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中等师范语文如何进行层次化教学
范文

    朱海燕

    【摘要】中等师范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小学师资力量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纵观中等师范学校教学的基本情况,以语文教学为例,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较为显著,“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中等师范语文应进行层次化教学,探究层次化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中等师范;语文教学;差异性;层次化;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培养小学师资力量的重要阵地,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对下一代的语文学习水平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也将影响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从实际来看,中等师范的班级人数通常较多,“大班式”教学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进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因此,中等师范语文教学要在充分研究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发挥层次化教学的作用。

    一、深入研究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进行分层

    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进行正确的分层,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确立学生的分层标准。首先,教师需要对班级学生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对每一个学生有一个大致的定位;其次,教师不应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还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创新能力等进行综合测评。

    二是坚持学生分层方式的多样化。首先,教师应注重观察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善于从细节之处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还可以通过谈心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内心,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需求;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应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及时改变分层策略,重新定位学生;最后,教师还应加强自我修养,如加强心理知识学习、班级管理知识学习等,通过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研究,增进师生距离;通过系统化的班级管理知识学习,增强班级管理的艺术性和高效性。

    二、以学生分层为基础,增强课堂提问的针对性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见形式,提问环节更应体现层次性。为此,教师需在备课过程中合理划分教学重难点,对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多提问一些有利于夯实基础的问题,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对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多提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

    例如在赏析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时,教师将教学任务进行科学划分,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以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三味书屋》为例,对于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请同学们将课文进行分层,并概括每段大意”“请同学们将文中不懂的词句标注出来”“请同学们分析课文的结构,说明文中的几种表现手法”。而对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请同学们参照作者的写作手法,描绘你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一场景”“请同学们利用小组探究的方式分别形成对该课文的学习报告”。诸如此类,通过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调动班级整体学习氛围。

    三、深入研究教材,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中等师范语文实施层次化教学不仅需要将学生分层,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划分。通过对不同性质教学内容的界定,从而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及针对何种层次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以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的现代散文、记叙文为例,这类课文的理解难度相对较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学生容易感同身受。而对于古文、古诗之类的文章,学生的学习难度就会很大,教师又应采取另一种教学方法,并且在具体内容安排上也应根据学生的层次性进行个性化调整。

    例如在学习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时,由于学生对毛主席的故事十分了解,而主席在词中抒发的感情既宏伟大气,又通俗易懂,学生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小,因此,教师可针对全体同学进行一体化教学。当在学习《左传》中的名篇《烛之武退秦师》时,文中的遣词造句、故事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学习难度较大。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加强名词解释的教学,使学生对古文中词语的特殊用法形成基本认识;对学习水平高的学生,教师要加强文章主旨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探究,增强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立足师资队伍的层次性,加强融合互助

    中等师范语文教师的层次性和开展层次化教学也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一样,教师之间也存在着诸多不一样的地方。总体来看,其中最大的差异性来自年轻教师和老教师之间。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能够有效把控教学进度,实现学生想要的教学效果,正好弥补了年轻教师的不足。因此,不少学校通过“老带新”模式实现师资之间的平衡,缩小差异。

    年轻教师虽然在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上和老教师存在较大差距,但其思想上更加贴合当下学生的需求,表现出较强的感染力。年轻教师的这些特征正好弥补了老教师的不足。因此,中等师范语文开展层次性教学需要加强新老教师之间的互动,通过对教师的分层,将其安排在适合发挥其优势的教学科目上,以及有利于发挥其积极作用的班级中,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各个层次的学生。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等师范语文教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将间接影响到未来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质量。因此,中等师范语文教学要以层次化教学为立足点,在深入研究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学生进行分层,在深入剖析教材、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再将分层后的教学内容和分层后的学生进行有机结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参考文献

    [1]杨艳.新课程背景下分层教学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2]王义.“分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12).

    (编辑:马梦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9 2: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