般情,万般爱。教师要一遍一遍细读文本,了解文中人、事、景所包蕴的情感,研读与文本相关的资料,透析文本情感的源头,让感人的浪花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生发情感。

    (二)在温情脉脉中传情

    课堂离不开提问、回答,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动脑、动口,教师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诱导、评价十分重要。在诱导学生读书或回答问题之后,要即时给予激励性语言。“开始就读得这么好,不简单!”“你的读让课文活起来了”“你也能带老师这样美美读一遍吗?”这样的语言吸引了每一位学生,调动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生活中的积极性,真正形成了师生和谐、彼此信任的亲密关系。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学生当然会其乐融融,受到情感熏陶,得到进步。

    (三)在角色互换中传情

    语文课堂的情感训练,应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担当角色、体验角色。为激发学生情感,我精心安排了表演剧本的训练形式,要求学生丢开书本,把人物语言创造性地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并恰当加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同学们特别喜欢包公这个角色,兴致高昂,表演十分投入,观众也全神贯注,对他们的表演加以评价,效果更好。

    三、融情——升华情感的雨露

    融情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对前面的教学内容以及前面的情感教学运用效果加以检验的一种手段。语文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中处处有情感的流露与表达:一个鼓励的微笑,一次细心的搀扶,一份真诚的帮助,无不蕴含着无言的爱,把情融入文本,把情融入作者,把情融入学生,把情融入课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这样的课堂,使学生受益匪浅。

    在教学很多课文时,我用情融入背诵,一下子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把他们带进了祖国优秀文化和壮丽山水的梦境中。整课堂,学生群情激愤,热情高涨;整个课堂都以情感贯穿始终,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使他们成为健康的、有丰富情感的人。

    总之,语文教师应该努力用自己的语文气质感染学生,用自身的光芒照亮学生。其实,课堂上用心投入了,心中有文本,有学生,有情愫,就自然会与情共舞。让我们在课堂中真正美在情感教学,乐在情感教学,让情感为语文课堂扬帆护航!

    (编辑:龙贤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