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改进讲评方式,提升作文水平 |
范文 | 张阳 【摘要】讲评是作文训练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是写作训练的把关和验收,更是师生情感心理的汇合交融,是对此次写作活动的再认识与提高的平台,也是激发下次活动欲望的起点和心理动因的力量源泉。一篇作文的教学,真正意义上的完成应在作文讲评之后。 【关键词】作文;讲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讲评对学生作文的升格有很大的作用。首先,它能及时总结学生本次习作的得与失。其次,针对某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最后,多种形式的讲评,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当前,新课程改革正深入进行,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改也应该改变做法,打破常规,改革创新。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对作文讲评的几点看法: 一、粗批快改,及时反馈 以往详细批改一篇作文,包括眉批、旁批、尾批,至少需要十分钟。一次两个班的作文,加上正常的教学工作量,至少需要三周以上的时间,老师们往往是苦不堪言。而收效呢?学生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间隔,对自己写过的作文早已印象模糊。拿到作文的批改,也只是看看分数,看看评语,这就意味这一次作文的结束。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改变作文的批改方式。对一篇作文的批改,不再是面面俱到,而是切中某一个要害进行点评,然后批上分数。学生交上作文,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则是一次精心创作的尝试,渴望很快得到结果。老师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让学生尽快品味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甜美。 特别是在考试作文中,我们备课组经常对学生进行现场作文练习。这时候,学生多对考试成绩充满期待,我们就在考试的第二天批阅完毕,并评讲试卷。学生热情高涨,这时候评讲作文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现场作文的过程中,我也给予学生或是积极的鼓励,或是中肯的意见,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写作上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有一次,我布置学生当堂完成一篇题为《沟通》的作文。在作文开写的二十分钟后,我巡视了一圈,发现大部分同学开篇都是在解释什么是“沟通”,缺少自己的独创性和语言的生动性。由于是初一的新生,缺乏优美语言的积累,所以我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建议他们删去这样的开头,直接切入事件的叙述。这样一修改,这个班级的作文就在开篇上胜出一筹。 二、多些赏识,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赋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经过他们的冥思苦想而获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我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首要的任务就是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就是一个精妙的词语,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及时地划上波浪线,在文后给予中肯的评价,并在作文讲评课上逐一表扬。每次作文讲评课,我还设立一些不同的奖项,如最佳文题奖、最佳构思奖,最佳语句奖、最佳进步奖等等,获奖的人数超过班级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对于学生的优秀作文,我积极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如鼓励学生将修改好的习作发表在自己的空间里,让同学们都来阅读并评论,这样会让他们有成就感。经过初中三年的训练,班上的绝大部分同学都养成了在空间写心情日记的习惯。 当然更多的时候,对学生的激励是体现在作文的评语当中。在《一样的年,别样地过》的作文批改时,学生写到家乡元宵的来历,我会旁批道:“原来你们的元宵节是这么热闹啊!”学生写放烟花情景时,我批道:“真美啊,火树银花不夜天,真是如梦如幻!”当学生写到年夜饭的美味时,我则批道:“味道真美,老师都快流出口水了!”就在这样的鼓励的语言当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得以大大地激发出来。 三、精心准备,做好记录 无论是粗批快改,还是赏识评讲,都离不开教师对一节作文评讲课的精心准备。作文评讲针对的是全班作文中的共性问题,带有比较广泛的普遍性。但共性离不开个性,想要发现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在评改过程中就要认真备课,做好细致的记录。评讲前,对记录的问题要精心分类整理,对带有普遍性的东西还要做出理性分析,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深度。作文讲评课不能没有教案准备,至少得有详细的备课笔记。教师态度端正了,严肃了,思路与步骤清晰了,克服了随想随说的松弛现象,就可以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心理暗示:老师肯定认真地看过我们的作文,这堂评讲课我一定会有所收获。 在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我在每一份作文本的封面上,都简要地写上此次作文的特色,并在作文中标识记号,需要在讲评中用到的作文折好另放,然后进行归纳整理,同一类型的作文放到一起。这样,到了讲评课上需要点评的例子就手到擒来,课堂效率就提高了很多。 四、互评互改,提高鉴赏力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初一下学期开始,老师交给学生写作及修改的基本方法后,就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参与作文的互评互改,自己发现问题,修正缺陷,从而提高作文水平。从学生审题、下放评分标准、老师示范批改、明确互评要求、学生互评、老师巡视以及教室的二次批阅、最后的讲评作文,这是一次常规的完整的作文互批互改的过程。本人还做过这样的一次尝试。在如何写好作文开头的专题课上,我先讲清如何写好开头的要点之后,再把每个学生上一次作文的开头一一读出来,让学生进行互评互改。当学生听到自己的作文即将被诵读时,既紧张又期待。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对写作文的重视程度,也提高了学生对作文优劣的鉴赏水平。 五、重写作文,提高素养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以往每次作文教学是在讲评中结束,这样滋长了学生对作文敷衍,对老师精心的批改也抱着应付的态度。我在作文讲评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老师作文讲评的要求重写作文,并作粗略的批改。二次作文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还要再写第三次。当然,作文重写后的每一点进步也要及时地反馈,让学生在提高的作文分中得到满足,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吕美娟.在作文评改中渗透赏识教育[J].教学月刊中学 版,2012(6). (编辑:龙贤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