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拨开云雾见月明 |
范文 | 王静 【摘要】教学目标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甚至可以说长久影响学生的发展成长。由此,可以看出教学目标设立的重要性。因此,笔者觉得很有必要进行研讨。本文拟从课堂教学目标设立的原则、方法及如何呈现教学目标等诸方面进行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教学目标;烘云托月;言简意赅;合作共赢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在各种课改的影响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主要存在这些问题:有的认为新课标强调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不需要提出教学目标了;有的老师不知道如何确立教学目标,有的则不知道该何时提出教学目标;还有人认为在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再谈课堂教学目标问题似乎不合时宜、不太时髦等;更有甚者将课程目标设置维度与目标本身混为一谈。今笔者根据从教以来的经验对一节语文课教学目标的设立谈谈个人粗浅的见解。 一、首先,我们来谈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立的几个原则 (一)注意“烘云托月” 所谓“烘云托月”,即一节语文课教學目标的设立既要全面具体,兼顾一节课的重点部分,又要突出一节课的难点部分,老师在这一节课究竟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切忌不分重点不计轻重地人云亦云。在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思想文化基础,又要考虑到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从诸多方面进行考虑并由此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比如《黄河颂》课堂教学目标: ①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从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③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激发学生朴素的爱国之情。 其教学重点是: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请看,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立的原则就是把知识目标放在第一位,但也兼顾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做到了“烘云托月”。 (二)注意“言简意赅” 在教学目标的设立上,切忌很多大话套话,赘语连篇。教学目标的设立质量要高,又要恰到好处;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围绕教学重点,根据课程内容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要恰如其分。比如,一位教师制定的《死海不死》教学目标:“掌握说明小品文的特点。”这个就很符合言简意赅的特点。 (三)注意“短小精悍” 目标过多,则不易达成。在一节公开课上,有位老师在课前首先展示了教学目标。一般而言,一节课的目标最好不要超过三个,一课一得,得得相加。毕竟语文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所以在目标的设立上无须太多,只要有效达成即可。 (四)注意“合作共赢” 这里的合作共赢指的是在教学目标设立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并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提出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一定要预习课文,对文本要非常熟悉方可做到。而这其中关键的一环是教师的引导。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也要考虑文本本身的内容,和学生一起制定教学目标。 二、如何设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目标要根据确立目标的原则,结合具体课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做法有四: 1.认真研究教材的单元提示、每篇课文前面的导读提示和基础训练,找出它们的共性因子,并由此确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2.直接把课文练习作为课堂交际目标。 3.根据学生的提问来确定课堂交际目标。 4.运用采访和揣摩反省的方式确立教学目标。 三、如何呈现课堂教学目标 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目标应在一节课的起始阶段提出。归纳方法如下: 1.导入之后,开门见山,直接展示。 2.根据师生共同的努力,经提炼修改后展示。 3.当堂预习,由学生提出。 四、从语文素养的角度谈教学目标的设立 我比较认同钱梦龙先生的观点,语文素养是“语文的”素养,是语文方面的素养,即言语素养。要树立正确的大语文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言语能力、交际技能、写作能力及个人素质的提高等。言于此而未尽然,语文素养还应兼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明乎此,教学目标的正确确立就有可能得到恰当的解决。 比如,《狐狸和乌鸦》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8个生字,认读7个字。能初步认识课文中的一类和二类生字。 2.能看拼音熟练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 3.朗读课文,培养同学们针对课文内容参加讨论、发表见解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感悟课文,体验情感。 2.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排演课本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利用彩色插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2.通过讨论展开想象,知道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其实越简单的目标才越具有可达成性,我们是否可以设置为: 1.学会8个生字,认读7个字。能初步认识课文中的一类和二类生字。2.能看拼音熟练地朗读课文,知道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总之,一节语文课教学目标的设立要建立在三个基于的基础 上:基于语文课程目标的设立;基于课程本身的内容;基于对学生学习等各方面情况的了解。如此,一节课的目标则很容易达成,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教育引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郭恒)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