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田园城市到精明增长:西方新城市主义思潮演化及批判
范文

    段龙龙 张健鑫 李杰

    

    摘要:随着工业时代的洗礼和二战后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蔓延、中心城市衰退和大城市病已经成为了制约西方国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毒瘤,新城市主义理念孕育而生。从田园城市到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思潮经历了长时间的酝酿和演化,其倡导的多样化、紧凑型、公交导向的交通和社会融合的城市形态普遍受到多数人的支持,但在实践当中,新城市主义者又常常因违背其宣扬的社会公正、对抗蔓延、保护生态和文化多样性等价值理念而备受批评。

    关键词:田园城市;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批判

    中图分类号:F119.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工业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是19世纪以来影响世界城市形态演变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资本的国际流动、技术进步和一系列的物质文明嬗变使得当今各国的城市规模和城市空间形态不断分解和重构。在新自由主义思潮和自由放任的规划(laissez-faire planning)思想的主导下,城市蔓延、郊区化运动和“去城市化”成为了当代西方国家城市形态的三大表征。工业城市所创造的汽车导向的交通方式导致大量城市用地的过渡开发,同时也对中心城区的安全性和生态保护提出了挑战。郊区化运动一方面造成了城市中心区的衰退,加剧了城市更新的难度,同时伴随着郊区大量“门襟社区”(gated community)的出现,又加速了城市的社会排斥和阶级分化,导致城市空间更加碎裂化。这种以低密度开发和分散型布局为特征的郊区化运动产生了大量的公共空间私有化问题,在大量侵占城市土地的同时也在加速社会矛盾和社会隔离的形成,因此对郊区运动的纠偏和对城市蔓延的遏制成为了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城市发展的核心议题。

    这场以“挑战城市蔓延”为主题的大讨论已经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但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形成一个跨文化的普适措施。地理学界和规划学界似乎都有自己的见解,却都对对方的解决方案持保留和怀疑态度,即便是在地理学界内部,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的学者对此也持不同看法,主要的争论还是在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种形态:分散与紧缩之间。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城市紧凑型发展已经无可争议,而这里的分散与紧缩特指城市紧凑型空间形态的两种形式:分散型紧凑(多中心)和单一紧凑(单中心)。基于这两种空间形式的具体实践,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形态思潮,新城市主义便是其中之一。它包括了有关城市形式和开发的新思维方式,从众多思潮和城市实践当中吸取历史经验,肯定了紧凑型的形式,倡导混合使用、多元化的交通模式、建设自我包含的社区,创造鲜明的城市标志;反对汽车导向的粗放开发。由于新城市主义给城市居民和政府带来了良好的社区(税收)愿景,成为了众多城市形态建设思潮中较为成功的一例。

    2 新城市主义的缘起:理论与实践的角力

    新城市主义思潮作为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产物广泛存在于当今西方社会之中。作为一种思潮,新城市主义相较于理论更加倾向于在实践中表达出来,这是由新城市主义最初是在规划界中传播所决定的,因而探寻新城市主义的缘起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共同进行审视。

    首先从实践上来看,可以把新城市主义的起源界定为1972年圣路易斯市所建的名为“普鲁伊特-伊戈”的高层公共住宅项目,也可以继续追溯历史,把新城市主义的起源放在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河谷。当时众多的城市特征都被当前的新城市主义所采用:混合使用、小块街区、步行导向。而从理论上来看,似乎没有什么争议,新城市主义者们普遍都把西特于1989年发表的著作《按照艺术原则的城市规划》引作新城市主义的最初渊源。西特在该书中反对欧洲人设计的所谓长而笔直的大道,鼓励使用欧洲中世纪的建设原则。这一原则也较为符合林奇等人简单、弹性、易于使用的规划范式,单从这一点来看,新城市主义也较为倡导传统和现代的交叉融合。

    虽然西特的著作在很大程度上被新城市主义者们肯定为新城市主义思潮的渊源,但是在理论的构建上,西特的著作却对新城市主义理论的传播贡献甚微,相较之下,雅各布斯于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是对新城市主义做出最大理论贡献的著作。雅各布斯认为:城市的活力来自密度、适当的混合使用和多样性的街区,因而反对修建高层建筑和大公园,因为它们加剧了犯罪和社会隔离,好的城市和街区必须致力于将不同阶层的人们联系起来。新城市主义以此理论作为基础并结合20世纪70年代规划实践中兴起的紧凑型城市形式、历史建筑更新、城市复苏和混合分区等倾向,明确提出了有关城市发展不同模式的综合理论,新城市主义理论范式得以构建。

    事实上,就连新城市主义者们自己都承认,在理论与实践的起源追溯中,存在着不同的判定标准,新城市主义思潮是一个历史的、经验的、借鉴的产物,“拿来主义”时于新城市主义者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不论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佩里的“邻里单元”理论还是西特的城市复兴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城市主义思潮的演进。正如格兰特(Grant,2002)所说的“新城市主义包括一组方法,它们并非完全协调,但是在充分借鉴和吸取的过程中,形成了某种一致的精神,那就是倡导土地的混合使用、住宅类型的混合、紧凑型布局、步行导向、高质量的城市设计、明确的城市中心和边缘”。

    3 从田园城市到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思潮的演进

    从历史上来看,田园城市的理念及规划设想成为了影响后续新城市主义形成和演化的开端,即便经过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思潮变迁,田园城市理念的精髓还是在当代新城市主义思潮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田园城市之后,修正主义学派又提出了改善田园城市设计模式开发城市郊区的呼声,在20世纪20-30年代提出了诸如“邻里单元”和“阳光城市”模式,企图把田园城市当中紧凑布局、良好的公共空间、注重生态平衡与郊区化开发相联系,拓展田园城市的价值观,并将霍华德理想主义模式演化为郊区发展模式。这些理念使得修正主义学派成为了城市蔓延和郊区化运动的主要推动者。直到20世纪80年代各界对郊区蔓延和大城市病的猛烈批判,修正主义的话语权才得以流产,以倡导遏制蔓延和构建公正融合社区的新城市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1 田园城市:新城市主义理念的渊源

    不可否认的是,每一种思潮的出现都受制于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并都致力于解决特定历史阶段的某种具体问题,田园城市和新城市主义都不例外。田园城市的出现,正是致力于解决19世纪末工业城市发展带来的拥挤、肮脏和社会分化的问题,试图通过社区设计的方式来调整和改造社会秩序。

    田园城市设计理念正是在中心城市衰退和郊区化并存的背景下提出的,号召中产阶级复归成为了当时保持城市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田园城市的社区设计中也贯穿了城市更新的社会目标,它倡导社会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密度合理,价格适中的住宅可以被每个家庭所接受,社区居民能够享受独立性。在具体的设计理念中,田园城市一方面给出了详细的城镇功能分区和边界,强调城镇体系的重要性,利用合理的中心镇卫星城多层次布局和严格的用地规模限制郊区的蔓延;另一方面勾勒了一个社会与自然相协调的形态布局,在中心镇周围设置花园、中心镇与卫星镇之间通过宽阔的交通连接,在交通轴上布局绿地和公共设施,创造工作场所和公共空间的相互协调。总体上来说,田园城市提出了一个公平的、相互连接的、自给自足的社会城市总体规划模式。

    田园城市之所以能够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内长久不衰,正是因为它成功的使用了地方社区的价值观念来定义城市问题,同时又从比较广泛的社会和政治远景上,给政府提供了满足经济发展和实现管理目标的具体战略。由于田园城市是第一个针对城市蔓延和郊区化改造问题提出来的紧凑型设计理念,景观和场所的设计也采取能够体现社区精神的价值观念,因此对后来的新城市主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2 邻里单元:田园城市理念的修正与更新

    由于霍华德在其田园城市设计蓝图中并未针对中心城市和卫星镇的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方式展开论述,导致在实践上田园城市理念的操作性大为降低。世界上第一个出现的田园城市“莱奇沃斯”也是设计者在借鉴了其他思潮和文化价值之后所建设的,这导致在实践上田园城市的初衷往往被抛至一边,田园城市渐渐被田园郊区化理念所替代,成为开发郊区的一种新思潮,邻里单元便是其中之一。

    20世纪30年代,佩里针对田园城市理念中未曾涉及到的社区和中心镇功能布局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以适应城市自身机动交通发展的“邻里单元”理论,试图对城市中心和边缘的住宅区布局进行重新设计。其延续了田园城市紧凑型布局的设计理念、同时倡导土地的混合利用、公共空间的打造和邻里关系的融合,重点关注社区公共设施的建设,提倡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建设模式,推进以邻里关系为纽带的公共空间拓展,促进社会公正和阶级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修正和更新了传统田园城市理念的不足,同时也为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在20世纪40-50年代,邻里单元的设计理念曾流行一段时间,但是实践证明:田园城市和邻里单元的实践并没有能够有效限制郊区化和城市蔓延,反而加速了城市在空间地域上的扩张。

    3.3 传统街区设计(TND):新城市主义的开端

    虽然田园城市和邻里单元理念与新城市主义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直到传统街区设计的出现才被理论界公认为是新城市主义的正式开端。这种设计模式是由新城市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杜安伊所提出,设计的基本原则假定清晰闭合的空间会给社区居民带来舒适感,因而更加注重社区和城市中心的空间设计。TND往往将商业、市政和混合居住的城镇中心看作社区标志和社会交往的核心;利用广场和绿地打造公共空间和场所;采用中等建筑密度、低层建筑形式的混合住宅类型增强社区的社会交往;采取狭窄街道调整车库布局限制车速增强步行选择;强调经济住宅和高档住宅的视觉一致性。TND的设计者们坚信,通过对居住环境和建筑景观的改造,可以促进社区的融合、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但是由于高品质的空间设计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所以TND设计者们的设想往往由于市场机制而难以实现,经济住宅往往成为了昂贵的奢侈品,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依旧是一场噩梦,社会分化依然存在。

    3.4 公交导向的设计(TOD)和城市村庄:新城市主义的拓展

    TOD和城市村庄是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另外两种方式,都具有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基本特征,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TOD重点关注交通方式的设计对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村庄则倾向于街道和社区的设计。TOD的倡导者卡尔索普(Calthorpe,1993)和凯尔博(Kelbaugh,1989)认为交通方式对社区或城市居民的影响更加直接,区域交通模式对于城市的空间形态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设计上,TOD模式力求通过公共交通方式及其站点设计改变区位和土地利用模式以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它采取混合方式使用公交枢纽附近的土地、包括商业中心、步行街道和工作场所。以网络化的公交枢纽为中心划分明确的边缘地带,形成中心到边缘居住密度由低到高的错落格局。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确定城市增长的边界,确定明确的公共空间范围。

    城市村庄则不同,城市村庄的设计中包含更多的传统街区设计的原则和“邻里单元”理念,同时又吸收了公交导向开发的很多设计方式,算是新城市主义思潮相互借鉴混合的一个典型。如同其他新城市主义方式一样,城市村庄在设计上强调布局紧凑、土地混合使用和住宅类型混合,可以沿用传统街区设计的原则打造社区景观,也可以使用公交导向设计的原则进行填充式开发,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城市村庄的设计特征是自给自足、和谐的邻里关系、充足的公共空间和紧凑布局。一般说来,城市村庄要求有中心广场和绿地、步行为主的街道、土地的混合利用、发达的交通网络、商业中心、学校、就业场所以及其他配套的公共设施。由于布局的紧凑和住宅的混合,城市村庄要求居住区靠近就业场所、公共设施、学校和商业中心,形成分布合理的空间格局。同时城市村庄要求高比例的经济住宅和公共住宅,成为推动社会交往和消除阶级隔离的有力保障。

    3.5 精明增长(Smart Growth):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升华

    新城市主义思潮在经历了30年的发展和演化大多都是以实践而著名,对于理论上的构建和阐述表现得并不够深入。新城市主义的代表人物们普遍认为理论是宣扬新城市主义的价值观念的最好手段,但规划师们从来不会完全按照理论进行设计,也毫不关心好的设计上升为理论所拥有的价值。因此20世纪90年代,新城市主义者们为了获取政治家和公众的支持开始了新城市主义理论的构建过程,精明增长理论由此产生。

    不论是实现设计师个人价值还是实现社会愿景,新城市主义的理念都是建立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上的,没有城市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一切都是空想,恰逢20世纪90年代公众们强烈抵制城市过度膨胀带来的一系列城市问题,精明增长的提出便很快得到了政治家和民众的认可,并得到了迅速的传播。精明增长理论认为:二战后城市增长的主要问题来源于增长管理不当,正是因为政府采用了严格控制和分区规划的增长管理政策导致了城市蔓延、中心区衰退、过长的通勤距离和高住宅价格问题的出现,因而提倡实行新的区域规划、允许市镇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内规划其增长,通过合理使用现存的基础设施减少负面的外部压力,要求公共政策对发展进行干预,同时重申了新城市主义所谓“紧凑、混合、多元、步行导向、区分中心和边缘”的原则,从目前看来,精明增长在自由市场制度下是可行的,因为它很大程度上鼓励了私人部门的发展和进入。概括起来,关于新城市主义演的历史过程和特征如表1所示:

    4 对新城市主义思潮的批判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城市主义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传播、演化和拓展,新城市主义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城市规划思潮。尽管欧洲和北美的新城市主义者在理论尺度的把握和设计理念上存在差异,但都认同新城市主义所倡导的基本原则。为了建立起新城市主义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统一的行动和研究计划,于1993年通过了“新城市主义宪章”。它的宗旨是协调传统街区设计、公交导向设计、城市村庄这些新城市主义理念之间的差异,形成正式的新城市主义章程。其主要内容倡导改革公共政策和开发实践,在土地使用和人口上采取多样性布局;在交通设计上考虑步行、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的方式;建设形体明确的,易接近的公共空间和场所;形成具有文化氛围的地方生态和建筑实践。新城市主义试图为政府和公众提供了一个优美的、公正的、阶级融合的、安全的社会愿景,但是在后续的实践中往往违背宪章承诺,因此遭到各界的猛烈批判。

    4.1 宣称对抗蔓延.却在造就新一轮的郊区扩张

    新城市主义正是在二战后城市蔓延和城市空间失序的背景下出现的,试图通过优美公正的社区设计来促使中产阶级复归和遏制城市蔓延,但是在实践中,新城市主义并没有在对抗蔓延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是在更大的空间上容纳了边远地区的增长。正如马库塞(Marcuse,2001)所说的,新城市主义本身致力于郊区问题,但是却通过对郊区的“粉饰”带来了新一轮的郊区扩张,那种不考虑城市整体分区的“欧几里德式”区划使得城市空间更加碎裂化,新城市主义对于郊区社区的美化又一次加速了中产阶级的外迁。

    4.2 宣扬社会公正论.却在形成更严重的阶级分化

    新城市主义的初衷是希望结束郊区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经济排斥状态,通过设计公正的社区把贫困人口和下层阶级合并到宽泛的城市体制中来,相信社会网络是空间整合的产物。然而大量的实践却给人们展示的是另外一种场面:由复杂的设计引发的是昂贵的住宅价格,在市场原则下造就的是精英阶层的集聚;即便拥有大量的经济住宅,贫困阶层依然望之却步,社会分化更加严重。关键的问题并不是设计所能解决的,而在于市场的分化力量和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排斥。在新城市主义的许多项目中建有大量的公共住宅和混合型住宅提供给贫困人口居住,旨在通过住宅方式的混合加强社会交往和阶级融合,但最终都往往以中产阶级的外迁和贫民的集中而黯淡收场。

    4.3 倡导生态保护.却在以人造景观替代自然景观

    建筑生态和环境的可承受性是新城市主义者在理论中极力倡导的思想之一,认为自然生态为城市提供了基本秩序和最初的空间结构。但是在实践中它却往往退化到次要的地位。新城市主义者在高强度的社区开发中更喜欢设计人造景观而从不考虑自然本身遗留下来的景观和公共空间,希比利(Shibley,2002)指出:“新城市主义者所提供的社区与自然显得格格不入,它只是创造了一种“仿真”的娱乐场所罢了,这种虚幻的公共空间与生态系统显得是如此的不协调,也毫无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可言”。

    4.4 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又力图构建单一的普适原则

    新城市主义在西方多国传播,已经形成了多种新城市主义思潮,新城市主义承认这种差异,但又极力寻求差异之间的协调以推广标准的普适价值。目前看起来并不成功,这是因为城市是文化的空间,不同的地域、种族、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根基,文化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公民的行为和习惯,标准的东西都是不具备弹性和推广价值的。同样是步行街道的设计、北美国家倾向于用方格的布局而欧洲更偏好于胡同式的布局。新城市主义者们也许并不了解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应该去适应地方和区域文化而不是让地方、区域文化去适应他们所谓的普适原则。

    5 小结

    新城市主义思潮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化、更新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城市规划理念,并在世界多国逐渐流行起来。虽然新城市主义在对抗城市蔓延、促进社会公平、创造社区精神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诸多批评,却仍然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作为一种思潮,新城市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和公众致力于解决城市空间失序和郊区化蔓延的需求,但是未来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发展方向我们仍未可知。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