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
范文 | 张有荣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呢?本文针对农村小学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农村小学作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观察;教学策略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害怕写作文的情况,老师有时候也会觉得学生的作文很难批改,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农村学生知识储备量比较少,见闻比较少的缘故,写作靠的是真情实感,经历的少,自然写作就有一些困难,这样导致作文成为学生比較头疼的事情。那么如何让学生把握写作的要领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一)善于搜集生活中的作文素材 作文真正体现的是学生对于生活的反映,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都是不一样的,这便体现了他们独特的个性,有时候即使生活体验相同,但是获取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并交给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用心去观察生活,用心去体验生活,并从生活中总结经验,吸取营养。这样通过学生真心地感受生活,写作文的时候,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物,不说假话、空话以及套话。 农村的生活比不上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但是却有不同的劳动生活。比如春耕秋收的时候,可以观察不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以及形状特点。还有一些传统节日习俗,比如庙会等,更有一些独特的饲养小动物的切身体会,比如家里养鸡鸭狗,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很多孩子经常见到的,也充满着生活情趣。这样的生活真的很美好,只要让学生认真观察,深入挖掘,从最常见的生活入手,最平常的事物也能写出很精彩的文章来。 (二)充分了解事物,需要进行仔细的观察活动 语文教学中需要老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授之以渔非常重要,认真分析研究课本中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优秀范文,通过对优秀范文的阅读讲解,并把其中涉及观察的内容加以强调,给学生讲解观察的重要性,结合书本文章让学生认真学习,并加深理解。观察需要调动全身的感官器官,从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方面进行,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从事物的形状或者颜色等着手,借助各种感官进行全方位的体验。顺序可以由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的顺序,要让学生明白观察不是普通的看,需要运用各种感官进行充分理解。通过讲解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归纳观察的方法,结合农村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课本的内容,创造利于学生观察的情景,使得学生能够经常得到锻炼,多使用观察的方法,比如让学生观察韭菜,观察家中喂养的小狗,或者家里种植的花草等,在这些作业中掌握光差的顺序以及观察的方法。 二、指导学生学会行文组织的方法 一般素材可以划分为描写场景的或者动作的,等等。语文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分门别类,将平时所积累的素材进行归纳整理,这样既方便学生以后写作时查找使用,又能帮助学生学习归纳的方法。将素材融入作文当中,还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行文组织方法, 比如总分总或者分总式,抑或是并列式,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行文,作文才会显得有条理,不会杂乱无章。 三、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修饰 (一)多使用修饰性的词语 观察能够让学生积累到很多知识和信息,丰富了写作素材,学生们在慢慢地积累的过程中,发现了存在生活中的美,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些美准确表达出来,并且还要让读者能感受到你想表达的美呢?这就需要学生在进行写作的时候,要善于运用修饰词。词语的修饰就好比是衣服对人的装饰,能够提高一定的美感。 由于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观察的角度以及性格特征,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与看法自然不同,所以,语文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适当地使用修饰性的词语,发现形容词的美妙,分析使用修饰性词语给句子带来的不同作用,进而发现使用修饰性词语的好处,经常运用到习作当中,这个过程能够促进学生的全方面观察思考,并在思考中分析选择合适的修饰性的词语,这个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 (二)注重使用修辞方法 适当的修辞方法能够使文章形象生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在拥有了一定的行文组织方法的时候,作文也更加能够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那么,学生如果使用一些修辞方法,这样会让作文锦上添花。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拟人、排比、比喻和想象等,学生学会熟练掌握这些修辞方法,在写作的时候恰当合理地使用,会让文章变得更加生动饱满、更加形象丰富。在平常的语文课上,语文教师要注意加强修辞手法的训练,对于课本中一些比较优美的词句进行适当的分析,让学生明白经过修饰的句子和普通的语句表达的不同,提高他们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总的说来,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不是一蹴而就能看见成效的,它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以及学生的不断努力,这样写作才能变成快乐的事情,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作文。 参考文献 [1]马文龙.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路径初探[J].课外语文,2017(18). [2]翁冰心.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1(18). [3]蔡闰桂.给学生创造美的天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9). [4]谭贯文.新课标下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导方法[J].改革与战略,2005(10). (编辑:张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