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温暖心灵的魔术 |
范文 | 孙洁 【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把握孩子们的心灵发展。特别是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通过课文的内容来鼓励每一个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在文中结合具体的实例就语文教师如何更好地温暖学生的心灵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灵;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这是一个暮色四合的黄昏,教学楼里的喧哗慢慢平静了,只有我和高一二班的季雨面对面站着。她低垂着眼帘:“老师,咱班有的同学总给人一种很自信的感觉,办什么事都能成功,大家也都愿意跟她们接触。”“是啊,有的人似乎就有这样一种气质,其实这种能力完全可以培养。”“真的?”她的眼睛亮了。“当然,人的变化啊,大着呢,看过《士兵突击》吗?里面的许三多,不就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你很有才气,作文有思想,描写生动又细腻……” 季雨挺直的身子消失在了暮色中,而众多孩子的身影开始浮现在我的眼前…… 记得一个叫杜刚的学生,内向而认真,上课回答问题时话语往往带着颤音,成绩一直徘徊在20名左右,但我发现不管留多少作业,第二天他都会按时上交,从不放弃。我想,这种态度是他身上的闪光之处!于是我在班上大力表扬他,并举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博士曾说过的话:这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但成功的人都是最努力的人。一个学期下来,奇迹出现了,他名列班上第五!毕业时考上了北邮的通信工程系。现在他已经是北邮的在读博士了!一个孩子的改变有时需要的就是那么一次震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每个孩子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都有一颗渴求上进的心。赏识、关怀会让他们拥有自信,自信必将产生巨大和神奇的能量! 还有一个叫安松韬的学生,性格开朗,但遇事总有畏难情绪,正值学校艺术节,孩子们排演了一出话剧,他积极参与,但表演老不到位,同学们甚至提出要换他。我知道,如果这时被否定,他以后就更难战胜自己的弱点了。于是我不停地鼓励他,与他一起琢磨角色的心理,演出时他真的给我们惊喜,完美无缺!后来他远赴异国求学,在越洋长途中告诉我:“在最孤独最难受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您教导我的话。所以我坚持下来了!”融开了满河冰冻的是温柔的春风,化解了心中愁绪的是理解的微笑。我始终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各式各样的潜能,他们的大脑有着成人难以想象的吸收力和可塑性,每个孩子的心中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梦想,教师一定要帮助孩子培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耐力,这才能追逐梦想,才能够穿越路上的荆棘坎坷,登上梦想的巅峰! 在鼓励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还不应忘记借助课文这一载体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思考人生。新课标的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禀父书》,这是一位叫方声洞的烈士在参加黄花岗起义前写给老父亲的诀别书。学之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有老父妻儿兄嫂,牺牲不仅使这些家蒙受心灵上的打击,更让他们失去了依靠。他即使最后为国尽忠,也并没有挽回中国沦落的局面,不过是匹夫之勇,他这样做真的值得吗?为何有这样的气节甘心去送命? 也许我们民族的骨子里“明哲保身”四个字刻得太深了,自我保全被视作遇人处世之黄金法则,于是常有见义勇为却落得吃力不讨好,救死扶伤却被套为冤大头的事情发生,学生很难理解烈士们的所思所为。于是我又带着他们读了一篇叫《与妻书》的文章。这是一位叫林觉民的烈士在赴义之前,写给有孕在身的妻子的诀别信。当读到“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的语言,体会到先烈放弃了生命,放弃了圆满,怀着极度伤悲,泪珠和笔墨齐下,却要尽力写出理智文字的复杂心绪,感悟到作为一个正直有良知的国民,以天下为己任,以勇者的牺牲换来了今日中国的安宁和平和,他们震撼了;我又带着他们阅读了余秋雨先生的《阳关雪》:“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凛凛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战乱、腐败带来的黑暗使得我们的历史一次次地泪水浸湿,史书暗黄的书页在风中颤抖,每一页都写满了有情人的苦难。我还引了热播的电视剧《潜伏》的歌词:“温暖若只在你心里,愿用一生祝愿,生命只为一个信仰,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澎湃着心中火焰,燃烧无尽的力量,那是忠诚永在。” 学生理解了,他们写道:“先烈们心中承载着中国四万万人民,祖国的每一个苦难、每一分屈辱都会让他们感到切肤的痛,即便拥有美丽深沉的爱情,他们也凭借一份坚定的信仰而毅然转身,放弃自己的生命,去做救国之路上一颗的坚硬的石子。”“生活在现在中国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应珍惜这种安宁的生活并铭记这些先行者的贡献。” 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清泉,我想:教师有时真的更像魔术师,让平凡普通的孩子焕发出熠熠的光辉,并引领学生们走上提升心灵之路。其中的秘诀就在于,我们掌握了世间最深奥的一门艺术——温暖心灵的魔术。 (编辑:李艳松)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