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犟龟》教学设计及反思 |
范文 | 刘红霞 【摘要】课堂上注重抓细节。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落实对语言、语句的赏析,切实让学生感受“语文味”。注重引导学生从语言、语句中赏析犟龟的形象特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设计;《犟龟》;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童话的体裁特点。 2.认识犟龟的形象特点,把握课文的主旨。 3.培养学生听、说、读、想象、理解以及联系实际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引导学生品味童话的语言特点;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通过角色表演深层次的体会犟龟的心理,真正把握犟龟的形象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与把握,培养学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能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在多层次的阅读中,弄清小乌龟在路上遇到的一切困难以及他是怎样处理这些困难的;在品味、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加强对文章内容的探讨和主题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欣赏品味犟龟这一形象;全面理解“犟”的多层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1)快乐导航 1.传说中它背起了宇宙的大地,它也曾经帮助过唐僧师徒四人,它是动物界的老寿星,并且它还跟兔子赛过跑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对,它就是“乌龟”。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童话故事,它的主角也是一只小乌龟,那么它又是一只怎样的龟呢?让我们共同走进米切尔·恩德的童话故事《犟龟》。 (2)学习活动一:小试牛刀 朗读活动: 1.全班同学大声地分组朗读课文。小组长搜集不认识的字词,学生相互交流或查工具书的方法学。 2.各小组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品味童话的语言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复述课文内容。童话很有趣味,学生兴趣浓厚,要求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 4.设置悬念。文章的小乌龟到底是一只怎样的龟?犟的含义是什么呢?它真的是倔强不听人劝告的龟吗? (3)学习活动二:寸积铢累 1.字词积累。 a.采取齐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并默写。 犟 遗憾 荒漠 哀悼 期待 庆典 聚集 障碍 b.找出这些词语所在句子,读一读。在读中理解词语的含义。 c.小组活动。任选其中的两个词语造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2.文学常识积累。 a.了解童话的体裁特点、语言特点。 b.了解作者米切尔·恩德。 (二)第二课时 (1)学习活动三:各抒己见 1.讨论、交流。 a.辨“犟”:犟的含义是什么呢?“犟龟”中的“犟”真的是倔强不听人劝告的意思吗? b.析“犟”:小乌龟的“犟”表现在哪些地方?小乌龟面对“壁虎”“蜘蛛”“乌鸦”的劝阻,它又是如何做的?课文中的小乌龟很“犟”,认定了目标后,不听别人的劝阻,为什么却唯独听从蜗牛的意见?你如何评价这种“犟”? c.思考:小乌龟并未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它算是胜利者吗? 2.理解、感悟。 a.再读课文,感受犟龟形象。 b.品读课文,说说你领悟的道理。 (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小组汇报,教师小结。) 3.自主探究、品味语言。 童话能抓住动物自身特征进行有趣的描写,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一两个实例加以分析。 4.联系实际、创新思维。 当小乌龟历经千辛万苦站在狮子洞洞口时,请你猜测一下它此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2)学习活动四:学以致用 a.联系学习、生活谈一谈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感受? b.学完本文后,请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编写一则童话故事。文章不少于500字,题目自拟。 五、教学反思 《犟龟》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本单元重点分析的课文。在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多个语文实践活动进行本课的教学,以此开发学生思维,体现合作精神,促进师生互动。 本文也是一篇童话。丰富的活动化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童话作品的特点有了初步认识,领会其深层内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 在这节课里,我先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预习本课的字词。在课堂上主要进行检测,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缓解了课堂压力。然后在学生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研讨,并渗透思想教育。 课堂上注重抓细节。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落实对语言、语句的赏析,切实让学生感受“语文味”。注重引导学生从语言、语句中赏析犟龟的形象特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此外,一堂课下来,我也有不足之处,如:在同学们讨论问题时,个别同学不能集中注意力、全程参与等。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在文学殿堂中徜徉的机会,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好语文,学会做人。 附注: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实践研究》成果之一。 (编辑:龙贤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