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放低身段,让孩子尽情绽放
范文

    高雅莹

    【摘要】怎样的教育活动是最有利于生命成长的。首先我认为要改变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意见,放低身段,开放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氛围,改变学生的发言方式,用“我有个建议”“我还想补充”……其次做好自我反思,就是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思考,然后确定在以后的教学中该如何改进。

    【关键词】放低身段;开放;反思;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最关注的是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可坐下来静思自己平时的教学,我是否把学生当作一个生命体了呢?回想从前,我一直守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育人之心,认为不管什么教学方式,只要让他们在各式各样的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就行了。叶教授的话让我真正开始认真思考:怎样的教育活动是最利于生命成长的。首先我认为要改变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低身段,关注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意见,开放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氛围,改变学生的发言方式,用“我有个建议”“我还想补充”……其次做好自我反思,就是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思考,然后确定在以后的教学中该如何改进。出了问题,我不能只是一味地寻找学生的问题,也要反思自己。例如课堂上学生思想注意力的不集中,纪律的涣散,不能仅仅从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这个方面去反思。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难道不应该从教学方法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直观性、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上去反思吗?再例如学生成绩考得不理想,就责怪学生学习不努力,智力落后;学生课间吵闹,就批评他们不能遵守纪律,调皮捣蛋。如此一味地强调学生方面的原因,而忽视了自身的原因。以前我认为只要上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踊跃,看起来热热闹闹,这堂课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说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想法。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不仅要看这种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思维深處真正活起来,学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们经过理解而来的,而不是为了纯粹的表现。看来“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真的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说说就行。那该如何放低身段,让孩子尽情绽放呢?我想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开放课堂形成教学互动

    “新基础教育”意义上的“开放性课堂”要做到“放”“收”有机结合,实现“有向开放——交互反馈——集聚生成”。如某教师组织儿童背诵古诗《草》,打破了只让儿童被动“读——背”的常规模式,而来了这么一段导语:“老师要求小朋友回家把这首《草》背给家里人听,他们一定会夸你学习用功。如果你现在回去背给奶奶听,你准备怎么跟奶奶说?好,现在后面听课老师来当奶奶,你来找他们说一说。”孩子们都笑起来,齐声说:“好”,这个环节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要‘动,而且是每个学生的‘动”。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开放”,将课堂的生命力提升到另一个高度。接着指定一名孩子背诵,并就诗意展开了对话。课堂的小小调整,改变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意见,开放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氛围,改变学生的发言方式,学生纷纷用“我有个建议”“我还想补充”……这样就将本来单调乏味的学习,通过别出心裁的情景模拟处理,变成了充满生活情趣的师生直接交流的活动。

    二、准确“开放”,又不失“有效”

    如何将天性“还”给学生,但又不失语文课堂的味道呢?如何准确“开放”,才不失“有效”呢?如我看过的一节“新基础教育”研究课《比尾巴》采用的第一个教学策略便是由“课前闲谈”开启的“开放式导入”:

    师:小朋友们,趁着还没上课,我们先聊聊天吧。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你们上课,你们心情怎么样呢?

    生:开心。

    生:我很兴奋。

    生:我有点紧张。

    师:你有点紧张?来,那我们到森林去放松一下吧。(播放PPT,创设森林情境)今天森林好热闹,我们来“比划耳朵”(板画耳朵),仔细听,猜一猜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

    生:比划尾巴!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书知道的。

    师:你从书里寻找森林的秘密呀,真棒!动物们有可能在比尾巴。还有可能在干什么?猜一猜。

    生:动物们可能在做早操。

    师:哈哈,每天做做操,永远不会老。

    生:动物们可能在选国王吧!

    师:选一个爱思考的国王,就选你吧!

    ……

    师:你们想象力真丰富,我最喜欢和你们聊天了。

    课堂未开始,这位老师创造了森林情景,并以“课前闲谈” 作为一种舒服的课堂前奏来营造自由开放、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在不自觉中进行自然的沟通。几句闲谈与调侃,学生们消除了紧张,热情被点燃了,想象力也被激发了。

    ……

    三、新态度成就万物复苏的“生命课堂”

    我相信每一位教书育人者,都信仰着“学生是课堂的主角”的教育理念,要向理想的“新基础课堂”迈进第一步,就得先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改变脚下这片土壤。教学中老师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积极的态度,教学应力求避免给学生以“你无能”的暗示。应从正面鼓励入手,譬如对学生学习有进步时的鼓励:“答得不错,进步真快呀!”“不是背得挺流畅么!只要有信心,多朗读几遍,谁都能背出来!”“有进步!再努力一把,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取的好成绩的!”这些语言指导与暗示,就有利于启发儿童消除对自己智力和能力发生怀疑的消极倾向,认识学习成功的关键在自己的态度与行动,从而激起学生努力进取的信心。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想取得好的成绩,都想赢得老师和父母的称赞。所以,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孩子,同时改进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查漏补缺以取得好的成绩。传统课堂中的“开放”常因拿捏失当,造成了教学行为的盲目性,导致课堂无序、散漫、低效。所以,“新基础”意义下的“开放”,应是有向、有序、有效、有情境、有生命的。看来“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真的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说说就行。要善于与学生“心理换位”,从儿童的阅读理解水平上给学生评定成绩。诸如把低分者列出来“示众”,随意提高及格分数线,作文不评高分等做法都应力求去除,让学生尽量获得成功的喜悦。

    放低身段,让学生尽情绽放,别无选择,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地观摩、研讨、交流,让学生们享受一个个拥有“新基础教育”味道的“新”课堂。拥抱“新基础”,实际上,就是拥抱学生的本真。以全新的思想和行动用心去践行叶澜教授的教育思想,当然在“新基础”路上的不断摸索中,我也悄悄蜕去了自己那原本沉重的壳,渐渐展开了嫩绿的双翼,我相信,自己即将在“新基础”的路上破茧而出……

    参考文献

    [1]王明娣,王鉴.论叶澜先生的课堂教学论思想[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2]王毅.中国基础教育变革精神之思考——兼论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启示[J].西藏教育,2014(11).

    (编辑:龙贤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