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让主体性阅读丰润儿童的生命底蕴
范文

    马云飞

    【摘要】主体性阅读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阅读活动是一种高级的心智活动,阅读中要搜索文本中的信息,并能够处理筛选出来的信息,从而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世界、磨砺思维,并从而获得内心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学生的主体性阅读,能够促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努力的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而达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激发主体阅读兴趣,营造主体阅读学习氛围

    阅读兴趣的激发是主体性阅读的前提,教师常见的手段是猜谜语、讲故事、设计悬念的问题、创设有趣的情景等。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吸引学生阅读兴趣的渠道更加通畅,从而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时,就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出庐山的美景。通过实物直接感知,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了解庐山,从而唤起了儿童对庐山喜爱的情感,为下面进一步体会感情奠定了基础。阅读教学是师生讨论、交流、研究、思辨的过程,教师应该平等参与到学生中间去,通过引导与启发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成为阅读活动能动的学习主体。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应该认真的倾听学生的见解,让儿童在交流中敢表达真实的内心。在和谐的阅读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展现。例如:在教学《螳螂捕蝉》时,因为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我国春秋时期,吴国的国王不听大臣们的劝阻,执意要攻打楚国。有一位聪明的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来告诫吴王: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患。因为这篇课文故事性比较强,因而学生们十分的喜欢。但是,在交流过程中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一个少年能懂得这样深刻的道理吗?为什么很多年长的大臣不能说服吴王?这个少年是谁?一个不知名的少年如何能够接近吴王?等等。这样的疑问立即让课堂活跃起来了。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大家认为:这篇课文主要是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总潜藏着危机,人如果只是看着眼前的利益,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灾难。通过这种主体性阅读活动,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了,从而丰润了儿童的生命底蕴。

    二、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深化主体对主题的理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懂得教育的教师,往往会把一扇通往星空的窗户指给学生看。”教师是学生在阅读时的领路人,要把学生的阅读方向讲清楚,至于具体的内容则应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感悟,结合自己的情感和经历,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从中学习到语言的表达技巧,彻底领悟文本所蕴含的东西。有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带着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看似开拓了学生的阅读眼界,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实际上却只是泛泛而读,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导致上课内容沦为了单纯的材料堆砌,而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历少,对于材料中的很多内容都无法理解,根本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导致在理解文意上出现困难,最终的教学效果是极其低下的。例如:在教学《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时,因为文中描写了孟郊将要远行前一天的夜晚,在昏暗的油灯下,母亲在为他缝补衣服,一针一线地细细缝着,第二天送别之际,太阳高照,小草茂盛,孟郊不由触景生情,最终于50岁的时候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的学生,许多都没有穿过缝补过的衣服,因此无法理解孟郊的情感,教师可以介绍孟郊穷苦漂泊、颠沛流离的生活背景,拓展阅读资料,拉近学生与文章的距离,从而体会到文章的主旨,深化了阅读的主题,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三、实现阅读个性异构,创新文本阅读的意义

    阅读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活动,是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文章的信息,用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去与作者对话,产生心灵上的交流,是带有鲜明个性化色彩的行为。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应当作为一种参考和指导,而不能用来抹杀学生自己的理解。只有学生进行自我的阅读实践,才能自我感悟,获得属于自己的信息,进行有价值的思考,积累下有价值的阅读经验。阅读的最大价值就是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只有不同的个性化解读,这篇文章才能称得上是精彩的文章,文本阅读也才是有意义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文本中解读出不一样的东西,才是阅读生命力的体现。教师的阅读个性化解读是学生对文本阅读进行个性化解读的基础。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文本的意义进行不同程度上的阐述,注入一些个人的理解,在教学时留给学生进行自我解读的机会。例如:在教学《月光曲》时,就先让学生欣赏《月光曲》的原曲,通过旋律的变化来让学生感受贝多芬的情感变化,从而理解贝多芬在乐曲中表达的心情。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旋律的波动起伏,对贝多芬的情感都会产生自己的共鸣,从而与贝多芬的情感进行了交流与碰撞,对乐曲有了自己个人的理解与想法,再结合贝多芬的生平事迹和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给学生进行自我解读的机会,对文本解读进行创新,革新阅读过程。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文本,又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都在追求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但最根本的原则还是以学生为主体。只有这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一定能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编辑:龙贤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